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章 命运之势

作者:风时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镇政府的小会议室里,郑仪和赵兴汉对坐。


    赵兴汉手里把玩着一串古朴的佛珠,神色淡然地望着窗外的老槐树,对郑仪的谈话请求显得兴致缺缺。


    他身材清瘦,穿着简单的中式立领衬衫,在一众西装革履的干部中显得格格不入。


    “赵书记,民政这块工作还是需要您来把关。”


    郑仪将一摞贫困家庭档案推到他面前。


    赵兴汉的目光终于从窗外收回,瞥了眼档案,轻轻摇头:


    “郑镇长年轻有为,我这老朽就不掺和了。”


    郑仪不动声色地观察这位大塘镇的三把手——赵兴汉45岁,县里来的干部,分管民政、组织工作,却几乎不参与任何实际事务。


    传闻他每日上班就是喝茶看书,到点走人,连班子会议都时常请假。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镇上却有“赵菩萨”的雅号,口碑还挺好。


    “既然如此,民政工作我就直接接手了。”


    郑仪试探道。


    赵兴汉闻言竟露出一丝笑意:


    “早该如此。”


    他没有丝毫不舍,反而如释重负般从抽屉里取出公章和钥匙:


    “这是民政办保险柜的钥匙,各类批文的盖章流程都在这里...”


    交接利落得令人意外。


    郑仪微微皱眉:


    “赵书记对大塘镇没有想法?”


    赵兴汉那双略带倦怠的眼睛里泛出一丝笑意:


    “郑镇长看来查过我了。”


    他拨弄着佛珠,语气平淡得像是谈论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


    “既然您都知道,何必再来试探?我不过是个废人,在这大塘镇混个闲职罢了。”


    郑仪注视着他,缓缓道:


    “赵书记才四十五岁,未必甘心这样过一辈子吧?”


    “甘心?”


    赵兴汉手中的佛珠突然一停,眼底闪过一丝回忆,却又很快归于淡然。


    “郑镇长,官场里的甘心不甘心,都是笑话。”


    他推开椅子起身,走到窗前,背影透着几分落寞:


    “我父亲当年风光时,我若肯上进,如今也不至于窝在这小镇里。可那时我嫌做官太累,不如歌舞升平来得痛快。”


    他转过头,嘴角带着自嘲的笑:


    “后来家里倒了,我倒是想爬了,可谁又会拉一把过气家族的破落户?”


    郑仪没有立即答话。


    赵兴汉家的事他查过——其父曾官至省财政厅,在当年也算显赫一时。可惜后来站错队,被排挤到闲职,最终郁郁而终。


    而赵兴汉,年少时仗着家世优渥,整日游手好闲,连公务员都是父亲托关系给塞进去的。等到家势败落,他才发现自己早已成了圈子里最边缘的那个人。


    赵兴汉的目光透过窗子,投向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手里的佛珠无意识地转着。他忽然笑了,那种看透世事的笑。


    “郑镇长啊,你觉得人力到底能改变多少?”


    佛珠在指尖缓缓转动,一颗、一颗,像是计数的时光。


    “我这辈子算是明白了一件事——人再拼命,也逃不脱一股‘势’。”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某种奇异的通透感。


    “我家老头子当年步步算计,最后还是站错了队;我大哥不信邪,非要往上爬,结果摔得更惨……”


    手指一顿,佛珠停住。


    “而我呢?懒得争,反而落得清净。”


    赵兴汉转头看向郑仪,眼里没有愤懑,甚至没有遗憾,只有一种近乎认命的平静。


    “你说我废了也好,颓了也罢。可你知道吗?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人——”


    他指尖随意点了点窗外镇政府大院的方向。


    “吴长山那样贪的,陈忠和那样滑的,还有……像你这样拼的。”


    佛珠又轻轻转动起来。


    “最后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颗被‘势’碾碎的棋子?”


    郑仪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缓缓合上桌上的档案,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赵兴汉的话在他脑海中回响——那股近乎超然的冷眼旁观,那种对命运全盘接受的消极。


    但这世上哪有什么命运?只有选择。


    他不需要说服赵兴汉,更不需要被赵兴汉说服。


    这世上或许真有所谓“大势”,但在他这里,大势就是人心,就是一件件该做、必须做的事。


    郑仪走进民政办公室时,屋内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抬头看向这位年轻镇长。


    民政办是个闲散部门,平日里多是处理些低保申请、困难补助之类的琐事,工作人员习惯了喝茶看报的悠闲节奏。


    “郑镇长好!”


    几位工作人员站起身打招呼。郑仪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角落里一个正在埋头整理档案的女科员身上。


    她大约二十五六岁,扎着简单的马尾辫,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前的档案堆得老高,却排列得一丝不苟。


    郑仪记得她——宋清如,县里考来的公务员,在民政办工作三年,据说业务能力很强,但因为不爱交际,一直是个普通科员。


    “宋清如同志。”


    郑仪走到她桌前,轻敲了下桌面。


    宋清如猛地抬头,眼镜后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没想到镇长会直接找她。


    “郑、郑镇长?”


    “跟我来一趟。”


    郑仪转身走向民政办里面的小会议室,留下一屋子满脸错愕的同事。


    宋清如抿了抿嘴唇,默默起身跟了上去。


    小会议室里,郑仪关上门。


    “赵书记已经将民政工作交接给我。”


    郑仪开门见山。


    “我需要一个助手,熟悉民政业务,做事认真负责。”


    宋清如的呼吸明显急促了几分,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推了推眼镜:


    “郑镇长想了解哪方面的工作?”


    郑仪从公文包里取出几份档案,都是他今天走访的困难家庭资料。


    “这些家庭的救助申请,为什么都被压着不批?”


    宋清如接过档案,像是在确认什么,片刻后,她抬头,眼神变得坚定:


    “因为县里的指标有限。往年都是优先给那些''有关系''的家庭,剩下的名额才轮到真正困难的。”


    郑仪眯了眯眼:


    “所以这些都是因为''没关系''才被压下来的?”


    宋清如点点头:


    “赵书记不管事,吴镇长以前卡着这些名单,让我们先批他指定的人。”


    郑仪平静的说道:


    “明白了。从现在开始,民政工作你直接向我汇报。”


    “我?”


    宋清如脸上浮现不可置信的表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