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7章 刘禅登基继位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日后,在诸葛亮,关羽,张飞,糜武四位辅政大臣的商议后,刘禅于永安宫正式登基即位。


    当日文武百官,由四位辅政大臣领衔进入大殿,刘禅身着天子服,坐于宝座。


    群臣跪拜:“拜见陛下!”


    刘禅微微抬手:“众卿请起!”


    而后,由诸葛亮宣读刘禅登基第一诏书。


    诸葛亮立于群臣之前,大声朗读登基诏书:


    维章武五年春三月,大行皇帝崩于永安宫,遗诏托孤,以社稷宗庙付于孤躬。孤虽不才,敢不祗承先志,勉力国事?


    昔我太祖高皇帝提三尺剑,起于沛泽,斩蛇起义,遂有天下。


    世祖光武皇帝拨乱反正,再造汉室,四海归心。


    我父皇昭烈皇帝,躬行仁义,志继前贤,值中原倾覆,群雄逐鹿,乃举义兵于涿郡,辗转江表,西定巴蜀,三分天下有其一,实赖天地护佑、群臣效力、百姓归心。


    今父皇龙驭上宾,遗命孤嗣位,以承汉祚。


    孤年方十八,德薄能鲜,深恐有负社稷,有负万民。


    然先皇遗训在耳,诸葛丞相,大司马关羽,太尉张飞,大将军糜武重臣忠勤在侧,孤当谨守孝道,亲贤远佞,承先帝之基业,续炎汉之宗祧。(采纳书友建议,修改关张大将军职务,改为三公。)


    自今而后,大赦天下,与民更始。凡诸政令有不便者,悉宜更张。


    四方郡守牧伯,当各安其职,抚绥百姓,毋使流离。诸葛丞相总理万机,军国大事,悉听裁决,孤必倚重不疑。


    愿我大汉,上下一心,共固疆土,以慰先帝在天之灵,以安四海兆民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皇帝 刘禅。


    章武五年三月四日。


    随着登基诏书宣读完毕,群臣跪拜后,蜀汉政权正是交接完毕!


    刘禅初登大位,又有四位辅政大臣,自是暂时没有亲政的权利。


    朝政大事全由辅政大臣商议决策。


    眼下蜀汉最大的事情,就是刘备的身后大事。


    关羽张飞刘禅,更是沉寂在失去刘备的痛苦当中,短时间难以理政。


    糜武又常年驻军于外,对朝政大事不熟,所以实际上蜀汉一切政务还是压在诸葛亮一人身上。


    刘备的死,自然是三国大事件。好在蜀汉政权交接,没有发生任何变故。


    哪怕没有任何变故,政权新老交替这段时间,也是最不安稳的一段时间。


    同时魏吴探子云集成都,消息也是短短时间传至各地。


    东吴建业,孙权得知刘备病逝,非常震惊!


    治所内,孙权召集文武官员商议此事。


    孙权一脸笑容的对群臣言道:“孤接到消息,刘备已在成都病逝,东吴少一劲敌也!”


    话音刚落,殿中一片哗然!


    的确,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


    顾雍拜道:“主公,刘备乃当世英雄,今病故于主公来说的确是一件大喜事。”


    “说的没错,刘备此人,胸怀大志,一直以来都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主公虽与刘备结盟,但刘备素有吞并天下之志,今病故,对东吴来说,实乃一件喜事。”


    “刘备夷陵大败后,蜀国本已国力大损,无力在与魏吴争锋。可恨糜武小儿,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于蜀国。短短几年,夺南郡,取襄樊,蜀国如日中天,大有吞并天下之势。今刘备病逝,蜀国政权交替,其政必不稳固。何况刘备一死,关羽张飞必为辅政之臣。关羽素来傲气,刘备在时以糜武为大将军,今刘备一死,关羽焉能信服于糜武?何况糜武之父糜芳,曾经还背叛关羽,想来关羽必对糜武心存芥蒂。如此一来,蜀国内部,日后必有矛盾,这对主公来说,的确是好事一件。”


    “主公,刘备所依仗者乃糜武也!今刘备已死,太子刘禅即位,未必就会信任糜武。加之有关羽在侧,其君臣必会相疑。如能让糜武离开南郡,则东吴无忧矣!”


    “糜武坐镇南郡,今又夺襄樊之地,军中声望极高。蜀主新晋,自会相疑。”


    “没错,当年糜武小儿偷袭南郡,实在可恨。今南郡襄阳皆在糜武手中,早晚成东吴大患。如让糜武先一步克定中原,只怕其早晚会吞并东吴。今刘备病逝,如能趁机夺回南郡,则可无忧!”


    “此事万万不可,当年因南郡之事,致使联盟破裂。今已和蜀国重修联盟,共伐魏国,如再与蜀国兵戈,于此时不利。何况合肥刚取不久,如魏国反扑,如何是好?”


    “没错,虽然糜武偷袭南郡可恨。但现在吴蜀两国,依然是盟友。如此时决裂,魏蜀同时来犯,东吴危矣!”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政见不一!


    孙权开口道:“卿等所言,各有各理!孤认为,此时的确不宜与蜀国交恶。今刘备已死,虽不乘人之危,也需让蜀国不得安宁才行。刘备虽死,糜武尚在,此人之才远胜刘备曹丕,有此人在侧,早晚大患。我军新败于寿春,虽取合肥,魏国又岂会罢休?如能挑起魏国攻伐蜀国,则合肥无事!”


    顾雍拜道:“主公放心,如让曹丕得知刘备病逝,必会有所行动。襄樊于魏国来说,极其重要。曹丕焉有不夺回之理?而此时,正是最佳时机,臣料定魏国必会趁刘备病逝,攻打蜀国。”


    孙权微微颔首:“果是如此,那就再好不过。最好让魏蜀拼个你死我活,孤静观其变!”


    “主公还可派人于南郡襄樊各县散播谣言,就说刘备一死蜀中无人可节制糜武,其早晚必有不臣之心。加之其父有先列在前,关羽本就对其父耿耿于怀,岂有不防之理?一旦君臣相疑,必有芥蒂。刘禅和关羽也绝不会再让糜武坐镇南郡,如能调走糜武,于主公来说,天大的好事。”


    孙权闻言笑道:“卿之言,甚和孤意!孤所虑者,唯有糜武也!如能让其君臣相疑,调离南郡,或除之,这天下孤还有何惧者?”


    “主公乃当世雄主,早晚必成帝业!”


    “哈哈哈,借卿吉言!既如此,即刻派人前往南郡和襄阳散播谣言!”


    “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