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盛事

作者:叮咚酒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京魏觉得自己虽然命途多舛,但做上门女婿什么的,还是敬谢不敏了。


    此刻京魏和好兄弟元鹰带着自己的商队踌躇满志的北行,完全不知道有讨人厌的鬣狗已经寻着味儿追过去了。


    东平县


    时隔多日,东平县又迎来一桩盛事。


    宫里竟然要在他们这个小县城遴选手艺精湛的绣娘,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县城都震动了。


    要知道东平县在大晋的版图上实在是不怎么起眼,这几年若不是周砚修这个县令,怕是陛下都不知道自己的国土里有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可这才多久,他们东平县不仅开设了朝廷特许的互市,有了太后娘娘都亲自下旨褒奖的针黹博士,如今竟然还要从县里选绣娘去宫里伺候,今后说不得还能出一两个女官。


    崔氏女学这个名字再一次被百姓们津津乐道,有人不禁开始后悔,‘早知道这崔氏的女学这样厉害,竟然能得皇家亲眼,当初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应该送自家闺女去上学的。’


    可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后悔药呢。


    因着遴选绣娘不仅对崔氏女学来说是一件难得的盛事,对东平县百姓来讲本县有人入宫更是与有荣焉,所以在和县衙商量后,这场关于绣娘的选拔会在县衙内公开进行。


    越是和周砚修接触崔清漪就越发觉得作为本地的父母官,这人十分的合格。


    无论是哪个时代,一个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官民通力合作,普通民众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自打搬到东平县,崔清漪打听过不少东平县和这位周县令的故事。


    东平县在十几年前还有些民风彪悍的影子,就在周砚修成为本地县令之前此处还时不时会发生一些恶性事件,可自打周砚修来了之后,其人善用重典,连杀带打了好几次本地斗恶的风气便被彻底压制了下去。


    后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周砚修又实实在在为本地百姓谋了不少福利,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自然没有人有兴趣落草为寇和朝廷作对。


    此次遴选绣娘,崔清漪想着有了这次的开头,今后朝廷在此处选拔绣娘怕是会成为惯例。


    抛开对皇权的畏惧,单从这件事来看崔清漪觉得是件好事。


    这就像前世国家在偏远山区选拔尖子生是一个道理,虽只是一个小小的绣娘,但和皇宫挂钩那就是不一样的。


    只要从东平县出去的绣娘们技艺扎实,今后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东平县,知道东平县有善刺绣者。


    那么东平县的女孩子们将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不管是进入达官贵人的府邸做专属绣娘,还是到各地的绣坊里做工,还是自己开办绣坊都是出路。


    崔清漪想借着这次公开遴选绣娘的机会,让更多的百姓和女子们看到学习刺绣的好处,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姑娘们加入崔氏女学,将崔氏的刺绣技艺发扬光大。


    也希望有一天这些姑娘们在天南海北相遇,能看在她们同出一门的缘分上互相帮助。


    周砚修只听崔清漪简单提了一嘴便同意了,也欣然接受了崔清漪的邀约担任绣娘选拔的评委,同时担任评委的还有秦姑姑,锦绣坊的老板娘,崔清漪和蒟蒻。


    崔清漪属于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会将这件事做到最完美的人。


    而且这次的绣娘选拔还是官府直接下达的任务,有了县衙做背书,崔清漪也能更加放开手脚。


    她拿出了前世策划开幕式的劲头,势必要将这次的选拔活动办的热热闹闹。


    周砚修带着季允之几个一早到了县衙前院,看着县衙内外彩旗飘飘,人头攒动的场景恍惚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再看外面挂着的横幅,‘东平县第一届绣娘公开遴选现场’,确认自己没走错地方。


    秦姑姑和周砚修一同来的,看到眼前的场景也笑了,虽如今还在崔氏女学教书,但秦姑姑甚少和周砚修谈起崔清漪,此刻也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崔姑娘还真是个妙人。”


    围观的百姓早得到了消息,自动自发的带着小板凳,见到一身官服气质非凡的周砚修更是激动,‘哎,竟然连县令大人都来了,看来朝廷对咱们东平县还真是重视。’


    ‘你这不是废话吗,这选出来的绣娘可是要到宫里伺候的,朝廷肯定重视呢。’


    .....


    为了办好这次的活动,崔清漪将自己鸿雁茶楼用惯了的几个堂倌都带了过来,杨梅如今已经是崔清漪的得力助手,今日一身崔氏女学的学子服立在一边,见到掌柜的说的几位评委过来,忙迎着人去评委席就坐。


    乍一下在县衙内看到自家妹子还给杨生吓一跳,不过转瞬就骄傲了起来,他妹子如今可厉害。


    虽想将活动办的盛大,但崔清漪还是将一些没必要的环节直接删减掉了,一番鼓乐过后就是本地的父母官周砚修致辞。


    周砚修不仅是皇亲国戚,本人更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文采斐然自不在话下。


    县令大人一段简短而有力的致辞瞬间将现场的气氛又掀起了一个热潮,甚至有百姓开始控制不住的大喊陛下万岁。


    等着周砚修宣布选拔开始,崔清漪作为活动主办方就直接开始Q流程了。


    这是第一届的绣娘选拔,且朝廷实打实的交代了要选会双面绣的绣娘进宫,因此报名参加选拔的都是崔氏女学的绣娘。


    打头的便是陈迎春,紧接着就是齐圆,张彩.....


    这几人都是崔氏女学里学习进度较快,且如今已经能熟练掌握双面绣技法的学生,李苗坐在台下的围观百姓里,面上有失落有羡慕。


    崔清漪瞧见了,想着等今后东平县的刺绣成了气候,自己倒是可以当个牵头人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


    但如今说这些事儿也是为时尚早。


    毕竟是要进宫伺候的,看的不光是刺绣技艺,就连外貌身段,体味,乃至家世背景都要一一筛选,崔清漪觉得这严格程度不下于选秀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