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星象指引

作者:番茄炒牛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的雾气笼罩着北京大学考古系的红砖小楼,胡八一和王胖子站在三楼的走廊里,脚下是磨得发亮的水磨石地面。王胖子不停地拉扯着领口——为了见张教授,他特意穿了件皱巴巴的藏蓝色西装,领带歪歪斜斜地挂在脖子上,像条垂死的蛇。


    "老胡,你说这老头真能看懂那竹简?"王胖子压低声音问,走廊里回荡着他的回声,"要我说,咱们不如直接去崂山,凭你的本事——"


    胡八一没回答,他的注意力被墙上挂着的一幅地图吸引。那是崂山地区的卫星地形图,上面用红笔画了三个醒目的圆圈,旁边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最引人注目的是地图右下角的一个奇怪符号——一个倒置的北斗七星图案,与竹简背面的七个孔洞如出一辙。


    "305室..."胡八一核对门牌号,在走廊尽头停下脚步。他刚要敲门,门却自己开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门口,戴着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支钢笔,浑身散发着墨香和岁月沉淀的气息。


    "胡八一同志?"老人的声音温和而有力,"进来吧,你父亲常提起你。"


    办公室不大,却堆满了书籍和文物。四壁书架直抵天花板,塞满了线装书和考古报告。玻璃柜里陈列着各种陶器碎片和青铜器,标签上写着年代和出土地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办公桌后方挂着的一幅巨大星象图,上面标注着二十八星宿的运行轨迹。


    "坐。"张教授指了指两张木椅,自己则绕到办公桌后坐下,"你父亲最近还好吗?"


    胡八一的表情微微一滞:"家父二十年前在崂山考察时失踪了。"


    张教授的手停在半空,眼镜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痛色:"我...我不知道。抱歉。"他叹了口气,"那是个优秀的考古学家。"


    王胖子不安地在椅子上扭动,木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胡八一从军用挎包里小心地取出黑布包裹的竹简,放在铺着绿色绒布的桌面上。


    "教授,我们想请您看看这个。"


    张教授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戴上白手套,从抽屉里取出放大镜和镊子,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新生儿。当黑布展开,露出那卷泛黄的竹简时,老人倒吸一口气,手指微微颤抖。


    "这是...真正的秦汉方士手迹!"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保存如此完好的''封灵简'',我平生仅见!"他抬头看向两人,眼镜反射着窗外的晨光,"你们从哪得到的?"


    王胖子刚要开口,胡八一在桌下踩了他一脚:"家传的。教授,您能解读上面的内容吗?"


    张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胡八一一眼,没再追问来源。他调整台灯角度,让光线斜照在竹简上,然后开始用放大镜逐字检查。办公室里只剩下老人轻微的呼吸声和翻动竹简的沙沙声。


    过了约莫半小时,张教授抬起头,脸色异常严肃。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发黄的笔记本,快速翻到某一页。


    "这上面记载的是崂山一处隐秘地宫的建造和封印过程。"张教授指着竹简中间一段文字,"这里提到一个叫孙昙的道士,唐代人,传说他活了三百多岁。"


    王胖子瞪大眼睛:"三百岁?教授,这不太科学吧?"


    张教授笑了笑:"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太多了,小王同志。"他翻到竹简最后一页,"孙昙晚年将自己毕生所学和炼制的丹药藏在了崂山地宫,并在入口设下重重机关。"他指着一段特别密集的文字,"这里说,只有''观星辨位,应时而入''才能找到真正的地宫入口。"


    胡八一凑过去看,发现那段文字旁边的空白处有七个几乎不可见的小孔,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他心头一震,想起墙上地图的标记。


    "教授,这七个孔..."


    张教授拿出一个特制的放大镜,仔细检查那些小孔,突然倒吸一口冷气:"天呐...这是星象密钥!"他快步走到窗前拉开窗帘,阳光倾泻而入,"每个孔对应一颗星,当实际星空与这图案重合时..."他的声音因兴奋而提高,"就是地宫入口显现之时!"


    胡八一心中一动,从怀里掏出罗盘。罗盘的指针微微颤动,指向东北方向——正是崂山所在。更诡异的是,当他把罗盘靠近竹简时,指针开始疯狂旋转,最后停在一个奇怪的角度。


    "磁场异常..."胡八一皱眉,"这竹简有古怪。"


    张教授回到桌前,快速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我需要时间完整翻译,但有些关键信息现在就能告诉你们。"他指着一段文字,"这里提到''三泉汇流处,孤峰倒影中'',这应该是地宫入口的位置线索。"


    王胖子挠头:"啥意思?"


