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兵不血刃取利州

作者:雪中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拓身死,二十万昭军灰飞烟灭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的雷霆,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整个西北。


    凉王裹被万民助战、阵斩枭雄的事迹,也传遍了利州大街小巷,所到之处,无人不敬畏。


    能够兵不血刃,何需将士埋骨?


    这一次陆云川决定,兵不血刃拿下利州。


    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的阳谋——


    其一,真相开路。


    派出凉军斥候轻骑,抢在溃兵与官方信使之前,将良子关战役的详细战报以及陆云川的亲笔《告利州军民书》,张贴于沿途所有城镇,村寨的告示墙!


    文书措辞恳切痛心,揭露陈拓、黄子京之流祸国殃民,渲染凉军乃“吊民伐罪”之师,昭示陆云川必护百姓安宁、分田减赋之新政。


    其二,溃兵惊魂。


    比告示更震撼的,是那些失魂落魄、丢盔弃甲从良子关溃逃下来的昭军败兵。


    因此陆云川再派遣凉军中的一些伤员,到处宣扬凉国的神威,带给整个利州是最直观的恐惧和绝望。


    “凉国铁骑杀人如割草!”


    “凉王是天神下凡!”


    “百姓都反了!拿锄头镰刀追着我们砍啊!”


    “再不投降啊,就完蛋了!”


    假扮的溃兵如同行走的扩音器,渲染恐慌和失败的情绪。


    其三,王师气象,大秀肌肉。


    入利州的水陆两军,军容整肃,秋毫无犯。


    不仅不扰民,反而在行军途中清理兵匪,打土豪恶霸,发放少量缴获粮食给最困苦的村落,与溃兵的狼狈形成天壤之别。


    三大阳谋施展来开来,整个利州彻底沸腾。


    再加上武威候本就是利州平原最大的地主,平日里没少剥削百姓,私增赋税,百姓早已对他不满。


    凉王杀贪官,除恶霸,斗地主,灭瘟疫,名声远扬。


    自打王师进入利州,百姓们箪食壶浆,纷纷涌上道路河边,只为远远看一眼传说中的凉王大旗。


    更有民间传言:“凉王身高丈许,方面阔耳,大鼻子,大额头,大脑袋,什么都大……”


    陆云川是希望自己能在百姓心中能“高大威猛”些,但也不至于“大”到这种地方吧?


    要真的大成这样,那岂不是成四不像了?


    利州百姓归心,地方官员则惶惶不可终日。


    面对凉军汹涌攻势与无敌威名,他们这些小虾米还能怎样?拼?拿什么跟人家拼?人心已都向着凉王了。


    小县城,只能投降。


    每路过一个县城,陆云川只派出百余轻骑,不等劝降书送达,县令便自动开了城门,献上了乌纱帽。


    然而最鬼精灵的,还要属地方士绅豪强,他们早就听过这位凉王灭孔家庄的事迹,


    于是迅速开始暗中串联,有的准备厚礼,有的开始清理自家田亩账册,不等陆云川派兵去找他们,自己便主动前来归顺。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陆云川向来是好说话的,愿意主动归属,那么就是看得起我陆某人。


    大家坐下来吃饭,不说有多好,至少能管饱。


    那么如此一来,便只剩下兴元府,利州这最后的军政堡垒,拿下这座城,才算完完整整控制了利州。


    天启初年,六月二十五日。


    南伐大军,兵临城下。


    十万大军整齐列队,虎骑在前,豹骑左右,重弩,投石机等远程部队,全部严阵以待。


    光是这撼天动地的军威,便足以压得兴元府一万守军喘不过气。


    陆云川加持着王印的亲笔劝降书,被送到了兴元官府内。


    此刻,兴元府内。


    利州经略使王献之,手握着劝降书不停颤抖,堂下是兴元城内,


    “降者不杀、保家产、择才录用……”


    “王大人,还是降了吧?利州大势已去……”


    “不能降!我府已书信成都与夔州,相信再过不久——”


    “再过不久!亏你也说得出口,凉军已兵临城下了!我们能坚持几日?一日?还是半日?还是一个时辰!”


    “要不我们逃吧……”


    “逃?往哪儿逃!连河道都给锁死了!”


    主战派,多为武威候府的死忠。


    主逃派,多为城中世族富豪。


    主降派,多为兴元府官吏。


    三家争论不休,争得面红耳赤!


    “报!”


    “凉国大军已经策动,正分出两翼向南城与西城迂回!”


    “报!”


    “凉国水师三十余艘战船在北郊码头停靠,五千余名水师在北岸登陆,已派遣小船沿护城河的水渠向城北逼近!”


    “报!”


    “凉王口传:他快要失去耐心了!”


    来了!


    豺狼虎豹要张开血盆大口了!


    顿时,堂内鸦雀无声。


    经略使王献之,长叹一口气:


    “降!我去降……”


    这一次,无论是主战派,主降派,主逃派全都鸦雀无声。


    两刻钟后,兴元府城墙上。


    王献之立于门楼,看着城外那象征着毁灭与新生的庞大军队,听着城内此起彼伏的“迎凉王”的呼喊,本就苍白的脸更是毫无血色。


    他痛苦地闭上眼,作为封疆大吏,他肩负着守土之责。


    但此刻,他更清晰地感受到脚下这座孤城正在瑟瑟发抖:


    “大势如斯……回天乏术……”


    王献之的声音沙哑而疲惫,“传令,打开所有城门,放下……所有武器!本官……率兴元府文武……及军民……归降凉国王!”


    没有血战。


    没有惨烈的攻城。


    当象征着投降的白旗从兴元府最高城楼升起;


    当沉重的城门在无数士兵和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缓缓洞开;


    当王献之带着一群神情各异的官员,徒步出城,脱去官帽,手捧印信户籍图册,跪伏于尘埃之中;


    当胡大勇率先昂然策马,踏过吊桥,高举凉国王旗步入这座利州盆地的心脏……


    整个利州,在这一刻,沸腾了!


    “凉军入城啦!”


    “分田,减税,真如传闻中的那般么?”


    “哪个是凉王?是排头的那个么?”


    兴奋,欢呼,疑惑,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在每个凉国军民心中发酵。


    陆云川当然不会着急入城,兴元府刚刚归降,万一有头铁的死忠暗伏杀机怎么办?


    城外中军,陆云川骑在马背上,脸上并无太多意外。


    “传令。”


    他声音平静,却带着鼎定乾坤的力量:


    “昭告天下:自今日起,利州平原,尽归凉国治下!”


    “凉军署理兴元府一切军务,着令王献之配合,点验接收府库户籍,整编愿降军卒!”


    “晓谕利州全境:遵凉国新政,今岁免税一年,流民归田者,按丁授田,抚慰善后!”


    “开仓,放粮三日,与民同庆!”


    待凉国铁骑控制全城,快马将王令传遍大街小巷,百姓的呼声才彻底爆发:


    “凉王万岁!凉王万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