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的腊月,雷公山脚下的风裹着冰碴子,把梨郎破棉袄里钻出的芦花卷上天。六岁的孩子背着比自己还高的竹篓,黑牯牛喷出的白气在牛角尖凝成冰溜子。管家王麻子甩着竹片抽在他后颈:"小杂种,今日再割不满三十斤青草,你娘纺的纱全得抵债!"
梨郎踩着草鞋往山阴处走,冻裂的脚后跟在霜地上洇出血印子。他记得去年这时节,阿爹还在溪边教他编竹蚂蚱,芦苇杆子没编完就咳出半碗血,从此土炕上再没起来过。如今阿娘纺线要凑到油灯前三寸,混浊的眼珠被烟熏得终日通红。
枯枝突然簌簌作响,雪沫子扑簌簌落在羊羔背上。那白生生的畜牲用犄角顶他膝盖,转身往岩缝里钻。梨郎跟着钻进半人高的洞口,眼前豁然铺开三丈青翠——嫩草尖擎着露珠,在这冰天雪地里蒸腾着白雾。
羊儿仰头长咩,犄角泛起青光。梨郎跪着割草时,草汁渗进冻疮竟生出暖意。此后月余,他总能在篓子将满时听见羊儿呼唤。腊月廿三祭灶夜,他偷偷往阿娘缝的护身符里塞了片草叶,三更天符袋里飘出异香,混着灶灰味竟催得梁上腊肉滴下油来。
刘老财摸着山羊须过秤,青草根还带着地气:"怪哉。"狐裘袖口扫过草叶,沾了星点碧绿汁液,腥得像割破了龙脉。正月十五闹花灯那夜,四个长工举着火把刨开冻土,草根断裂处汩汩涌出绿水,坑底白光一闪即逝。
次日梨郎跪在雪地里,竹片抽得手心绽血花。羊儿从老槐后转出,前蹄刨出颗鸽卵大的明珠。那珠子滚进他掌心,冻疮即刻结了层薄痂。破陶缸里三粒糙米遇见明珠,五更鸡叫时竟堆成白皑皑的小雪山。
"定是你爹显灵!"阿娘煮的米香飘过土墙,惹得邻家黄狗扒门缝哼唧。刘老财收租时盯着满缸白米,眼角的褶子都在抽动。梨郎故意把缸盖摔得震天响,五十斤白米倒进麻袋时,老地主后槽牙咬得咯咯响。
二月二龙抬头,铜钱罐在灶灰里叮当两声。三更天柴门被踹开时,梨郎正攥着珠子发怔。烟枪头烫在锁骨上滋啦作响,他仰脖吞下明珠,五脏六腑顿时烧起无名火。管家抱着钱罐骂骂咧咧走了,月光漏出几枚铜钱,在雪地上泛着幽光。
梨郎扑向水缸时,喉间已生细鳞。阿娘踉跄着挑回第七担溪水,却见儿子趴在河滩,脊背隆起青灰鳞甲。她哭喊着抱住人形脚踝,雷声在云层里碾过黑龙的悲鸣。三丈浪头扑向刘家大院时,龙首回望还带着梨郎的酒窝,人脚上留着母亲抠出的血痕。
霹雳落下时,半龙半人的身影坠入江心,血水染红十里舞阳河。算命瞎子十年后摸着"孝子梨郎"的碑文叹道:"百年道行抵不过一世嗔怨。"三枚生锈的铜钱掷地,恰是当年罐底漏出的那几枚。
如今雷公山下,牧童们总说山阴处的草沾着龙泪。夏雨欲来时,乌云里隐约传来孩童呜咽,老人们便往河里撒把白米,说是给化龙的娃娃垫垫饥。唯有刘家老宅的残垣上,青苔长得格外旺盛,像要吞尽那段陈年旧事。
喜欢民间故事录合集请大家收藏:()民间故事录合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