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鸢顺势摔倒在玉米地里,本来摔得不严重,她瞥见旁边有一块石头,故意把头撞了上去。
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染红了她苍白的脸庞。
大伙见此情景,都吓坏了,赶紧把夏知鸢扶起来止血。
狗蛋娘也慌了神,结结巴巴地解释:“我……我不是故意的,你休想让我赔钱,是你不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我才推你的。”
夏知鸢哭得梨花带雨,那模样要多委屈有多委屈:“婶子,我像是那种碰瓷的人吗?我真不知道哪儿得罪了您,您非得这么诬蔑我。我嘴笨,不会吵架,吵不过您,我求您了,别再冤枉我了,不然我以后还怎么在村里做人啊!”
“我去!我怎么诬蔑你了,你把话给我说清楚!”狗蛋娘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吼道。
几个村民赶紧上前将她拉开,七嘴八舌地劝道:“行了,狗蛋娘,少说两句。”
“你这一天不跟人吵架,心里就不舒服是吧?”
“赶紧回家做饭去,没看到孩子都饿了吗?”
在众人的拉扯下,狗蛋娘被强行带走了。
村民们向来同情弱者,再加上平日里夏知鸢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一直不错,看起来不像是会干坏事的人,而狗蛋娘又确实喜欢搬弄是非。
所以,这事儿最后,狗蛋娘成了背锅侠,她气得好几天吃不下饭。
“小夏,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就爱搬弄是非,我们才不会信她的话呢。”
“对呀,我们认识你这么久了,还能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夏知青,让你受委屈了,别因为她影响心情,下午还得教我们唱山歌呢。”
村民和知青们纷纷围上来安慰夏知鸢。
夏知鸢抽泣着,挤出一抹笑容:“清者自清,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好样的,这才是知识份子该有的样子,跟一个文盲计较什么!”
众人纷纷夸赞。
不远处,纪家人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看着夏知鸢精湛的“表演”,他们对林染染的未卜先知彻底信服了。
纪君骁眼神冰冷,冷冷地瞥了夏知鸢一眼。
夏知鸢心头猛地一紧,被这眼神惊出一身冷汗。
她心中忐忑不安,暗自思忖:他该不会是打算报复我吧?
不会的,他可是军人,不可能为了一个林染染做出格的事。
再者,前世,他可是她的老公。
可这重生的秘密,说出来又有谁会相信呢?
夏知鸢强装镇定,走到纪母面前,带着哭腔说道:“婶子,我是被冤枉的,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否则就让我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她故意提高音量,周围不少村民都听到了。
如此,大伙更加相信她是无辜的了。
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发毒誓呢?
纪母淡淡说道:“清者自清,你若是没有说过,又何必来跟我解释?”
夏知鸢眼眶通红:“我怕婶子误会我。”
纪母语气坚定:“我又不是那种捕风捉影之人,总之哪个天杀的造谣我儿媳妇,我就天天咒她,她一定会遭报应的!”
夏知鸢尴尬地笑了笑:“是呢,怎么会有这种人。”
纪家的几个孩子见状,连忙将纪母拉走。
在他们看来,跟夏知鸢这种人说话,实在掉档次。
夏知鸢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暗暗握紧拳头,心中想着:来日方长,她就不信林染染每次都能这么走运。
接下来的几天,夏知鸢没有刻意去讨好纪家,反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村民唱山歌中,一天比一天更加热情。
村民们越来越喜欢她。
狗蛋娘是白天偷学山歌,晚上就找机会骂她。
夏知鸢当她放屁,不理会她。
她一直在等着纪家断肉,可没想到,林染染天天都给纪家做肉,甚至还有腊肉!
这让夏知鸢嫉妒得快要发疯了!
