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4. 第七十四章

作者:祁白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凌浅陌没想到,陛下竟然……


    会知道。


    “阿姐,是他吗……?”


    “阿姐……”


    凌翊乾反复地叩问,却让阿姐泪流满面。


    他知道,他猜对了。


    自从他染上风寒的那一刻起,温砚秋总在一旁变着花样的劝告他要保重龙体。


    当初他并未当一回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他不得不重新对待太医的箴言。


    他也想多活久一点。他也想……


    看到阿姐喜得意中人。


    他知道,历代不论是长公主,还是公主,从未有自由选郎君的权利。所以从来不会拿此时来逼迫阿姐。


    因为阿姐为他做的实在是太多了。


    生而为人,其次为帝王。


    他只想用他的权势,让阿姐后半生得以平安顺遂。于是替阿姐寻遍国都王侯公子的画像。


    却被阿姐以国事为由,婉拒了。


    当他亲耳听到阿姐说,她心中已有意中人,是在寒山一役之后。


    那是阿姐唯一一次兵败。


    那也是他唯一一次见过那个人,只见那人身披铠甲,手握长剑,即便脸上沾染鲜血,依旧意气风发。


    他在心里暗自为她高兴。


    但是他好像,高兴地有点早……


    那时候,他听温砚秋禀告,阿姐疯了一般地去琉璃阁寻一物,却寻不得。


    听说,是一曲谱。


    皇宫内最不缺乐师,只要阿姐大概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乐师定能复刻出曲谱来。


    可他万万没想到,乐师刻出整整百谱,却无一谱为真。


    阿姐此生愿望不多,只是想寻得此谱。


    若是可以,最好能把做谱之人寻得。


    他便答应了阿姐,乔装打扮,微服私访,前往民间,寻得此物。


    即便如此,依旧不得善终。


    这是他头一次觉得,帝王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他实在是不忍看着阿姐日复一日消沉,但又实在是寻不得良方。


    后来,他听闻北辰国会派一人,成为质子。


    他以为来的人,不过是王侯将相之中的庶子。结果却是阿姐当年的对手。


    真是想不到,阿姐当年,会败给一个庶出子弟。


    真是想不到,原来那首曲谱,正是他当年所做。


    真是想不到,原来阿姐思念的洞箫声声,却是那人所响。


    ……


    原来,阿姐想念的人,是他啊。


    难怪阿姐一直不肯说。


    ……


    他的大限很快到了。


    他抬手试图擦去阿姐脸上的泪花,可他真的做不到。


    阿姐素来要强,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接受旁人好意。


    即便他是她的亲弟弟。


    他主动撒开手。强忍着心力,死守手中笔,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写下此封遗诏。


    【朕御临天下十二载,今大限将至,唯有骨肉亲情与未了之愿,故留此诏,以慰心魄。


    朕知姊清平长公主凌浅陌,乃性情中人,更乃女中豪杰。


    携朕执政,劳苦功高。


    昔年两国交兵,大宛国质子江时晏以少年之身入质我朝。与姊曾有阵前对峙之隙,此乃时势所迫,非关恩怨。


    岁月流转,怨隙渐消,情愫暗生,此乃人之常情,天意使然。


    江时晏入质以来,恪守臣礼。观其言行,非池中之物,亦非负心之人。替朕解百姓饥荒之忧,实乃大善。


    姊以金枝玉叶之尊,愿付真心于他。


    帝王之家,难得真情。此番勇气与深情,朕为之动容。


    二皇子凌承煜,品性中正,性情敦厚纯良。多年跟随清平长公主治国理政,深谙帝王心术,有治理国都之风范。


    今朕遗命:


    其一,着清平长公主凌浅陌与大宛国质子江时晏择吉日完婚。江时晏可脱质子之身,封“奉宸侯”,食邑千户,留居京城,不必再归北辰国。此后两人当相敬如宾,互携互伴,朕在天有灵,亦会护佑你们平安顺遂。


