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 抓在手里

作者:风时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许志刚之死被迅速定性为“意外”,镇政府发了一篇简短讣告,追悼会也办得中规中矩——既不寒酸,也不算隆重。


    郑仪全程没有干涉,只是静静观察着镇政府里每一个人的反应。


    吴长山的脸上始终挂着虚伪的悲痛,时不时叹口气,言语间却透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情绪。


    陈忠和在追悼会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高度评价了许志刚的“奉献精神”,但眼神却始终没和许栋对视。


    至于许栋,他全程面无表情,就像参加一场与自己无关的葬礼,既不哭闹,也不愤怒,只是冷眼旁观,仿佛在等什么。


    当天的班子会议上,陈忠和忽然态度转变,主动提出要推动郑仪的“就业振兴计划”。


    “郑镇长,关于镇上失业青年的问题,确实要重视。”


    陈忠和语气和煦,目光恳切:


    “我这边联系了一些企业,愿意来镇上招工,不过条件是要政府补贴部分培训费用。”


    说着,他将一份名单推给郑仪,上面列了四家企业,招聘岗位涵盖技术员、仓储物流、客服等,承诺吸纳50名失业青年。


    郑仪扫了一眼,不动声色。


    这名单上的企业,有两家是吴长山亲戚开的。


    典型的“放血式收买”。


    陈忠和是在告诉他——“许志刚的事到此为止,你也不要再查下去了,我们愿意配合你解决就业问题,让你捞个政绩。”


    郑仪合上文件,抬眼看着陈忠和:


    “陈书记安排得很周到。”


    陈忠和微微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


    “都是为了大塘镇嘛。”


    郑仪的手指在名单上轻点两下,随即合上文件,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满意”笑容。


    “陈书记有心了。”


    陈忠和见状,表情也松弛了几分,以为郑仪这是妥协了。


    但下一秒——


    “不过……”


    郑仪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


    “既然是企业招工,那还是按市场规矩来。政府补贴没问题,但培训和招聘流程得由我亲自把关。”


    陈忠和的笑容一滞。


    吴长山的脸色当即变得难看,刚想开口反驳,却被陈忠和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郑镇长,你这是信不过镇里的招商团队?”


    陈忠和的语气依旧和缓,但话里已带了几分试探。


    郑仪笑了笑,目光坦诚:


    “怎么会?但企业招工是个系统工程,培训内容、岗位匹配度、薪资待遇……都得谨慎。”


    他翻开文件,指着其中一条:


    “比如这家‘鑫达物流’,承诺招收20名仓管,月薪3000。但我查过了,他们县里同岗位的工资是4000起步,为什么到了大塘镇就降薪了?”


    没人想到,郑仪竟然真的一家一家查过。


    吴长山的脸涨得通红,猛地站起来:


    “郑镇长!企业招工本来就要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大塘镇工资低,这不是很正常吗?!”


    “是吗?”


    郑仪抬眼看他:


    “那为什么镇财政还要额外补贴企业每人每月500元?”


    他拿出一份文件,轻轻推到桌子中央:


    “如果我没算错,加上补贴,企业实际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有2500,镇政府却要掏500?这到底是招工,还是变相套取财政资金?”


    啪!


    吴长山拍桌而起,脸色铁青:


    “郑仪!你血口喷人!”


    “老吴!”


    陈忠和厉声喝止,但眼神同样阴沉。


    他意识到,郑仪这不是妥协,而是以退为进——表面上接受“招工计划”,实则把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一旦培训、招聘全部由郑仪亲自监管,吴长山的人就没法在中间动手脚了!


    陈忠和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怒意露出一个笑容:


    “郑镇长考虑得很周全,那就按你说的办。”


    郑仪点头,转向会议记录员季小雨:


    “记录下来,招聘企业需通过政府审核,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全程透明公开。”


    他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吴长山:


    “毕竟大塘镇的财政,不能再出‘意外’了。”


    会议一结束,郑仪直接叫住了向森。


    “这份名单上的企业,你带人去实地考察。”


    他将文件夹递给向森,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工资、社保、劳动条件——全部按国家标准核对。如果有猫腻,当场记录。”


    向森接过文件,眼神一亮,但很快又犹豫:


    “郑镇长,这些企业……有些背景挺深的。”


    郑仪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所以我才让你去。”


    这是明牌了。


    向森是个没背景的边缘科员,他去查,谁也不会太防备;但若郑仪亲自出马,反而会让某些人提前“准备”。


    向森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


    “明白!”


    当天下午,向森带队直奔第一家——“鑫达物流”。


    厂区门口,保安一看是政府的人,下意识就拿起电话要汇报。


    向森直接拦住:


    “镇政府例行检查,不用惊动老板。”


    说着,他亮出工作证,直接带人进了车间。


    工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懒散地整理货箱,见来人了,才慌忙装出忙碌的样子。


    向森翻开文件,眉头紧皱:


    “招工表上写的是20名仓管,怎么现场只有5个人干活?”


    带路的主管支支吾吾:


    “这个……其他人在别的仓库……”


    向森没废话,直接让随行人员拍照记录。


    接下来的走访更耐人寻味。


    所谓的“高薪岗位”,实际工资比承诺的低30%;


    承诺的“五险一金”,合同里根本没写;


    厂房消防设施不合格,安全通道堆满货物……


    而最关键的是——工人们压根不知道政府还有“培训补贴”!


    钱,显然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回镇政府的路上,副驾驶的小年轻愤愤不平:


    “向哥,这根本就是骗补贴的皮包公司!”


    向森没吭声,只是默默整理证据。


    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了——招工名单可以造假,工资可以虚报,甚至工人都可以临时雇来演戏。


    而镇政府“补贴”的钱,最终会变成某些人饭桌上的茅台、车库里的新车。


    可这次,他们踢到铁板了。


    郑仪要的不是虚假的“就业率”,而是实打实的工人饭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