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0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朕问你,江宁织造司你怎么看?”


    “好地方!”


    “如何好?”


    “丝绸和布匹生产大大加快。”


    “但朝中有官员说织造司产的丝绸质量差,公卿瞧不上。”


    “那些官员平日里要么在官府里上直,要么在自己家中休息,要么在朝堂上议政,他们哪里知道一个普通的士人,想要买一件丝绸是多么艰难。”


    李彦点了点头,公孙弘没有推荐错人。


    沈彬至少对用户定位理论是非常清晰的,这种理论,在21世纪很多人脑子里都一团浆糊,却还喜欢高谈阔论。


    沈彬能知道,非常难得。


    “士人数量终究有限。”李彦又说道。


    “第一、士人数量有限,丝绸的需求却无法,一个士人一生可以准备一百匹丝绸,天下有一百万士人,从数量和时间来看,需求是很多的。第二、朝廷可以增加士人的数量,朝廷不是要发展新学么?臣听说新学的学生出来后可以直接安排工作,他们领了俸禄,总不会一直穿布衣。第三、如果陛下愿意,也可以打破平民不能穿丝绸的规定,只要平民也可以穿,很多人也愿意买一两匹丝绸。”


    卧槽!


    这沈彬他不愧是商人出身,说这些话,比朝堂上下那些脑瓜子比石头还僵硬刻板的官员要灵活多了。


    “有那么多原料吗?”


    “陛下想要原料,苏常很多,荆州和越州也不少。陛下若觉得还不够,魏国和晋国都可以是陛下的原料供给。”


    “如何说?”


    “只要陛下需要的数量足够,晋魏的商人,岂有看着钱不赚的道理?”


    李彦看了一眼刘文静道:“看!这就是专业!”


    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把原料的主意打到晋魏了。


    刘文静问道:“晋国还好说,魏国会允许我们买卖原料?”


    “可以走海线,魏国淮河分支众多,流通各州,商人走水线,入海之后南下,进入汉江,从汉江分别进入京畿、常州、苏州。”


    刘文静又问道:“魏国不查吗?”


    沈彬继续道:“魏国当然会查,但魏国无法真正封死,而且因为利润非常可观,魏国官员也可能会参与其中。若您是魏国官员,赚了这笔钱后,会真正听魏帝的,去查封这些船吗?”


    刘文静恍然大悟。


    “说得好,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李彦大喜,这才是他要的人才!


    “朕还想从苏州等地运输丝绸到辽国,而且已经派人行动起来。”


    沈彬也颇为吃惊,陛下连这个也想到了?


    沈彬道:“陛下圣明!我们的主要敌人是魏国,辽国也是魏国的敌人,辽国就可以是我们的朋友。”


    李彦点了点头,突然问道:“沈彬,朕问你一件事,你要如实回答朕。”


    “陛下请问。”


    “民间商业交易存在货币携带麻烦的问题,这你是知道的。”


    “臣知道,很多商人深受其害。大额交易,银两运输太显眼,容易丢失。小额交易,银两不精准,有时候会延长交易时间。铜钱交易笨重。”


    “朕想推行纸钱,你觉得如何?”


    “纸钱?”沈彬愣了一下。


    “和相国寺的飞钱一样,就是将飞钱常态化,为了防止假冒,在制造工艺上要下功夫,卿以为如何?”


    “请问这纸钱与银两的关系如何平衡?”沈彬问道。


    “现在很多商人将银两存到相国寺,拿到飞钱,以后银两可以存到朝廷的银行,朝廷给对方相应数额的纸币。”


    “可以兑换回银两吗?”


    “可以!”


    “那没问题!”沈彬双眼亮了,“前提是做好防伪,商人会非常喜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