    其二,封二皇子凌承煜为储君,担当大任。愿新君勤政爱民,护好我大宛河山。


    其三,朕崩逝之后,丧礼一切从简,勿需劳民伤财,只需各守其地,安抚百姓。尤为重要者,朕身后不愿与废后萧氏合葬于皇陵主陵。废后萧氏,当年因不似贤良淑德,残害嫔妃皇嗣,已被朕废黜后位,终身幽禁景仁宫。其罪昭昭,不容洗刷。朕与她夫妻情分早已断绝,若死后同穴,必遭天下人耻笑,亦违朕心。


    待清平长公主婚事既定、新君根基稳固后,再行安葬,勿使丧仪与国政相悖。


    诸君当遵朕遗诏,善待清平长公主与奉宸侯,辅佐二皇子凌承煜,勿生非议。


    钦此。


    景明十二年秋御笔】


    他依旧紧握着毛笔,用尽半生气力瞪大双眼,努力将眼前看到的,一一记下。


    好像这样,就可以一辈子不忘这里……


    就可以……


    一辈子不忘阿姐。


    两人的手十指相扣,这是他此生唯一能触碰的了。


    即便病魔缠身,他依旧强撑笑意,实在是不愿让阿姐见他最后惨白的模样。


    不——!


    凌浅陌的双眼渐渐朦胧,渐渐瘫坐在地。


    她此生唯一的弟弟,走了。


    陛下,驾崩了。


    ……


    景明十八年初,二皇子凌承煜执掌帝位改元“永熙”,是为永熙帝。


    次月,便以雷霆之势整肃吏治。先拿兵部尚书姚怀箴党开刀,连带问责十二人,逐步查抄家产、贬为庶民,朝堂震动。


    同时颁布新政,令吏部每半年考核地方官政绩,着重考核农桑增产、流民安置、刑狱清明三方面。罢黜庸碌者二十余人,破格提拔寒门贤才十七人。


    同时进行科举改革,鼓励有志之士参加科考,男女皆可入朝为官。断不能以性别,年龄为由将其拒之门外。唯“英雄不论出处”论,只认真才实学。


    同时,鼓励有志青年为偏远地方县令,为村长,致力于乡间振兴。


    正值春耕时,新帝亲赴城郊农田,下旨减免灾区赋税三年,以示重农之心。又命工部改良水车、推广新粮种。


    秋收见流民渐归,粮仓盈满,百姓安居乐业。


    对待大宛国,永熙帝奉行“和防兼顾”之策。既遵先帝遗诏成全清平长公主婚事,遣送陪嫁队伍时带去农具、医书,助大宛发展农桑;又命将领加固寒山防线,操练边军三万,与北辰国签订和平条约,同时设立边境贸易关口六处。


    最后,原大宛国质子江氏时晏将不复存在,此时身为京城“奉宸侯”,与清平长公主共居京城侯府,来去自由。


    一年之内,北境再无战事,商旅往来不绝,昔日烽火之地竟成繁华商道。


    他回到先帝经常流连的文渊阁内,望着宫墙外渐浓的暮色,袖中紧握的,正是姑姑交付于他的新帝玉玺。


    此时寒风过殿,吹动新帝的明黄龙袍。


    登基次年冬,永熙帝遵先帝遗诏,行丧礼。


    宫内哭声一片,惊飞了檐角栖息的鸽子。


    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堂,传到了后宫,传到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清平长公主殿下与奉宸侯紧跟帝王身后,官员纷纷在宫门外跪了下来,哭声此起彼伏;后宫嫔妃们披麻戴孝,跪在庭院里哭成一片。


    她们或许从未得到过先帝真正的爱,却都明白是先帝给了她们安稳的生活。


    自此,她们定会被暗卫夺命,给先帝陪葬。却未曾料到新帝仁义,愿将她们安置于偏殿,让她们得以后安度余生。


    国都渐渐沉寂,唯有呜咽的风声和压抑的哭声在空中隐隐回荡。


    凌承煜穿着素白的孝服,望着灵柩下葬的那一刻,只觉得过眼雨烟,终归化为尘土。


    ……


    凌浅陌和江时晏成婚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奉宸侯府,而是前往回元观。


    长庚道长似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14250|17236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早已料到两人回来,特意将两人带到当年那棵千年古树下。


