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2章 糜武引军回樊城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又过几日,司马懿果引军撤离,留下张郃断后,大军一路向北而撤。


    司马懿一动,立即有斥候来报。


    “报大将军,司马懿拔营起寨,大军向北而撤,留下张郃引军断后。”


    “嗯。”


    糜武点了点头。


    关羽言道:“果如大将军所料啊,司马懿撤兵了!”


    糜武笑了笑:“司马懿再待在此地,也无意义。其害怕我军继续北上,自会先撤至宝丰,阻止我军进入宛洛。”


    “哈哈哈,大将军料事如神。”


    关羽不由抚摸长髯而笑。


    赵云拜道:“大将军,今司马懿撤军,我军是不是也该拔营起寨?”


    “嗯,逗留此地也无意义,趁着魏军撤离,我军明日也拔营起寨。”


    “诺!”


    这次无人反对,加上天气越来越寒冷,将士此番并未御寒衣物,撤退是最明智的选择。


    翌日,糜武吩咐拔营起寨!


    就当大军要南下之时,叶县百姓近半数出城来见糜武。


    糜武一看,百姓皆拖家带口,带着行李,于路旁等候汉军。


    “大将军,末将驻于叶县时,我军深受百姓爱戴。尤其是百姓对大将军非常信任,皆愿随大军南下。今观百姓此举,怕是真要随我军南下了。”李牧言道。


    糜武见此一幕,深受感动。


    执政者最大的安慰,就是能收到百姓爱戴。这些百姓本是魏国的,却能在此时不顾一切,背井离乡,跟着大军南下,足以证明汉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糜武当即翻身下马,诸将皆如此,跟在糜武身后。


    糜武来到百姓面前,躬身而拜:“乡亲们,我乃大汉大将军糜武。”


    百姓早就对糜武仁政爱民有所耳闻,见是本尊在此,百姓无不落跪。


    “草民拜见大将军……。”


    糜武赶紧伸手示意:“乡亲们,请快起身!”


    “大将军,我等得知您仁政爱民,欲举家随您南下,在您的治下生活。望大将军能收留我等,我等在此叩谢。”


    百姓再拜!


    糜武备受感动,言道:“承蒙乡亲们信任,愿追随于我。我在此向乡亲们保证,只要乡亲们随我南下,我可保乡亲们衣食无忧,安家落户。”


    “谢谢大将军,我等愿意!”


    百姓无不欢天喜地,谁也不想背井离乡,只是前面帮着汉军守城,害怕汉军离开遭到魏军报复。


    加上在魏国治下,生活的并不如意,又听说糜武在南郡仁政爱民,索性就跟着一起南下。


    糜武那就更不用说,古代人口就是经济,南郡一直存在地广人稀的局面,虽然这几年恢复些,但还是远远不够。


    尤其是魏吴极力控制人口迁徙,虽然政策好,但还是没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徙。


    现在好了,虽然不能北伐,但是可以沿途迁徙一些愿意追随的百姓南下。


    糜武随即吩咐:“李牧,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一路护送百姓南下。沿途百姓有任何困难,无条件帮助。还有,一路发布告,告知沿途各县官吏和百姓,如愿追随我军南下者,一律优待!”


    “还有,让将士们严格遵守军规,一路上不得取百姓一分一毫,更不能惊扰百姓。”


    “诺!”


    李牧当即督办此事。


    吩咐完,糜武引军带着叶县万余百姓南下。


    李牧则沿途发布告,凡愿追随的南下的百姓,都优待!


    百姓虽然很想追随汉军,但大部分不愿背井离乡,只有那些生活不如意者,什么都没有的难民,纷纷加入。


    队伍也在逐渐扩大,从万余百姓,发展至数万之多。


    话说成都!


    自刘备同意糜武攻打襄樊,同时命关羽袭取上庸,就一直为此事而担心。


    诸葛亮同样如此,虽说他和刘备对糜武有信心,毕竟当初关羽这么大优势,还是未能攻下襄樊。


    随着襄樊战报频传,刘备和诸葛亮也随着战况担忧。


    直到糜武大败曹真,夺下襄樊一月后,捷报终于传至成都。


    诸葛亮和刘备得知消息,无不兴高采烈!


    刘备更是于当日永安宫中,大摆宴席,毫不吝啬的对糜武一番称赞!


    更对糜竺加以封赏,官拜司徒,封侯爷。


    其子糜威也晋升为奋武将军,封列侯!


    糜家也从此刻起,成为刘备集团一大世家。


    而先前还有对糜武有些成见的大臣,也在夺下襄樊之后无人再敢议论!


    糜武也在此刻真正成为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也成了刘备集团的新势力。


    时间来到十二月,成都进入冬季,大雪封山。


    刘备的身体,也随着进入冬季,每况日下!


    诸葛亮甚为担忧,尤其是现在正朝着好处发展,刘备的身体却是坚持不住了!


    “丞相,是在为陛下龙体担忧吗?”马谡见诸葛亮最近一直心事重重,就猜到是担心刘备。


    诸葛亮微微颔首:“知我者,幼常啊!”


    “哎,如今眼看局势越来越有利,陛下大业可成。不想陛下龙体……。”马谡没敢说下去,却也是满脸担忧。


    诸葛亮眉头一皱:“御医说,陛下这几日进食越来越少。时常不能睡眠,我甚为担忧啊!”


    “丞相是在担心,万一陛下……?”


    “唉。”


    诸葛亮知道马谡想问什么,拿起羽扇摆了摆:“我深受陛下三顾之恩,无一日不为陛下大业而谋!今幸得正德能堪当大任,屡战屡胜,大业可期啊!陛下同样对正德寄予厚望,全力支持!蜀中官员百姓,无不为陛下之大业而尽全力。现太子年幼,如陛下有事,我担心对北伐大业有影响。”


    “丞相是担心到时候朝中意见不一,或陛下另有所托?”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幼常啊,此正是我所担心之处。陛下若在,尚可镇住朝臣。这几年正德升迁之快,大家虽没有说什么,但怕是多有不服者。加之,云长翼德乃陛下结义兄弟,陛下又无宗亲,必将太子托付云长翼德。我与正德又关系亲密,一个在内,一个在外,难免会遭人猜忌。太子又年幼,不能明是非。”


    “丞相,许是我们太过担忧,或许陛下能安然无恙。就算万一,有关将军和张将军,必然会支持北伐!”


    “嗯,但愿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