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章 我担任负责人?!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舟如实相告:"困难不小,但有希望。他们建议我们先准备一些样品和技术资料,以便一旦获批就能立即行动。"


    "好好好!"杨厂长连说三个好,脸上终于有了笑容,"那咱们得抓紧准备了。"


    他转向各位车间主任:"听到了吗?有希望了!现在要安排一下,准备一些高质量的样品和技术资料,可能要参加广交会!"


    车间主任们面面相觑,显然没跟上节奏:"广交会?咱们轧钢厂?"


    杨厂长简要解释了林舟的出口方案,车间主任们听完后,表情从困惑逐渐变为惊讶,最后是兴奋。


    "这...这可是个好主意啊!"三车间老王激动地说,"咱们的钢材质量确实一流,拿到国际市场上绝对有竞争力!"


    "可以啊,林工!"五车间主任竖起大拇指,"这脑子就是灵光!"


    杨厂长拍板定案:"好,从现在开始,各车间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门小组,准备广交会的样品和资料。林工负责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


    他环视一周,神情严肃:"这事暂时保密,不要对外宣扬。只有参与准备工作的同志才能知道,明白吗?"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林舟被杨厂长单独留下。


    "林工啊,"杨厂长的声音压得很低,"你老实告诉我,这事儿有多大把握?"


    林舟知道杨厂长是在担心什么。如果出口方案最终被否决,而厂里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工人情绪造成二次打击。


    "厂长,说实话,这事能不能成,现在还很难说。"林舟坦言,"但我认为值得一试。即使最终不能参加广交会,我们准备的样品和资料也不会浪费,可以用于国内展示和技术交流。"


    杨厂长点点头:"我明白了。那咱们就按两条线走——一边准备广交会的事,一边想其他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


    林舟同意这个策略:"没错,两手准备,才能应对各种可能。"


    ……


    三天后,林舟正在车间研究一批特种钢的配方,小李匆匆跑了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林工!林工!大消息!"


    林舟从一堆数据中抬起头,"什么事这么高兴,捡到钱了?"


    小李喘着粗气,"比捡到钱还刺激!军工部打来电话,让您马上去开会!说是...说是出口方案批了!"


    "这么快?"林舟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他愣了半晌,"真他娘的批了?"


    小李用力点头,"杨厂长已经在外面等您了,说是要立刻出发!"


    林舟连忙抓起外套,脑子里还有点懵。


    按照他对这个年代的了解,任何涉及对外贸易的事情,尤其是军工产品出口,都应该层层审批,至少得拖个把月。


    怎么会这么快?


    杨厂长站在厂门口,来回踱步,见林舟出来,立刻招手,"快快快,车都等着了!首长们催得紧呢!"


    坐上吉普车,杨厂长压低声音,"林工,你那方案上去后,据说直接惊动了高层!昨晚连夜开会,今早就批了!"


    林舟心里咯噔一下,"这么大动静?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杨厂长神秘地笑了笑,"能有什么意外?只有好事!你小子这回可立了大功了!"


    到了军工部,林舟发现气氛明显不同——平日里沉闷的办公楼今天显得格外忙碌,不少身着军装的高级官员在走廊上匆匆走过,会议室里不时传出激烈的讨论声。


    王部长办公室外,赵部长和李部长正在等候,见到林舟,两人眼睛一亮。


    "来了来了!"赵部长快步迎上前,"可把你盼来了!"


    李部长拍了拍林舟的肩膀,"好小子,这次真是立了大功!走,咱们进去说。"


    办公室里,王部长正在电话里急切地说着什么,见几人进来,匆匆挂断电话,转身招呼,"都来了?快坐快坐!"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红头文件,慎重地放在桌上,"林工,这是上面的批示,你自己看看。"


    林舟小心接过文件,只见上面简洁有力的几行字:


    "关于轧钢厂出口换汇方案,原则同意。必须打开资源瓶颈,为国争气!成立专门小组,优先保障。"


    林舟倒吸一口凉气,这批示的分量太重了。


    "这...这么重视?"林舟有些难以置信。


    王部长笑着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不仅如此!上面还专门成立了联合小组,军工部、外贸部、计委,甚至还有外交部都派了人。你猜组长是谁?"


    林舟一脸茫然,"谁啊?"


    "你!"王部长笑着吐出一口烟圈,"技术总负责人,直接对上级负责!"


    林舟彻底懵了,"我?这不是开玩笑吧?我就一厂里的技术员啊!"


    赵部长笑着解释,"正是看中你的技术背景和创新思维,上面特批的。而且,这次广交会关系重大,技术是核心,谁比你更合适?"


    李部长也补充道,"林工,你别担心。虽说你是总负责人,但每个部门都会派出得力干将协助你。刚才我们已经联系了十几个单位,大家都很支持。"


    林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时间够吗?距离广交会只有不到一个月了。"


    王部长胸有成竹,"时间紧,任务重,但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今天下午就召开第一次联合会议,制定详细计划。你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拿出一份详细的出口产品清单和技术要求。"


    杨厂长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这...这也太重视了吧?我们轧钢厂何德何能啊..."


    王部长看了他一眼,"杨厂长,这不仅是轧钢厂的事,这关系到国家战略。上面的意思很明确,这次广交会是打破西方封锁的重要一步,必须成功!"


    林舟深吸一口气,思绪万千。


    他没想到自己随口提出的一个想法,竟然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但转念一想,也不难理解——六十年代的龙国,正面临着西方封锁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急需打开对外贸易的窗口。


    "我明白了,"林舟坚定地点头,"请各位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