    恰逢古树于寒冬腊月盛开,定是认定两人为金玉良缘了。


    “长庚道长,好久不见。”江时晏依旧道。


    如今的长庚道长,须发苍苍,早已不再执手拂尘,而是拄着拐杖,身侧站一小童服侍其坐于长凳上。


    “多年不见,想必江居士一切安好。”长庚道长见江时晏不再如同昔日般无助,心中之弦放下些许。


    江时晏听闻长庚道长如此说来,便道:“多谢长庚道长挂怀,阿晏,感激不尽。”


    长庚道长看到他身侧陪同的清平长公主殿下,心下了然。


    随后,他便收到她的新婚贺礼,正当他试图以“出家人不收俗世礼”为由婉拒时,她却道:“小女还往道长收下,若非道长提示,小女定不能寻得良缘。”


    既然是还愿,那他便有理由收下了。


    凌浅陌主动提议,想去古树下看一看江时晏写下的所有的许愿牌。江时晏笑着,依了她。


    “阿晏,不如……我们去看一看母亲吧,顺便,带上一束白花。”凌浅陌看到了其中一块许愿牌,喃喃自语道。


    明明寒风正盛,可江时晏却听得清清楚楚。


    “好。”


    江时晏答应了。


    “阿晏,如果……”


    “如果你,能回到北辰国,你,会去看看他们吗?”


    江时晏知道,殿下是在问他,他会不会去看江夫人。


    凌浅陌见他抿唇不语,并未如同旁人般,劝说着“江夫人是他的亲生母亲,他是长兄,哪有长兄不侍奉母亲的”这番话。


    她靠在他的肩头,安静地等待着他的回应。


    而他却顺势抬手,轻抚着殿下发尾,只觉发尾柔顺。实在不想墨发沦为情丝。


    他想让他的殿下,容颜永驻。


    他想让他的殿下,平安喜乐。


    他那时摆摊时,就渐渐让恭叔学会了那两样东西的制作法子了。


    若是他先行一步,而殿下向来不懂厨房活,至少恭叔会了,不会让殿下觉得食物乏味。


    如果他做的那两样东西,能让殿下觉得不难过的话,那他很高兴。


    如果……


    他的东西会让殿下很难过,那他便让恭叔直接扔掉,从此不要再出现在殿下面前。


    殿下已经等他太久了。


    而他知晓殿下心意,实在是为时已晚。


    ……


    他真想陪陪殿下,真想在这世间再留下什么。


    可惜没有写信笺。


    他从未和旁人提及,从他拥有系统的那一刻起,他定会悄无声息地奔赴着一场盛大的死亡。


    那时他毫不在意,如今大限将至,他实在是放不下。


    情丝若水三千,他愿取一瓢眷恋,成为他此生最后的念想。


    可是,他真的不能了。


    只觉天旋地转,他仿佛停留在一处,得以喘息。


    ……


    “阿晏。”


    “阿晏。”


    “阿晏。”


    “阿晏!”


    “阿晏——”


    寒风凛冽,吞没了凌浅陌的哭声,奏响了古树上的许愿牌。


    她哭红的眼睛看着长庚道长,却见他摇头,爱莫能助。


    她只能一个人抱着阿晏的遗骨回到皇宫。不久,便与世长辞。


    ……


    下葬那日深夜,新帝遂与御史大夫共酌一壶酒。


    年轻的帝王举杯远眺,道:“你说,姑姑的意思是,她与奉宸侯之间,一字不可提?”


    “是。”御史大夫王硕衡道。


    帝王抬头远眺,长叹口气,随后问道:“若是依你所言,姑姑与奉宸侯之间,又要如何评说?”


    “清平长公主与奉宸侯大人,可谓情深一生。”


    浮生一夜梦,功过随风去。


    往事恩怨,将一一化为尘埃。


    ——全文完——


    感谢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