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处罚决议

作者:夏天的蚂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舟所有反驳的话语,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民心。


    即便是军伍,那也是由百姓组成的。


    只要民心在苍梧,远比边境上那堵万里城墙更能让柔然铁骑胆寒。


    若非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千年前中原人就会被匈奴的马蹄踏碎脊梁骨,何来现在的辽阔疆域,万万人口。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越王践忍辱负重后能再聚甲反击,也全靠了吴王差配合。


    每年女子三百,金千镒,粟米无数的繁重赋税,压得越国百姓直不起腰,这才给了对方重招旧部的机会。


    而越王践在征全国之粮赢下战争后,赋税从之前的十税一降低至二十税一,而且还有个前提,那就是  “民有三年食,然后可征”。


    百姓虽依旧困苦,但起码能安心活下去。


    最终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只是中间隔了二十年而已。


    “两位大人可知林家粥棚?”沈舟见无人应答,自言自语道:“七文钱就能换取一月温饱,有米有菜有肉,这么大的便宜,为何睦州城的百姓不去占?只有些实在没办法的老者才会登门?”


    “因为他们相信朝廷的政策,相信自己只要再努力些,将来也能吃上同样的饭食,还可以有闲钱送晚辈去读书,让孩子们不用苦哈哈的在地里刨食,这些要求很过分吗?”


    陆禹修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起身拱手道:“见过殿下。”


    他知道不能让少年继续说下去,可却不敢开口阻止。


    沈舟情绪忽然激动,“这么要强又淳朴的睦州百姓,让人欺负的毫无尊严,官府竟然不管,是何居心?他们在你们眼里就这么不值钱吗?”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用喊的。


    少年话毕,静谧的州衙和议论纷纷的街道如同两个世界。


    “这少年竟然是齐王世子?”


    “早就看出来了,不然普通人能有这份见识?陛下体恤万民,皇孙自然有样学样。”


    “但我去年去京城,听到的可不是这样,都说齐王世子目无法度,曾火烧国子监,顶撞宗人府,是个流连青楼楚馆的狂徒。”


    “再这么说我撕烂你嘴巴信不信?街头巷尾的传言能信?”


    “也是,下次我再入京,定要跟那些乱嚼舌根的粗胚吵上一吵,他们简直太不把皇室放在眼里了,陛下也不管一管?”


    “我看是有人暗中造谣齐王世子,毕竟现在太子之位…”


    李姓儒衫老者挥袖打断众人,盖棺定论道:“若是所谓的‘狂徒’都如齐王世子这般,那还是多些为好。”


    此时陆禹修和郑鸿不知该说些什么东西帮自己辩解,再争下去就显得无理取闹了,继而躬身道:“此事是下官等监察不严,还请殿下降罪。”


    沈舟冷笑一声,“自己往宫里送折子,我今天是来骂人的。”


    少年才不会上这种当,他只是一个世子,尚未及冠又无官身,拿什么处置两位朝廷的封疆大吏。


    就算杀头决议被皇帝采用,那岂不是算参与朝政?


    这样正中沈凛下怀,对方恰好缺个由头将他拉入朝堂。


    傻子才会踩坑。


    州衙门口一位女子冷漠一笑,转身离去,看来张权说的不错,此子才是国战遗民真正的心腹大患,若是再给他几年时间,怕是起事更难。


    ……


    数日后,京城崇政殿。


    沈凛看着从江南传回来的密信,嘴角时上时下,他很高兴自己没有看错人,沈舟确实有帝王之才,对内仁慈,对外果决,更是小小年纪能看破民心难聚易散的道理,事情做的很好。


    但这位人间帝王心中有些疑惑,正常来说,一位从小锦衣玉食的皇孙,很难跟普通百姓共情,更别提为了他们冲撞朝廷政策。


    大道理这东西,大家都会讲,但没几个人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何其难也。


    沈凛小声笑道:“看不惯好,看不惯才会管,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够你头疼的,还想从朕的手掌心中翻出去?做梦吧。”


    然后他抬头问道:“与柔然茶马交易,三省通过的?”


    这种小事还递不到皇帝的案头上,否则一天十二个时辰完全不够用。


    尚书令江左晦拱手道“回禀陛下,礼,兵,户三部,外加太仆,司农,卫尉,太府四寺联名上书,加之此事古时便有,臣等也就同意了,不过政令下达前,也明言不得让柔然,锻奴,回鹘等外族欺压本国百姓,违者只杀不罚,奏章留有存档,陛下可查阅。”


    “那就是下面的人思虑太多。”沈凛自然相信这些老臣所言,否则也不会提拔他们担任三省主官,“传朕旨意,江南东道观察使陆禹修,睦州刺史郑鸿革职还乡,由京官中选取继任者。”


    门下省侍中程砚农起身行礼道:“陛下,处罚是不是太轻了?”


    他本就是农家出身,最是见不得百姓受苦,刚得知消息时,双目赤红,泣不成声,奋战三十载,百姓还是任人欺凌,那当初打的什么仗?!


    沈凛扶额道:“朕也气,但是还得再等几年。”


    苍梧十五道,除了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其余地方的高官都由本地人担任,他也不想如此,但门阀势大,不可以一次全部得罪,否则暂时找不出那么多有能力的人帮天子牧民。


    更何况京城官员也要经历一次大清洗。


    国战期间死的人实在太多了,沈凛需要时间。


    江左晦同程砚农使了个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陛下,如今国库充盈,不如再建些马场?”


    沈凛点了点头道:“具体数量你们和户部,兵部共同商议;让国子监今年多招收些学子;寄国书往柔然问责;陆,郑二人处罚决议抄录一份送往各大州府。”


    他虽然暂时动不了那些封疆大吏,但不代表不能敲打,鸡已经杀了,就看猴子们日后表现。


    沉默片刻后,他忽然想起什么,招来内侍道:“送块匾去明石镖局,再把舟儿留下的东西东西给朕拿回来,不能放在他们手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