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 珠珠,陈老

作者:昭溪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早起来,墩墩赖在妈妈身上,奶声奶气撒娇。


    “什么珠珠?”


    宋千安一时没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就是···就是珠珠。”墩墩也说不出来,伸出肉乎乎的手,大拇指上下弯曲做着动作给她看。


    宋千安盯着他短圆的手指头,福至心灵地想到昨天几个小孩儿在院子里玩的东西。


    “弹珠是吗?”


    墩墩小脑袋直点,咧着嘴笑。


    宋千安看着他,这幼崽浑身上下都好可爱。


    “你那些小车车小飞机小狮子都不玩了?”


    “玩的,珠珠也要。”


    在新的家属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墩墩跑熟悉了前后几家的人,多了几个玩耍的小伙伴。


    家属院里的小孩小到两三岁,大到十几岁的都有,不过十几岁的不会和三岁小孩玩。


    现在闹着要弹珠估计是墩墩看见其他小伙伴玩了。


    宋千安瞅了一眼墩墩胖乎乎的手指,忍着笑意说道:“你那小手指玩得了弹珠吗?”


    “能的!妈妈,能玩。”


    “好,那等会儿去看了陈太爷爷回来后就给你买。”


    一般墩墩开口要什么东西宋千安都会满足他,主要是他没有一天要一样,且他什么都能玩儿,数蚂蚁都能数半天。


    “耶~耶~谢谢妈妈~”墩墩举着双手欢呼,还跳了两下。


    宋千安让他自己乐着,先换衣服。


    昨天袁凛打听到了陈老如今的去处,他被中医院请去了。


    目前待遇和生活很不错。尽管西医在慢慢崛起,可中医这么多年的传统还是有一定的地位。


    宋千安给墩墩换了衣服,牵着他出门。


    毕竟当时收礼物的时候可说了,到了京市多去看看他。


    那时候宋千安没想着会真的到京市。


    中医院全名京市中立医院,门面纯黑色的建筑肃穆庄重,匾额是白色的,用着黑色的字体写的招牌。


    “陈老,好久不见啦。”


    宋千安拎着一盒驴打滚推开陈老办公室的门,她看到陈老没有在接待病人才进来的。


    “你来了。”


    陈老抬眸,视线只在她身上落了一瞬就移开,在墩墩肉嘟嘟的脸上停留了好几秒。


    “是啊,陈老,您在这里过得好吗?”放下手中的驴打滚,宋千安关心道。


    “比以前好点。”


    宋千安观察陈老的脸色,一样的皱纹满脸,看不出来,只是双眼有神,精神上看着不错。


    “那就好。”


    陈老对着她带过来的点心抬抬下巴示意:“拆了吃了吧,省得我还带回去。”


    宋千安有心想关心一下陈老家里人的情况,又怕戳中人家的心事。


    最后还是没问,专心吃着手中软糯甜口的驴打滚。


    这是京市有名小吃的一种,金黄色的外观,入口绵软,馅料香甜,浓郁的豆香和糯米香味勾的人食欲大开,


    陈老没有吃,穿着白色外褂靠在椅背上,往常深沉的瞳孔像是卸去了千斤包袱,透露出轻快。


    他看着墩墩说道:“不认识了?”


    宋千安侧头,墩墩手捧着驴打滚,眨巴着大眼一错不错地看着面前的老人。


    “这是陈太爷爷,还记得吗?”


    “陈太爷爷,怎么在这里?”墩墩的小脑瓜里记得和爸爸妈妈坐了飞机然后到了太爷爷家,还有新家。


    “以后陈太爷爷都会在这里了哦。”


    宋千安让他坐那儿安静吃着,转过头问道:“陈老现在住哪里?有分房吗?”


    她也不太了解现在的情况,陈老现在算不算工人,如果是工人,那会分房子吧?


    而且陈老以前是京市人,那回来后房子会不会物归原主?


    “住以前的房子。”


    宋千安点点头,放下心来:“陈老,往后日子就顺遂了。”


    雨过天晴,往后大家的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陈老扯起一抹笑意,笑意中有确幸,也有苦涩。


    回去的路上宋千安又买了一种叫艾窝窝的小吃。


    通体雪白柔软,形状像包子,顶端点缀山楂一点红,就外观上来看,只要里面的馅儿没有忌口的,味道就错不了。


    按照约定去店里给墩墩买了弹珠,且很大方的买了一整盒,里面有一百个。


    宋千安看着他笑容灿烂的童真模样,摸摸他嘟嘟的肉脸,“你回家后要先自己玩一下吗?”


    她记得弹珠的玩法好像是论输赢的。


    墩墩还没玩过,别到时候一个新兵蛋子上去给人送装备。


    “嗯!要玩。”


    “玩可以,但是玩过之后的手不能进嘴巴,知道了吗?”


    至于不能弄脏衣服裤子之类的,宋千安就不强求了,限制太多会玩得不愉悦。


    宋千安视线盯着前方的路,街道旁的容庄布店撞入眼中,她让司机停车,下车进了店里。


    店里墙面挂着吸睛的鲜红柳绿的布料,柜台又宽又长,台面上也放满了布料。


    店里人不少,在布料前精挑细选,上手感受。


    宋千安看得快,没多纠结就选了浅粉色和灰色,要了八尺布。


    如果做衣服的话,这就能做一件衬衫和长裤,不到四块钱。


    友谊商店里一件裙子最便宜的二十六块钱,哪怕是爱奢侈如宋千安,也难免觉得自己扯布做衣服是真的划算。


    但是有时候买成衣穿,心情是不一样的。


    也许是扯布料自己做这个行为被盖上了贫穷节俭的定义。


    而不费吹灰之力买下成衣穿上身时,那股由内而外产生的满足感是无法替代的。


    售货员利落地将她选中的布料抽出,抖开。


    宋千安这才注意到这些布料是裹在木板上的。


    那木板被布料带动着在柜台上哗啦啦作响,等布料扯到一定长度后,售货员拿着尺子一量,分毫不差。


    “厉害。”


    售货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矜持中带着得意,“那可不,我卖布都多少年了?我这眼睛可比尺子还好使。”


    手上的剪刀往布料后让了一点,剪个口子,两手沿着口子分别用力一扯,布料就撕下来了。


    “这布料的声音啊,也是有讲究的,咱们能从声音里就分辨出这是什么料子。”


    售货员大姐很为自己自豪,将布料抖一抖,叠着再卷起来。


    开单,收钱。


    “同志,隔壁就有裁缝店,那师傅做了几十年了,你要是有需要,可以去看看。”


    这客人身上的穿着和身上的气质,以及牵着的像小仙童一样的墩墩,看着就不是一般人,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不会自己动手做衣服。


    宋千安没解释,谢过售货员的好意,拿过布料离去。


    要上车时,被一道有点耳熟的声音叫住:“哎,千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