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男轻女

作者:素衫清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把他们带回去之后,胡辛铭问了一声:“肚子饿了没有?要不要先弄点吃的?”在火车上肯定是不能饿肚子,但是下了车从地区一路倒车往这边来吃饭就没那么方便了。


    邓青宁道:“我还行。路上那会儿是真饿,这会儿已经饿过头了,没感觉了。”


    几个人跟她都差不多情况,也不是人人都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这年头谁没饿过肚子?


    唐红筝问:“我们来的时候说的有半年的粮食补贴,要到哪里去领啊?”


    胡辛铭有问必答,毕竟他先来多了半年的经验:“那个要到公社去拉,凭借下乡证明去。


    明天跟队长说一下,找两个板车去公社那边,半年的口粮,你们几个加起来可不少呢!”


    江成安问:“走路去啊?”


    “不然呢?”


    “来的时候从公社到大队坐拖拉机都坐了老长时间了。”这走路得走多长时间啊?


    “那没办法,就这条件。要不然你买个自行车,用自行车去驮,让我们也沾沾光?”什么毛病啊?以前在外面出任务的时候遇到特殊情况也不是没有走过路,而且还是急行军模式,一走一二十里。


    另外两个都没吭声,就他话多。


    江成安瞬间哑火了。


    自行车那东西是他这种一穷二白的人能买得起的吗?


    他是万万没想到下乡之后是这种情况。


    话题被他们这一句那一句的一下扯远了。


    邓青宁问:“还有一位同志是去地里干活了吗?”


    “对,那位同志叫做周团结,他在地里上工呢。


    说是忙完了,实际上这会儿活还是不少,地里面的草这边锄着那边长。


    而且这段时间也旱的很,得从池塘里面扯水。


    池塘里面的水位下去了,没办法流到水渠里面去。你们要是不吃饭的话我也得到地里去了。”


    中午回来遇到这么个事儿耽误了一下,刚好又碰到了邓青宁他们,又耽误了一下。


    按道理来说他下午不去上工也没有什么事儿,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但是胡辛铭向来是不愿意搞特殊的,也闲不下来。


    这会儿要是邓青宁他们还有别的事情需要他帮忙,那他可以不去地面。


    没有的话他就不想闲着了。


    “那我们也跟你一起去地里看看?”反正这会儿麦草晒着,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铺床,倒不如先去看看他们要干活的地方。


    再看看要干些什么活,人家都怎么干的。


    “啊,走走走,有帽子没有啊,有帽子的话戴上,不然的话几个太阳就晒得黑的不行。”


    这还是其次的,就怕没有经常在太阳下暴晒过,脸上会起水泡,或者中暑。


    毕竟这会儿已经入伏了,即便太阳已经偏西,这个温度在这里了。


    邓青宁转身进屋拿了顶太阳帽出来。


    唐红筝也一样。


    女同志总归是要比男同志精致一些。


    “你们两个的帽子一样的款式啊?”


    邓青宁道:“走之前去百货大楼买的呀。”


    想着下乡之后肯定是风吹日晒的,加上这个帽子戴着确实好看,所以她们一起去的女同志就一人买了一顶,还戴着去照相馆照了个合照。


    天热,他们身上都穿着衬衫,团里统一发的军绿色的裤子,带着太阳帽,梳着整整齐齐的辫子,看起来洋气的很。


    往地里去,又有一群晒的黢黑的小孩子攒着鼻涕老远看着他们。


    胡辛铭喊了一声:“大孬丫,带弟弟和妹妹离塘子远一点知道不知道?”


    小孩子跟胡辛铭也熟了,哦了一声跑远了。


    唐红筝问了一句:“她叫大孬丫?”这什么名字啊?他们小时候好歹还有个花呀草呀红啊绿的。


    “哪个孬啊?”崔永成也问了一句,不会是自己想的那个字吧?


    “就是那个孬,不好的意思。”


    “怎么这样给孩子起名啊?”唐红筝真的不理解,这地方重男轻女到这份上了吗?


    “当地的风俗吧,她还有两个妹妹,叫二孬丫,三孬丫。”确实是重男轻女严重的很。


    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在全国各地哪个地方不重男轻女呢?


    就算是城里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思想。


    因为政策在那,干部什么的带头,有的头胎是个女儿,为了二胎拼个儿子,送人的丢了的什么手段都使出来。


    根本不把一条命当命。


    这样能给口吃的,好歹能让她长大的,已经算是幸运了。


    名字好与坏又有什么关系呢?


    能活着长大就好了。


    至于以后别人喊会不会难为情?那都是以后的事,那是长大了之后的事。


    希望有一天她们长大了之后能自己做主,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


    刘社会打了个岔:“嗨,也不一定是重男轻女,乡下的风俗有说贱民好养活的。


    我的名字原来就叫狗蛋,后来才改的社会,我弟弟叫铁蛋,大名叫刘学生。


    他们老一辈是真的不会起名字。”


    胡辛铭点点头:“也是  ,这地方男娃儿的名字也很随意,什么大黑,小白,三瘪子,二流子,乱七八糟……”这个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大环境他们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


    他们个人的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也有限,只能说先融入,而后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尽量的看看能改变多少是多少吧。


    积少成多,总有一日,这个社会不会再是现在这个样子。


    几个人因为孩子的名字讨论了半天,说着说着就到了地头。


    老远就看见地里面好多人。


    “这块地有名字吗?”挨着一条泥巴路,边上有好大的水渠,只不过里面这会儿什么都没有,除了平时沉淀下来的泥沙,就是两旁的野草。


    路两旁就是田和地,一眼望不到头。


    “有啊,这边都是按照方向来的。这边在北边就叫北湖,西边就叫西湖,南边那就是南湖了。”


    崔永成感叹:“这名字起的可真随意啊。”他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想着买个帽子呢?


    这太阳晒的人脑子发晕啊。


    “这条路是分界线,路东是一队,路西是二队。”


    唐红筝啊了一声:“胡老师,能不能不说东南西北,直接说左右不好吗?”她分不清啊!


    边上几个人笑出声。


    “说实话,我也分不太清东南西北。”


    胡辛铭咳嗽一声:“我尽量注意。等你们待一段时间习惯了就能分清了这边的方位还是很简单,很好辨认的。


    还有,别喊我老师了,喊我名字吧。都到这里来了,我跟你们一样,也都是靠着在地里刨食过日子了,没有什么老师学生的。”


    “行吧!”邓青宁接受能力极强:“胡辛铭同志。”


    她一开口,唐红筝喊起来也不觉得特别别扭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