    "崂山有三处名泉,"胡八一解释道,"如果能在三泉汇流的地方,找到一座孤峰的倒影..."


    "正是如此!"张教授兴奋地打断,"而且必须是在特定星象下才能看见的倒影!"他翻到竹简另一页,"这里还提到''月照尸时,门开一线'',我猜是指入口只在特定月光角度下开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谈话间,胡八一注意到张教授的笔记本上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一个眼睛形状的图案,瞳孔部分是一枚铜钱。这个符号他在父亲留下的笔记中也见过,但一直不明白含义。


    "教授,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他指着笔记本问。


    张教授的表情突然变得警惕:"你见过这个?"


    "在家父的笔记中。"


    老人沉默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这是''观山太保''的标记,一个神秘的道教派别,专门守护古代陵墓。"他压低声音,"你父亲...当年就是在调查他们时失踪的。"


    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窗外的树影投在墙上,像无数伸展的手。王胖子不安地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


    "那什么...教授,这竹简上有没有提到地宫里有什么宝贝?"


    张教授摇摇头:"具体内容我还需要时间研究,但..."他指着一段文字,"这里警告说''非其主而入者,必遭其祸''。意思是说,不是地宫主人认可的人进入,会遭遇不测。"


    胡八一收起竹简,起身告辞:"教授,多谢您的帮助。如果有新发现..."


    "我会立刻通知你。"张教授递给他一张名片,"小心行事,胡八一。有些东西...最好不要深究。"


    离开考古系大楼时,王胖子长舒一口气:"这老头神神叨叨的,说得我后背发凉。"他掏出烟点上,"老胡,咱们真要去崂山找那什么地宫?"


    胡八一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落在校园里一棵古老的槐树上,树干上刻着一个模糊的符号——又是那个眼睛铜钱的标记。这个符号出现得太频繁了,绝非巧合。


    "必须去。"胡八一最终说道,"不仅为了竹简,也为了查明父亲失踪的真相。"


    两人刚走出北大西门,王胖子突然拉住胡八一:"老胡,你看那边..."


    马路对面,一个穿着米色风衣的年轻女子站在报亭旁,似乎在等人。她约莫二十五六岁,长发及肩,眉眼间有股英气。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脖子上挂着一枚古朴的铜钱,用红绳穿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认识?"王胖子挤眉弄眼。


    胡八一摇头,却注意到女子看他的眼神不像是陌生人。更奇怪的是,当他试图与她对视时,女子迅速转身离开,消失在人群中。


    "怪事..."胡八一皱眉,本能地摸了摸胸前的摸金符。


    两人回到四合院时已是下午。胡八一刚推开院门,就察觉不对劲——院里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个人影,正是那个米色风衣女子。她背对着门,似乎在研究树干上的纹路。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胡八一厉声问道,手已经摸向腰间的工兵铲。


    女子缓缓转身,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长得很美,但不是那种柔弱的美,而是带着一股锐气,像出鞘的剑。她的眼睛在阴影中呈现出一种琥珀色,深邃得不像常人。


    "胡八一。"女子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摸金校尉胡八一。"


    王胖子倒吸一口气:"老胡,你啥时候认识这么漂亮的姑娘?"


    胡八一没理会胖子的调侃,警惕地盯着女子:"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


    女子微微一笑,从风衣口袋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因为这个。"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时的胡八一父亲,旁边站着一个酷似眼前女子的男人,两人都穿着六七十年代常见的中山装。背景是崂山的标志性景观——蟠桃峰。


    "胡建军是我叔叔,"女子说,"也就是你的堂叔。我是你堂妹,胡莉杨。"


    王胖子张大嘴:"老胡,你还有个这么漂亮的妹妹?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


    胡八一没理会胖子的调侃,他仔细检查照片,确认不是伪造的。照片背面的确写着日期和"与建军兄游崂山留念"的字迹,笔迹他认得,确实是父亲的。


    "证明给我看。"胡八一仍然保持警惕。


    胡莉杨叹了口气,从衣领里拉出一条细链,上面挂着一枚小小的青铜符——与胡八一随身携带的摸金符一模一样。


    "家传的摸金符,"她说,"父亲临终前交给我的。他说,如果有一天我要下地宫,一定要找到你。"