她煮过的腊肉,都快要发霉了。
不行,看来得重新熏过。
这几天,林染染也没闲着,她挨家挨户走访,将村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村里的老人们虽然上了年纪,无法下地干活,但他们在家也没闲着。
老爷爷们用竹子编竹篮、竹筐、竹簸箕等生活用品,老奶奶们则做衣服,眼神好的还会做刺绣,她们做的绣花鞋精美又有内涵,林染染看了爱不释手。
林染染拿出粮票和肉票,跟老人们换了许多竹子编制的生活用品、竹家具和绣花鞋子。
从老人们口中,她了解到,在村里,做绣花鞋是每个姑娘的必修课。她们从小跟着母亲学做鞋,不仅要为出嫁准备送给男方长辈的绣花鞋,自己的嫁妆里也少不了绣花鞋、绣花枕、绣花被等等。
林染染敏锐地察觉到,刺绣和竹制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晚上吃过饭,林染染清了清嗓子,提议道:“明天三弟跟杨队长进城采购,我想用肉票和粮票收购一些刺绣和竹制品,让三弟拿
去城里卖,你们觉得怎么样?”
今天林染染新添了竹制家具,大伙都夸她有品味。
听了她的提议,大家纷纷举手同意。
纪父笑着说:“染染,这个家既然是你做主,以后你说了算。”
当初说好的,只要她跟来下乡,家里的财政大权就归她管。
这几天,纪父通过观察,发现林染染头脑灵活,很有想法,打心眼里认可她。
纪母也满脸笑容地说:“就是,我们家染染既聪明又能干,不管你做什么,妈都举双手同意。”
纪君瑶兴奋地说:“盲目崇拜中,加一!”
纪君善也赞同道:“大嫂这个提议是真的好,城里人就喜欢这些新鲜玩意。”
纪君骁却提出了担忧:“可三弟一个大男人卖竹制品还好,卖绣花鞋的话会不会有些尴尬?”
纪君善拍着胸脯说:“不打紧,做生意嘛,就得脸皮厚,只要有钱赚,我才不怕被别人嘲笑呢。”
林染染欣慰地说:“三弟好样的,大嫂看好你。”
纪父问:“要不要我去跟杨队长说收购这些东西的事?”
“不用,相信等会大伙会自动找上门来的,不过爸您得去跟杨队长开个证明。”
“行。”
现在,大家对林染染的话深信不疑,觉得她就像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一样。
果然,没过多久,村民们就纷纷找上门来。
“纪家媳妇,听阿福奶奶说你想用肉票换绣花鞋拿去城里帮乡亲们探路对吗?你看看我这里有好几双绣花鞋,能换几张肉票不?”
“纪家媳妇,你看看我这手帕,这香囊,这壁挂,全都是刺绣的,能换点肉票不?”
“纪家媳妇,这竹篮子和竹筐,换点粮票呗。”
……
纪母看着这么多人,有些担心地说:“染染,咱们家的肉票不多了吧?你给他们兑换了,以后你怎么补营养?”
林染染笑着安慰道:“妈,不打紧,明天我准备让三弟多买几只母鸡回来,咱们多养些鸡鸭,保证顿顿有肉吃。”
“不管怎么样,你得先保证自己的营养,我们不吃肉没关系,你跟宝宝要吃啊。”纪母还是不放心。
“知道了,妈,您就放心吧,再说了,咱们家还有钱呢,怕什么。”
纪母仍是不放心,示意纪君骁多留意着点。
纪君骁此刻对媳妇已经是满心崇拜,在他眼里,林染染无所不能,就算她现在说要摘天上的星星,他也会想尽办法去实现。
林染染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排队,我看质量来兑换,这些粮票跟肉票是我们家之前攒的,不过已经不多了。既然我们来下乡了,自然是要跟乡亲们同甘共苦的,只要大家相信我,以后保证大家顿顿有大米饭吃,天天有肉吃。”
“纪家媳妇说得好。”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
“难怪他们家天天有肉吃,馋死人了,人家多会赚钱呀。”
“大城市里来的人,就是不一样,有经商头脑。”
……
纪君瑶看着大嫂,忍不住赞叹道:“大哥,这样的大嫂感觉像个女强人耶,我感觉每天都能认识一个全新的大嫂。”
纪君骁嘴角上扬,说道:“她每天都带给我惊喜,就算明天她把月亮摘下来,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纪君善也感慨道:“大嫂这一波操作,赢得了乡亲们的好感,往后他们肯定会更加敬重我们的。”
纪君骁点点头:“嗯,染染在为我们一家子努力铺路,三弟,明天你可要好好卖这些东西,不要辜负你大嫂的一片心意。”
“必须的,我不仅要卖东西,还要做好大嫂交给我的调研任务呢。”纪君善信心满满地说。
这时,狗蛋娘拼了命挤到人群前。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问:“纪家媳妇,俺这布鞋,能换点粮票不?”
