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个吉日,咱们就开张!”
王婆子这段日子也没闲着,除了最开始跟着众人一起逛了逛府城,剩下时候大多数带着阿满嫂子在厨房里面研究新品糕点。
任青苗每日也会抽时间过去一起,不过新铺子要忙的事情太多,分身乏术,大多时候还是王婆子和阿满嫂子在做。
“我已找人算过,三日后就是吉日。”任青苗双手抱臂,四处打量还有什么没有顾及到的地方。
“三日,那我们这段日子得把做糕点的食材都准备齐全了。”阿满嫂子在一旁听着,内心雀跃,她如今跟着王阿婆学的更多,倒是很有一番沉浸其中的乐趣。
“我前些日子把府城好些粮铺都逛了遍,对比过后谈妥了两家,明日就会送货上门,彼时你和阿婆看着还缺什么,再跟我讲。”
“好好好。”阿满嫂子满口应下。
“往后这铺子就是咱们在府城立足的根本了,后日咱们把铺子里糕点的品类再过一遍。”
任青苗听了阿婆的话点点头:“有您在,我心里更有底了。”
另一边。
“爹,我觉得这家学堂不错,掌事的看着宽和有度,而且其他的夫子看着也和善。”
林晏初和林秀才两人从一家学堂出来,小声商议着。
林秀才抚抚胡须:“比前面几家合适,而且离家也近些。”
他做了快二十年教书先生,如今来了府城找份差事不算难,不过需考量的东西也不少,找个各方面合适的长长久久做下去才好。
“那我们可是还要再找?”
如今已经是六月底,林晏初这段日子在家安心温书再加教儿子念书,陪父亲多走走看看的空是有的。
“既这个合适,就不再费心思找了。”
既然父亲这么说,林晏初也就应下了。
“云隐书院的事情,等我进了学堂做夫子也能帮着打听打听。”
对自己儿子和孙子过段时日去参加云隐书院招收弟子的考试这件事,林秀才是竭力赞同的,他之前在安平县做夫子,云隐书院的大名早就听过。
就像儿子儿媳说的,万一有机会,宇哥儿这般天赋,能被崔大儒收做弟子,宇哥儿将来的前程就不愁了。
他可太清楚师门的重要性了,不进入官扬倒还好,进了官扬,师门就是如宇哥儿这般寒门弟子的底气,何等重要。
林晏初听了父亲的话,点头,他这段日子也没闲着,但他在府城没有相熟的友人,打听出来的也不过是皮毛。
“你把宇哥儿教的很好。”林秀才抬手拍拍儿子的肩膀。
“那是宇哥儿聪慧。”
林秀才看儿子眉眼的得意可跟这句话不符,遂笑道:“你是想说,你有本事生的儿子好吧。”
林晏初嘿嘿一笑,知子莫若父啊。
回到家,孙氏正在收拾菜园子,如今在府城,吃的喝的都要采买,青苗的铺子还没有开起来,丈夫的差事也还没定住,她就想着节省些,吃的菜最起码少花些银钱。
“娘,爹的差事有眉目了。”林晏初上前帮母亲浇水。
孙氏一听,也不想着她的菜了,拍拍手上的灰尘就要去仔细问问。
林晏初悠哉的把水浇完,然后去书房看儿子。
是的,府城的新家专门弄了个书房,给他们父子俩用,一面大大的书架专门找人打的,如今上面有几格已经放满了书,剩下的还需时日久了慢慢填。
两张书桌面对面放着,旁边就是窗棂,阳光照进来,明亮舒适。
林晏初刚走近,就听见宇哥儿正在背诵诗经里的内容。
几个月的时间,宇哥儿都已经学完了,下一步,林晏初准备教四书中最后的一本中庸。
虽然宇哥儿现在年纪小,有些道理讲了他也暂时不能理解,甚至只是死记硬背,但随着年岁渐起,明悟只会越来越深。
“爹爹。”宇哥儿听见动静,转身放下手里的书,滑下椅子走了过来。
“大字写完了吗?”林晏初拉着儿子的手坐在。
“二十张大字写完了。”
“那你去院子里和小黄玩会儿吧,歇歇眼睛。”
宇哥儿是个忘我的性子,特别是念书习字的时候,他们若是不打扰,他能一个人沉下心学上许久,除非是这小家伙自己肚子饿了。
任青苗回来的时候,宇哥儿正和小黄在院子里嬉闹。
“娘,你回来了。”小人跑得飞快,小黄在身后追着,任青苗顿住脚步,等着儿子投入怀里。
“想娘亲了?”
宇哥儿用力点点头,这些天娘亲整日忙着铺子里的事情,早上起来不见人影,傍晚也要到天色暗了才回来,宇哥儿已经好几日没在白天见到娘亲了。
“铺子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了,明日爹娘带着你出门踏青如何?”
任青苗摸摸自己的腰身,瘦了!她这段日子早出晚归,饭都没有好好吃,得好好犒劳自己一番了。
“踏青?”
任青苗就抱着儿子解释了一番。
“所以,我们可以买许多好吃的,然后找个风景好的地方,边吃边赏景,累了还能躺下睡一觉!”
“对,宇哥儿可喜欢?”
“喜欢!喜欢!”宇哥儿欢喜的呼喊屋子里的爹爹。
林晏初也是这才得信儿,笑道:“好,明日你们娘俩好好歇着,我为你们鞍前马后,吃的喝的玩的,我来伺候你们。”
“太好了,带上小黄可好?”
宇哥儿自己有了好事,也不忘了他的好伙伴。
“好。”任青苗点头,栓好绳子即可。
林家来了府城后,花了十五两买了头牛,又打了车架,十八两得了一牛车,以后出门做事方便许多,主要还是府城太大,动一动走路要许久,任青苗想了想还是咬牙买下了。
翌日,没有让陈伯跟着,林晏初架着牛车,带着妻儿出门了。
今日他们要去的是府城郊外的一座青山,听说有穿山的溪流,想来河边会凉爽许多。
牛车慢悠悠的穿过热闹的街道,走走停停,十分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