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3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七月初的时候,江宁开始下雨。


    李彦一边关注高丽局势,一边也关注着魏国的局势。


    “陛下,赵毅已经被处死。”刘文静说道,“据说现在魏国的督察院正在调查邯郸赵氏。”


    “看来魏崇延是下定决心,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做掉赵州这个最大的世家了。”


    “是的,现在魏国朝廷的斗争正在发酵,赵州刺史赵信奏疏弹劾二皇子魏尹,竟然是太康五年,魏尹在岐山城弃全军而逃一事,赵信认为,若不是魏尹不听调令,弃军而逃,秦州之战必然击败我们,也就没有后续诸多事宜了。这显然是太子派对魏尹的一次强有力反击。”


    “那魏尹呢,如何反击的?”


    “魏国户部尚书卢清直接将太子这几年战败所导致的财政消耗,以及兵力消耗算了一笔账,摆给了魏崇延。”


    “卢清?”


    “幽州卢氏,魏尹他娘的娘家。”


    “没想到魏尹这么个货色,还有幽州卢氏这种家族做支持。”李彦感慨道,“有时候,这人蠢不要紧,出身好才是关键,出身好碾压了大多数才能!”


    “最重要的是,现在魏程的人,在魏国朝堂开始鼓吹联晋灭夏。”刘文静又说道。


    “嗯?”


    “魏程的那些杂鱼,开始鼓吹联晋灭夏。”


    李彦思忖一下,笑道:“意料之中,意料之中。”


    “魏程派系的声势可不小,诸州世家大族做支撑,魏国朝堂上不少官员都是他的人。”


    “是他的人,更是魏崇延的人,魏崇延现在对他产生了怀疑,魏崇延不同意,他也没有办法。就算魏崇延同意,魏无忌也不会同意,魏无忌在魏国的地位举足轻重,魏程想要实施他这个战略,几乎不可能。最多是当做他的政治纲领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魏无忌分庭抗礼。”


    “政治纲领是什么?”


    “就是一种一群人为了利益而制定的,一定时期内政治上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针。”


    “原来如此,那看来的确是了。”


    “所以,联晋灭夏,不必担心,除非有一天魏崇延死了,魏程登基,这一点是我们要提前预防的。”


    “现在一步步瓦解魏程的势力,魏程就不能登基。”


    “魏程一日不被废除,我们一日不可掉以轻心。”


    “陛下说的是,我已经联络魏合,魏合接了我们的商贸,跟着他一起赚钱的魏国官员可不少,这些人现在也在魏国有了不小的话语权。而且魏合现在被封晋王,低位大涨。目前太子魏程的怒火还主要是由魏尹承担。”


    “盯紧一些便是。”


    李彦的注意力又回到地图上。


    外面传来内侍的声音:“陛下,宋相公求见。”


    “让他进来。”


    宋濂走进来。


    “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有何事?”


    “有两件事:一是高丽发来的奏疏,海东都督王元说辽国希望能从高丽购买粮食。”


    “二是辽国派使者过来了,三天前在常州转入汉江,预计明日抵达江宁。”


    “辽国这个时候派使者过来作甚?”  “辽国缺粮食,想要在高丽买粮食,没必要专门派使者过来,臣猜测辽国这一次派使者到江宁,是共商攻魏之策。”


    李彦道:“回王元,准许辽国在高丽买粮食。”


    “是。”


    “辽使过来之后,先好吃好喝招待,报纸头条刊登几天。”


    “陛下的意思是,给魏国细作看吗?”


    “朕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日,辽国使者在江宁城内的渡口登岸,据说是礼部侍郎亲自去迎接,而且当天报纸就刊登了辽国浓厚的友谊故事。


    甚至还配了一幅图,上面一个夏人,一个辽人,相互作揖,面带微笑,彼此礼尚往来。


    文章大概又阐述了从辽国卖过来的皮革和貂绒在江宁城是有多么受欢迎。


    这也的确引起了江宁城魏国细作们的警惕,当天魏国在江宁的整个情报网都活跃起来。


    甚至开始加班加点。


    他们想用最快的速度拿到辽国出使江宁的真正目的,将情报送回梁京。


    所以,这个时候,这些细作们的专业精神就发挥出来了。


    例如他们会故意在一些茶楼里炒作话题,将话题往辽国使者身上引。


    江宁城的论政之风是非常开放的,不仅仅街头小老百姓可以论政,大学的学生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政见。


    甚至可以因为政见不同,相约去酒楼,引来众人旁观,当众旁征博引。


    据说这种方式是,是当今皇帝陛下非常鼓励的一种方式。


    就说《契约法》推行的时候,就有人在栖云阁讨论过关于工厂休假的必要性。


    一派认为休假会影响到生产,所以认为不需要休假,只需要控制每天的工时就可以。


    另一派则认为,休假可以让工人腾出时间来消费。


    人不能只生产而不消费,尤其是在江宁城这种大城市,各地的商品运输过来,商品数量繁多。


    据说这场辩论,从契约法还延伸到了居养院制度。


    为此,江宁的各个学派就居养院制度开启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争论。


    魏人的细作,显然是想利用大夏学术风气的开放来引导一些事情出来。


    果然,很快江宁城各大酒楼,关于辽使来江宁一事,就开始争论起来。


    一种声音是辽使这一次来,是为了扩大两国海上贸易。


    尤其是《江宁晚报》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夏辽之间的友谊在贸易里,贸易催生繁荣,大夏茶叶、丝绸,辽国皮革、貂绒,你来我往。


    这种声音显现出了夏辽之间温情脉脉的一面,用繁荣来阐述了两国关系背后的核心目的。


    另一种声音就显得冰冷了许多,辽使这一次来,就是为了联合大夏攻魏!


    这一种声音在江宁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并且快速传播起来。


    尤其是以强硬著称的《江宁日报》直接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于背信弃义之人,应该时刻提防,并且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


    并且多次强调了皇帝陛下的执政理念:富国富民。


    捍卫富国富民的理念,是每一个夏人都该做的事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