    胡八一接过摸金符仔细检查。符上的纹路、重量、甚至边缘的磨损都与他的一模一样。这是真品无疑,而且年代久远。


    "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胡八一的表情终于松动。


    胡莉杨收起笑容:"因为崂山地宫醒了。"她压低声音,"有人在找它,而且..."她的目光扫过院子,确保没有旁人,"已经有人死了。"


    一阵冷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胡八一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暗处窥视着他们。他注意到胡莉杨的左手始终放在风衣口袋里,似乎握着什么东西。


    "进屋说吧,"他最终说道,"我需要知道你知道的一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四合院的堂屋里,胡八一泡了一壶茉莉花茶。胡莉杨优雅地坐在太师椅上,风衣脱下搭在椅背,露出里面的白色高领毛衣和黑色工装裤。她的举止有种与年龄不符的老成,像是经历过很多。


    "三年前,父亲在崂山考察时突发心脏病去世。"胡莉杨捧着茶杯,热气在她面前形成白雾,"整理遗物时,我发现了一本日记,里面提到了崂山地宫和''观山太保''。"


    胡八一心头一震:"张教授今天也提到了这个名号。"


    "观山太保是一个古老的组织,据说从唐代延续至今,专门守护一些特殊古墓。"胡莉杨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一本牛皮封面的笔记本,"父亲写道,他们守护的不是普通陵墓,而是...炼丹地宫。"


    王胖子凑过来:"炼丹?像西游记里太上老君那种?"


    "更复杂。"胡莉杨翻开笔记本,指着一页图纸,"这是父亲根据传说绘制的地宫结构图。崂山地宫不是普通墓葬,而是孙昙的炼丹之所,里面保存着他毕生研究的丹药和秘术。"


    胡八一研究着图纸,眉头越皱越紧:"这结构...不是中国传统陵墓布局,倒像是..."


    "像是某种阵法。"胡莉杨接话,"没错。根据父亲的调查,地宫本身就是个巨大的''丹鼎'',利用地脉之气维持丹药效力。"


    胡八一突然想到什么:"你父亲是怎么死的?真的只是心脏病?"


    胡莉杨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色:"官方说法是心肌梗塞。但..."她从笔记本夹层取出一张照片,"这是遗体照片,注意他的左手。"


    照片上是一个中年男子的遗体,面容安详,但左手掌心有一个奇怪的焦黑痕迹,形状像火焰。


    "这是..."


    "丹火反噬。"胡莉杨的声音变得冰冷,"父亲在日记最后写道,他找到了地宫入口,但被''守宫人''发现。这个痕迹就是证明。"


    王胖子打了个寒颤:"等等,你是说有人...或者有什么东西,现在还守着那地宫?"


    胡莉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胡八一:"三天前,一枚竹简出现在潘家园,被大金牙收购后转给了你。这不是巧合。"


    胡八一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竹简的事?"


    "因为同样的竹简,父亲也有一枚。"胡莉杨从包里取出一个小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几乎一模一样的竹简,只是更加残破,"这是他在崂山找到的。两枚竹简是一对,只有合在一起才能找到真正的地宫入口。"


    胡八一取出自己的竹简,与胡莉杨的并排放在桌上。惊人的是,两枚竹简的边缘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块完整的竹板。拼接处的文字连成一句完整的话:


    "北斗指路,月照尸时,双简合璧,地宫门开。"


    就在这时,拼接后的竹简突然发出一声轻响,表面的文字开始缓慢移动,如同活物般重新排列。胡八一和胡莉杨同时后退一步,王胖子则直接躲到了太师椅后面。


    竹简上的文字最终定格为一幅精细的地图,标注着崂山某处的详细地形,以及一个醒目的红点——地宫入口的确切位置。


    "找到了..."胡莉杨轻声说,她的眼睛在昏暗的室内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胡八一却注意到地图角落有一个小符号——那个眼睛铜钱的标记,与张教授笔记本上和校园槐树上的一模一样。这个符号旁边还有一行几乎看不清的小字:


    "观山太保,永生守望。"


    窗外,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下。院里的老槐树投下长长的阴影,枝丫在风中摇曳,像无数伸展的手臂。胡八一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他们已经被卷入了一个远比想象中复杂的谜团,而这个谜团的中心,就是那座隐藏在崂山深处的神秘地宫。


    喜欢鬼吹灯集录请大家收藏:()鬼吹灯集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