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哥儿打开笼子,小黄乖乖的任由宇哥儿牵着走出笼子。
任青苗在一旁看着,并不上前帮忙。
小黄对宇哥儿那是言听计从,外人看了都要忍不住赞一句稀奇,镖局的人第一次见时,不住的跟任青苗夸小黄是一条很厉害的犬,护主护家的好帮手。
虽然只有三天的路程,但宇哥儿还是舍不得让小黄一直待在笼子里,这不等车队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宇哥儿就要拉出来小黄在周围跑一跑。
任青苗在一人一狗后面跟着,心里思忖,等到了府城还要给小黄再搭个窝。
“娘,我去书院念书可以带着小黄吗?”气喘吁吁的跑了一圈后,宇哥儿牵着小黄回来了。
任青苗摇摇头:“小黄太大了。”
宇哥儿有些不高兴,从把小黄抱回家开始,除非出远门,他每日都要跟小黄形影不离,念书的时候小黄陪着,练字的时候小黄守着,吃饭的时候,一人一狗还要嘀嘀咕咕些乱七八糟的,如今一想到不能带着小黄,宇哥儿闷闷不乐起来。
“如今咱们还不知云隐书院收弟子的规矩,若是你这般年纪小的,可以每日归家,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事还要他们亲自去问问,任青苗原本想着书院该是全部学子都要住在那里的,后来林晏初说好似年纪小的可以通融几年,当然前提就是你有才能,书院才会同意。
“那宇哥儿好好念书,一定求得夫子的同意。”小人像模像样的朝任青苗行了一个书生礼。
任青苗笑笑,“好了,一会儿车队要出发了,咱们的回去了。”
“小黄,走了。”
***
“这就是咱们府城的家啊!”孙氏下了马车,站在漆红大门前盯着打量。
任青苗把儿子从马车上抱下来,“是啊,娘,一会儿进里面看看,还算干净。”
林晏初上前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吱呀!”
宇哥儿滋溜一下,靠着身形小,灵活的冲了出去。
“祖父祖母,你们快来看,好大的新家!”
孙氏和林秀才含笑紧随其后。
林晏初招呼车队的人帮忙卸行李,任青苗则是把已经在笼子里急躁的到处转圈的小黄牵了出来。
“祖父祖母,爹娘说了,这处最大的屋子给您们住,爹娘住东厢房,宇哥儿住西厢房。”
宇哥儿左手拉着祖母,右手拉着祖父,带着两人在宅子里面转悠。
两进的宅子,不大,宇哥儿来过两次已经记得门清。
孙氏和林秀才两人跟着孙子看的起劲。
林家的新宅,进门就是一处影壁,转过影壁就是一排倒座房,陈伯以后就住在此处。
穿过垂花门就进了后院,正对着的就是以后孙氏和林秀才要住的正房,待客的厅堂也是在此处,左右是两处耳房,正房后还有后罩房。
东厢房任青苗夫妻俩住,晏哥儿和王阿婆则是住在西厢房,院子西南角是那抄手游廊,尽头处有个凉亭,所见之处没有什么花草树木。
孙氏看过后,拉着青苗的手直说好。
“等回头,咱们去花市选些草木,种几年,这院子里的景致慢慢也就好看了。”
任青苗也是这般想的,他们也不是那底蕴深厚的人家,讲究颇多,屋子多,将来能住下人才是真的。
“对了,我刚看倒座房南边还有一片空地,到时候开垦出来,咱们自家种些菜蔬。”
原来的宅子里,孙氏就开辟出来了一块菜地,她种菜很是有一番心得,这不一看有地方给她施为,就惦记上了。
任青苗无有不应,这都是小事。
“王婶,到时咱们两个作伴,一起侍弄菜地。”孙氏看着一旁的王婆子笑道。
“可可可。”王婆子刚刚跟着青苗去看了她的住处,敞敞亮亮的屋子,她很是满足。
这些日子,她和青苗的婆母相处的也极好,这会儿,想到以后的日子,脸上的笑就止不住。
一家人安顿下来,已经是到了午时,林晏初出门买了包子烧饼给大家先垫肚子。
接着就是一通清扫,几个月没有住人,这宅子灰尘不少,很是好好打扫了一下午,才算是把住的屋子和厨房收拾出来。
舟车劳顿,晚饭只用他们带的食材简简单单做了饭食,一众人吃完早早歇下。
东厢房。
“宇哥儿,你的屋子都收拾好了,怎么说话不算话,又跑来找爹娘睡?”
毕竟赶了几天路,林晏初今晚也没想做什么,不过看儿子贼头贼脑的过来,还是忍不住打趣。
宇哥儿穿着一身雪白的中衣,眨巴着黑亮的眼睛:“在新家的第一夜,宇哥儿想跟爹爹娘亲一起睡。”
任青苗放下擦脸的锦帕,上前把儿子拎上床榻。
“那就一起睡吧。”
林晏初见媳妇这就松口了,很是无奈,他还没来得及跟儿子讲条件呢。
躺在爹娘中间,宇哥儿左看看,右看看,脑子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
任青苗起身把蜡烛吹灭:“宇哥儿睡不着?”
“嗯,咱们以后就在府城,不回安平县了吗?”
林晏初轻笑一声:“那肯定是要回去的呀,都是咱们的家。”
“你很喜欢府城?”任青苗轻声问道。
“喜欢。”宇哥儿回答的毫不犹豫。
“喜欢就早早睡觉,明日陪着祖父祖母好好在府城逛逛。”
“娘亲不一起吗?”
林晏初伸手揉揉儿子的小脑袋瓜:“我和你娘要忙着开铺子的事,你好好陪着祖父祖母和王婆婆,可好?”
“好。”宇哥儿自诩是在府城待过半个月的人,哪条街繁华,哪里有好吃的还是晓得的。
“明日,咱们先带着阿满嫂子和陈伯去把铺子打扫一遍。”任青苗这是第二次开铺子,心里有成算,一步一步要如何做,她早就打好了算盘。
“都听你的。”
“都听娘亲的。”
任青苗看着头顶的床幔,心里说不出的舒坦,他们一家得在府城慢慢站住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