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炬妸鍌滈殬
24闁告瑩鏀遍弸鍐偓娑虫嫹
闁告凹鍨紞锟�

第394章孔明泣血遗策

作者:静洋本书字数:2455K更新时间:2025-05-30
    大军的回归,并未给成都带来丝毫喜悦。


    城门大开,迎接的却不是凯旋之师,而是一支形容枯槁、垂头丧气的败军。


    百姓们从最初的翘首以盼,到听闻噩耗后的惊愕,再到如今弥漫全城的恐慌与沮丧。


    军师府邸,更是愁云惨淡。


    回到成都后,卸下了强撑的意志,诸葛亮彻底垮了。


    高烧不退,咳喘不止,呕出的不再是鲜血,而是带着苦涩的胆汁。


    整个人迅速地消瘦下去,眼窝深陷,颧骨高耸,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太医们进进出出,药石罔效,只能摇头叹息,说是忧愤攻心,积郁成疾,已伤及根本。


    府中的侍从和官员们,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惊扰了这位命悬一线的蜀汉擎天之柱。


    消息快马加鞭,送抵永安宫。


    彼时,刘备正在处理东部防务,筹划着如何稳固荆州丢失后的局面。


    当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惊雷般呈现在他面前时,这位素来沉稳的帝王,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北伐大败!


    汉中失守!


    孔明病危!


    每一个字眼,都像是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他捧着那份薄薄的战报,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纸张几乎被他捏碎。


    “孔明……”


    他喃喃低语,眼中是难以置信的痛楚与焦急。


    他最信任的军师,那个为他、为大汉鞠躬尽瘁,几乎无所不能的孔明,竟然会倒下?


    “备马!立刻!回成都!”


    刘备霍然起身,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将永安的事务紧急托付给李严等人,甚至来不及细细交代,便登上了返程的车驾。


    蜀道崎岖,车马疾驰。


    刘备坐在车中,心急如焚。


    他掀开车帘,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山峦,只觉得归心似箭。


    孔明耗费无数心血才奠定的北伐根基,一朝尽丧。


    他寄予厚望的雍凉攻略,化为泡影。


    甚至连他最为倚仗的股肱之臣,也因这次惨败而病入膏肓。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个叫叶明的年轻人!


    那个他曾经想要招揽,却最终成为心腹大患的“枭雄”!


    悔恨、焦虑、担忧,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这位年过半百的帝王备受煎熬。


    数日后,风尘仆仆的刘备终于抵达了成都。


    他甚至顾不上更换朝服,便直奔军师府。


    府门前的肃穆和压抑,让他心头一沉。


    快步穿过庭院,来到诸葛亮的卧房之外,隔着门扉,他似乎都能闻到那浓重的药味。


    推门而入。


    卧房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沉闷。


    刘备的视线,第一时间落在了病榻之上。


    榻上之人,面色灰败,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嘴唇干裂,哪里还有半分往日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风采?


    那憔悴的模样,让刘备的心脏骤然缩紧,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


    “孔明……”


    刘备的声音哽咽了,他缓步上前,脚步沉重。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诸葛亮费力地掀开沉重的眼皮,浑浊的视线缓缓聚焦,看清了来人。


    “主……主公……”


    他的声音微弱得如同蚊蚋,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孔明!你躺着!快躺好!”


    刘备连忙上前几步,抢先按住了他枯瘦的肩膀,阻止了他的动作。


    四目相对。


    无需过多的言语,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心中的沉痛与悲伤。


    北伐的惨败,汉中的丢失,姜维的被劫,所有的一切,都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心头。


    “是我……是我急于求成,累你至此……”


    刘备的声音带着深深的自责,滚烫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滴落在诸葛亮的手背上。


    诸葛亮疲惫地摇了摇头,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他咳得撕心裂肺,瘦弱的身躯在被褥下剧烈地颤抖着。


    刘备急忙替他抚背顺气,眼中的泪水流得更凶。


    君臣二人,执手相看。


    诸葛亮枯槁的嘴唇微微开合,声音细若游丝,却带着不容辩驳的坚定,“是臣……是臣轻敌了……”


    他浑浊的视线转向帐顶,仿佛穿透了屋瓦,看到了那个遥远而强大的对手。


    “是臣……轻视了那叶明……”


    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轻微的喘息,但他强撑着继续说下去。


    “此子……心机深沉,手段狠辣,算无遗策……臣……远未料及……”


    刘备紧紧握着诸葛亮冰凉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叶明……”这个名字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他的心头,带来一阵尖锐的痛楚。


    “我……亦有错……”刘备的声音沙哑,充满了悔恨,“当初若能……若能早些……”


    后面的话,他再说不下去。


    悔恨如同毒蛇,噬咬着他的五脏六腑。


    如果当初不因一时意气,如果当初能更重视那个年轻人……


    可世上,从来没有如果。


    “主公……”诸葛亮打断了他的自责,费力地喘了口气,“事已至此……追悔无益……”


    一阵压抑的咳嗽再次袭来,虽然不像之前那般撕心裂肺,却也让他瘦弱的胸膛剧烈起伏,面色更添一分灰败。


    刘备连忙轻轻拍抚他的后背,眼中的痛惜几乎要满溢出来。


    待咳嗽稍缓,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异常明亮的光芒,那是生命之火在最后时刻的燃烧。


    “听臣……一言……”他用尽全身力气,抓住刘备的手臂,仿佛要将自已的意志,全部灌注到刘备的体内。


    “咳咳……主公……”他急促地喘息着,声音却异常清晰,“速……速将所有兵力,撤回……”


    “撤回荆州、益州……固守根本……”


    刘备的心猛地一沉,他看着诸葛亮眼中那份决绝,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


    “孔明,你……”


    “听我说完!”诸葛亮的声音陡然拔高,却又因虚弱而再次跌落,化为断续的低语,“对外……不可再轻启战端……”


    “汉中已失,元气大伤……雍凉……暂不可图……”


    “当务之急,是……是恢复生产,安抚民心,休养生息……”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耗尽最后的生命力,枯瘦的手指紧紧抠着刘备的胳膊。


    “叶明……此人……智计、兵锋,皆非常人能及……”


    提及这个名字,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忌惮,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清醒的认知。


    “我军……新败……”


    “士气低落,国力空虚……”


    “此时……绝非与之为敌之时……”


    他停顿了一下,积攒着力气,浑浊的目光紧紧盯着刘备。


    “主公……切记……”


    “在……在恢复元气之前……”


    “万万……万万不可再与叶明……争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