有乡亲见状,笑着说:“狗蛋娘,纪家媳妇要收的是绣花鞋,不是布鞋。”
“就是,你不会做绣花鞋就不要来掺和了。”
狗蛋娘满脸羞愧:“能换点粮票也是好的呀,我们家天天喝粥,孩子都闹着想吃大米饭呢。”
“你若是有绣花鞋,拿来换就是,纪家媳妇不可能给你们家当慈善吧。”
“就是,一边去。”
狗蛋娘被大家挤兑得满脸通红,后悔不已。
她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刺绣,两个媳妇嫁进来,每次做鞋她都不舍得买彩线,所以家里根本没有绣花鞋。
她家的小花快十岁了,别人家的女儿都在学做绣花鞋,小花却没有这个条件。
小花一直梦想有一双绣花鞋,狗蛋娶媳妇的时候,大嫂好不容易给小花做了一双,可鞋子太小,穿不进去。
小花急得直哭,狗蛋娘只好把布鞋后跟剪开,小花就这么穿了两年,直到脚长了一半,才把鞋子洗干净收起来。
“婶子,鞋子拿过来吧,给你一张粮票,下次做鞋子记得让你们家媳妇刺绣,我再给您换肉票。”林染染的声
音传来,让狗蛋娘又惊又喜。
她没想到,林染染居然会给她兑换粮票!
狗蛋娘眼眶泛红,哽咽着说:“谢谢纪家媳妇。”
“你呀,还说人家坏话,现在尴尬了吧?”
“就是,以后少说点,积点口德吧。”
狗蛋娘拿着粮票,飞快地跑开了。
她心里盘算着,等赶集的时候拿去换粮!
一双布鞋居然能换十斤大米,谁说这纪家媳妇不会当家的?在她看来,林染染太会当家了,她打心眼里希望村里能再多来几个像纪家媳妇这样能干的女人。
村民们把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和刺绣堆在一起,装了满满两箩筐。
林染染看着纪君善,问道:“三弟,明天杨队长会把竹笋拿去卖,估计马匹装不下这些东西了,你挑着没问题吧?”
纪君善拍了拍胸脯:“大嫂,我力气大,再来两箩筐都没问题。”
“明天卖了东西,买几只鸡鸭回来,下蛋的那种最好,我在家可以多养一些,以后咱们家不愁没肉吃。”
“好,听大嫂的,准没错。”
“多买些肉吧,吃不完可以做腊肉,你们天天去上工,不吃肉怎么行?反正咱们家不缺钱,不用心疼钱。”
“好。”
……
另一边,夏知鸢得知林染染的计划后,气得火冒三丈。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林染染怎么会想到收购绣花鞋去城里卖?
前世,她靠帮村民拿绣花鞋去城里卖,再把钱分给大家,赢得了大伙的尊敬。
可现在,林染染居然抢先一步,而且直接用粮票肉票兑换,她根本没有这些票证!
她现在总不能让村民先把东西拿来给她吧?谁会愿意呢?
夏知鸢越想越气,觉得林染染就是专门克她的!
次日,天还没亮,纪君善就挑着一箩筐的竹制品和绣花鞋,跟着杨队长出发了。
到了城里,他找了个热闹的地方摆起了摊。
城里人对这些充满乡村特色的竹制品很感兴趣,不一会儿,竹制品就被抢购一空。
而绣花鞋那边,虽然有不少姑娘驻足观看,但纪君善毕竟是个年轻小伙子,姑娘们一问话,他就脸红,弄得不少姑娘都不好意思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