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云夫妇就结伴搭车前往了镇子上。
二人不到中午就回来了。
沈老头夫妻俩紧张的迎上去,看着他们问道:“咋样?大夫咋说的?”
沈从武倒是大大咧咧的开口说道:“我没啥事儿,就是云子有点问题,需要好好调理一番。”
沈老太一听自己儿子没事,看向陈云的目光又多了几分不满。
“啥毛病?”沈老太不高兴的盯着陈云问道。
陈云欲言又止的看了眼沈老头,后者见状自觉回避,回堂屋里去了。
见公公走开,陈云支支吾吾的解释道:
“娘,就,就是女人那方面的病,大夫给开了药水,让每天晚上擦一下,还有一些药丸,每日一次的服用。还让我们算着日子……同房,说这样更容易怀上。”
沈老太也听明白了,估摸着是陈云有些妇人的病,这么多年一直不当回事,导致迟迟没能有孩子。
“既然这样,就好好听大夫的话,抓紧调理,早日给我们老沈家添个大胖小子。”
沈老太说完就叫上老伴儿下地干活去了,也不管两人有没有吃饭。
陈云草草做了顿午饭,敷了药,又吃了药丸,没等多会儿就拉着沈从武进屋去了。
她才不要算什么日子,能每天来一次最好,这回她一定要怀上!
沈安宁几日没见到陈云,生活可是清净了不少,她大概能猜到发生了什么。
毕竟沈从武这几日每天过来干活时,脚步看着越来越虚浮的样子,整个人也瞧着有些无精打采的,别把人给累出毛病,她还得再找个劳动力。
沈老太最近也难得没找陈云的毛病,天天晚上她都能听到一些臊人的动静。
也知道儿子儿媳心里着急,但有些话她说不出口,只能想着法子给儿子做些吃的补补身体。
这些天沈安业不在家,所以沈安宁就负责和三弟一起到镇上送货。
顺便再买些吃的用的,还有鸡鸭也得再买些,上次钱嫂子家地里的那些蝗虫,让她有些忧心忡忡。
两人将蛋糕送到几个合作的商铺之后,便带着沈安家随手在几个小摊贩处买几包点心糖。
又到布庄扯了几匹布,打算回去给林芳芳,让她闲着没事时,给孩子还有大家再做身衣服。
省得每天闲不住想要找其他事做,怀着双胎很危险,若是受伤,在这医疗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就难办了。
买好布匹,沈安宁想到了什么,看向沈安家说道:“三弟,你帮我去买些烧饼回来,午饭我们吃这个。”
说完她从口袋里掏出二十文钱,放到沈安家手中。
“好的阿姐,我去去就回。”话音刚落,沈安家就一溜烟没影儿了。
沈安宁笑着摇摇头,走到无人之处,四下看了一眼,才从系统商城里购买了几十只小鸡小鸭。
商城的东西便宜,质量还好,她也不想到那些小摊贩处讨价还价,太麻烦了。
顺便她把今天签到的奖励也领取了一下。
十斤排骨,五斤猪肉,一只现杀老母鸡,五两银子。
等东西安安静静躺到她的背篓以后,沈安宁故意往买鸡鸭那边的方向走了走。
看到沈安家抱着烧饼回来,她才慢慢悠悠的走向他俩刚刚分开的地方。
“诶?阿姐,你这是去哪来着?”
沈安家抱着一大包烧饼,疑惑的朝沈安宁来时的方向瞧了两眼。
“我之前见钱大嫂子家里庄稼有蝗虫,就想再买点鸡鸭回去,到地里吃吃虫子。”
“那阿姐,我们现在要回去了吗?”
“咱们再去给老四买几本识字启蒙的书。”
沈安宁姐弟两人一踏进书屋就被里面惊人的卖价给吓到了,果然古代人寒门学子能做官的都很厉害,真不是吹的。
普通的笔墨纸砚,最廉价的的都要五十文钱一份,稍微好一点的就四五两银子,跟甚至还有二三十两的。
沈安宁忽然觉得自己那点存款都寒酸的拿不出手了。
若是真的要供沈安与读书,怕是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她走到书籍专栏,那些正儿八经印刷出来的,最普通的三字经都需要一两银子,还有一些是手抄本。
沈安宁随意拿起一本,翻开后发现还不错,跟那些印刷的正楷小字比,有过之而不及。
只是字体更加娟秀,看着像是个女子抄写的,这时代也有女子读书的吗?
想不通,看了看这本书的标价是一百文钱,她直接拿出铜板,结了款。
沈安宁边走边打开书翻看了一下,书的后面还有对正文的注解,这本书还挺全面,比那些印刷书要实在。
二人回到家中时,午饭正好出锅。林芳芳做的蔬菜疙瘩汤,嗯~还放了香油,还有几张小葱鸡蛋饼。
沈安宁嗅了嗅鼻子,出去大半天还真是饿了。
正好她也买了点心,其中还有些水蜜桃。听说孕妇很多都胃口不好,吃些酸酸甜甜的水果,可以开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