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46.第446章 去坤宁宫请罪

作者:长相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446章  去坤宁宫请罪


    沁柔要说担心也是有的,不是担心小李庶妃,而是因为小李庶妃这事儿终究牵扯上了她,别人和自己相比,终究是自己比较重要。


    宫里五座大山,康熙或许会不在意,皇太后一直以来也不管事,钮祜禄妃更是面上从不会为难人,这三人沁柔或许有几分担心,但也还没那么重,唯有两个人最紧要,一为皇后,皇后为后宫之主,直辖内廷,后宫中桩桩件件的事,都免不得要皇后经手,皇后无大过,康熙也不好插手。


    妻者,齐也;皇后的颜面也代表着康熙的颜面。别说历史上从不少了宠妾灭妻的帝王,但皇后本身能坐在皇后的位置上,就代表了一种本事,旁人都不及的本事,赫舍里氏摆在那儿,可不是摆设。


    沁柔没记错的话,康熙十二年,正是撤三藩之始,沁柔别的不提,也隐隐约约看出来了一些迹象,她与马佳庶妃相继有孕后,尤其是她诊出有孕这段时日,宫中可没崛起什么宠妃,康熙去皇后和钮祜禄妃那的次数多了。


    当然,可能也有人认为,宫中嫔妃都不得宠,老人们也就这样了,宫里又未入新人,庶妃都不得皇上喜欢,皇上多去皇后和钮祜禄妃宫里也是寻常。叶赫纳喇庶妃明显是不得宠了的,自她出月子后,所有人都有意识到这一点,早早跌出了宠妃行列,不过膝下好歹还有个五阿哥撑着。


    倒是马佳庶妃宠爱依旧,李庶妃一往如常,但也还是皇后和钮祜禄妃在渐渐日月争辉。


    康熙是一个帝王,会做一个最优解,他想起战事、除藓疾,必要先安民心、稳军心,号令群臣,以谋所求。


    沁柔闭了闭眸,思考着未来的局势,索额图是康熙的心腹重臣,必然是与帝王站同一立场,大敌当前,大计在前,只要索额图、只要赫舍里氏一族不会歪了立场,康熙绝不会脑子进了水,做出临阵换了索额图、打压赫舍里氏一族儿郎的事来,用谁不是用呢?于康熙这名受太皇太后教导的帝王而言,只要有用!


    只要朝堂上索额图和赫舍里氏稳得住,皇后权威势重,只会更甚从前,更别提皇后本就是中宫之主。


    除了皇后,沁柔也还更担心太皇太后,史上康熙后宫格局,很难说不是受太皇太后影响。太皇太后,只怕是最见不得后宫偏宠头一人,沁柔担忧,自己无知无觉就踩到了哪条线上,太皇太后一份不喜,于沁柔,就是天灾地动,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沁柔摇摆不定,是否要去坤宁宫请罪?叫她很是为难,什么态度总要拿出来。去或不去,就是两种态度了,去坤宁宫请罪,做事要做全,也还要为小李庶妃备上一份礼,算是退了一步,反而心机深沉了,做事周到,但日后会多麻烦事,一个周到周全之人,可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人无完人!沁柔既然孤傲惯了,就要孤傲到底。拿定主意,起身吩咐,“去坤宁宫。”


    “庶妃是去?”奴才试探着问?


    “请罪。”沁柔道。


    人也就不多带了,一个陈姑姑,刘嬷嬷、巴嬷嬷中点了刘嬷嬷,带上巧儿、菱儿,并两个太监,总共六个伺候的人,她正怀着身孕,带这点人也不算多,皇嗣为重。


    宫女打头,陈姑姑、刘嬷嬷随侍在侧,两个太监在身后跟着,他们力道大些,有什么事垫背也好、稳住沁柔也罢,这个位置正是适宜。


    到了坤宁宫,沁柔没能立刻进去,坤宁宫的宫人进去禀报了,沁柔带着人在檐下等着。不一会儿,圜燕出来,行了礼,“皇后娘娘有请。”


    皇后适才回来一会儿,沁柔福分了几人在外头等着,她只带了陈姑姑进去。皇后宫中能出什么事儿,如果真出了,那只能是天要亡我,最终都是一个结局。不过,皇后大概不会蠢到这么干,威信的树立需得天长日久,摧毁不过刹那间。皇后不会打了老鼠,伤了玉瓶。


    对了,她才是老鼠,皇后是玉瓶。


    皇后寝宫威严大气,是为正宫之居,皇后娘娘正端端正正坐于罗汉榻上,一身皇后常服婉约端庄,沁柔由陈姑姑扶着行礼道:“奴才拜见皇后,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含笑,看向她的时候没有厌恶,好似当真喜欢一般,“起,”皇后吩咐,随即又吩咐一旁的奴才,“赐座。”


    纳喇氏的来意皇后有所猜测,皇后也不忘惦记着,这是个孕妇,不看僧面看佛面,皇后总要顾忌着皇嗣安危。


    绣凳未曾搬来,沁柔也不拐弯抹角,“皇后娘娘疲累,奴才不愿扰了娘娘休息时间。”沁柔话毕,她还未起,直接请罪道:“小李庶妃胎象不稳,其中内情奴才已知一二,与奴才有干系,奴才特来请罪,皇后娘娘但请责罚。”


    功过多少,沁柔也懒得分辨,也不会去分辨,她未必觉得多抱歉,来这一遭,也无非是把态度摆出来,不叫皇后心怀不满,更免了叫旁人有刺可挑。


    不出皇后所料,皇后温和和婉,端庄大度,轻摇慢步来,好将沁柔扶起,道:“四年,天使带着封后圣旨下到本宫母家,同年,本宫入主中宫,至今也有六七年光景,”皇后拍了拍沁柔的手,而后才又转身往前行走,继续道:


    “后宫嫔妃数十人,千种人千个性子,这数十人也就有数十个性子,其中或有相同之点,然而更多的是不同之处。这些都不紧要,重要的是要为皇上诞下皇嗣。”皇后细声温言,说到此处,转过身来,看向沁柔,继续道:“本宫知道小李庶妃一事说来与你无什么干连,你也不要觉着委屈,小李庶妃性子不好,可她腹中有皇嗣,本宫便要顾及她。不为她,为她腹中的皇嗣。”


    皇后轻飘飘地,说罢,皇后安慰她,“你不必在意小李庶妃那些话,本宫知道你无过,她胡言沁语,可她如今胎象不稳,卧在床榻保胎,本宫却是不能在这个时候罚她,你可明白!她千不好、万不好,皇上皇嗣为重!”


    也就是说,小李庶妃所做所为,有错当罚,沁柔无辜,但小李庶妃腹中皇嗣不稳,皇后以皇嗣为重。不会罚她,反而要叫她安心养胎。


    沁柔当即道:“正是因为小李庶妃腹中皇嗣不安,奴才才来请罪。”


    她不在乎小李庶妃,小李庶妃就是死了,沁柔也只会多一分可惜,惋惜世事无常,世间又少了一条鲜活生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