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虽然闭关研究,大夏依然蓬勃发展。
大夏开始将部分原有人族迁移到新扩张地盘的基地中。
此举正是为了巩固对这些地域的掌控。
尽管这些基地中原本居住着这片土地的人类。
然而他们后来被异域种族奴役。
前前后后被异域种族统治已有不少年头。
许多新生代人类几乎没有修为。
要培养他们不知还需多久。
其次,苏哲也不清楚这些人的观念。
说不定还想复兴他们曾经的大夏,说白了就是不放心这些人。
所以不如迁移部分大夏居民前往这些基地。
等到那些被奴役者的下一代成长起来再开始培养。
这样便稳妥许多!
当然,想让大夏居民迁移,必然要付出不少资源代价。
一些资源匮乏的武者选择举家搬迁。
新基地不仅能获得资源补贴,还有更多发展机会。
尤其这些新建基地大多与生产基地同步建设。
在资源获取上具备显著优势。
总而言之,大夏为迁移者提供的条件确实优厚。
在利益驱动下,不少人迁入了这些基地。
这些基地还有一个优势。
地处内陆,无需担忧海兽侵袭。
此前已有不少沿海居民迁往内陆。
如今不过是搬到更内陆的位置。
此外,因疆域扩张,福利待遇自然水涨船高。
但对大夏而言,提高福利并非主要目的。
更重要的是培养更多人类强者。
至于异族,虽被纳入大夏体系。
却只能竭力提升自身地位。
身份差异直接决定福利高低。
若某些异族能获得一等公民身份。
便可享受同等待遇。
问题是异族中能达到一等的,修为至少是封侯层次。
这些存在根本不在意普通福利。
大夏因异族融入,早已采取措施。
例如将封侯、封王级强者挂名于武道大学或大夏军中。
资源由这些机构统一分配。
常规福利则少之又少。
在算计这方面,大夏可谓滴水不漏。
当然,异族强者提升身份认证,更多是为彰显自己融入大夏的决心。
绝非单纯追求身份升级。
大夏攻占这些地盘用时极短。
治理却需漫长岁月。
但通过此次扩张,大夏吸引了全球异域种族的关注。
即便不在亚欧大陆的异域种族。
也纷纷将目光投向大夏。
对于大夏的忌惮无疑已攀升至顶点。
更大的异域种族联盟仍在不断形成。
核心议题仍是防范大夏的扩张。
若大夏继续扩张,最终没有任何异域种族能够幸免。
然而让这些异域种族联合进攻大夏。
它们显然缺乏这般胆量。
先前那位展现的实力实在过于恐怖。
入圣级强者在苏哲面前竟毫无招架之力。
"唯有等待更多异域融合!"
各族强者们只能如此自我宽慰。
与此同时,亚欧大陆其他异族也在思考。
"是否该撤离这片大陆?"
随着蓝星持续扩张,新大陆版图不断扩大。
亚欧大陆已非全球唯一核心。
若大夏扩张势头不止,迁徙或将成为必然选择。
跨海迁徙虽存在困难。
但各族强者向来尊崇强者为尊。
谁都不想沦为阶下囚。
更遑论可能面临性命之危。
多重因素叠加下,临近大夏的异族已着手制定撤离方案。
未雨绸缪总无坏处。
尽管当前大夏尚未显露扩张意图。
防患未然终归必要。
事实上,这些异族的异动已被大夏察觉。
此前大夏甚至派遣暗桩伪装邪教武者,与异族进行过接触。
包括渗透至被圈养的人族群体中。
现阶段大夏的首要任务是巩固现有疆域。
大量建造资源生产基地以扩充战略储备。
同时强化对新占区域的管控力度。
至于疆域扩张。
苏哲目前并无此计划。
在苏哲未表态的情况下。
大夏封王们亦不敢擅自行动。
这些封王头脑异常清醒。
若无苏哲坐镇,大夏根本不具备扩张实力。
目前除苏哲外,大夏再无第二位入圣境强者。
即便普通入圣境也不够,需在境界中走出相当距离的强者。
大夏因此维持了二十年相对平静的时光。
这份平静在第二十年被打破 。
来自深海的剧烈波动席卷全球。
整片海洋仿佛被投入巨型核弹般疯狂震颤。
无数原本栖息深海的生物开始疯狂逃窜。
这场异动瞬间惊醒了陆地上所有种族。
大夏亦遭受显著冲击。
毕竟沿海地区占国土面积近半。
举国目光立即聚焦海洋异象。
"深海究竟发生了什么?"
无数大夏民众心头浮起疑问。
相较陆地卫星的全天候监控,人类科技至今未能突破深海禁区。
大夏曾尝试投放无人探测潜艇。
但那些精密仪器全数沦为海兽的玩具。
最终不得不终止深海探测计划。
相关研究耗费的资源堪称天文数字。
更关键的是海洋环境过于凶险。
当傀儡技术成熟时,再度有人提议探测深海。
结果却与之前如出一辙。
根本原因在于深海对精神力的天然隔绝效应。
操控傀儡必须依赖精神力传导。
唯有苏哲这般绝巅强者方能突破限制。
这正是他能收服海兽作为宠物的关键。
但对高品封侯而言,精神力强度远未达标。
即便封王强者亦感吃力。
深海区域的傀儡常会突然断联。
但高阶强者的傀儡本就不是为海洋探测设计。
毕竟海洋威胁等级远低于其他战略方向。
这些战略级兵器投放于万族战场及重要据点。
才能发挥最大战争效能。
自然不可能抽调来充当探测器。
因此面对深海异变,大夏仍处于信息真空状态。
无人知晓具体发生了什么。
或许存在入圣级海兽正在厮杀?
这个推测倒能勉强解释当前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