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要见他,只需要传召,何须亲自过去。”


    “不,朕要去一趟姑苏,姑苏是东南的商业重地,也是国朝赋税重地,朕不能轻视啊!而且我们商议的银行一事,纸币一事,恐怕得从京畿和苏州一起推行。”


    “对了,这一次京畿抄家抄了多少钱出来?”


    “抄了800万两。”


    这么多人,只抄了这么一点?


    当时抄魏铭的时候,魏铭一个人就抄了几百万两出来。


    朱长鸣那头肥猪都抄了不少,常州就抄了800万两,朕的京师官员,那么多大官,才抄了800万两?


    似乎看出皇帝的疑惑,公孙赞说道:“其实与银两的总数有关,这些官员的钱不在少数了,但更多的是古董字画,以及良田。”


    “就说良田,仇耀先就有良田十万亩。这些官员加起来,良田多达一百多万亩。”


    这就说得通了。


    李彦仔细想着,这个世界的货币毕竟是以银两为主。


    银两这种货币不同于纸钱。


    纸钱可以从银行不断发行出来,这叫量化宽松。


    但银两流入民间的总数可能还没有被藏起来的多。


    或者说,当银矿枯竭之后,银两损耗随着年岁加剧,银两总数是在萎缩的。


    就拿历史上的大明朝为例,全天下的总银两数大概在5亿两左右。


    既然如此,这个世界,大周帝国发现海外银矿已经是数百年前的事了,那么这个世界的银两肯定也在减少。


    这就更加需要新的货币了。


    而且纸币一旦推出,配合大夏后面不断完善的产能,再确保能挡住魏军的进攻的情况之下,李彦是可以通过量化宽松,一边快速拉动民间经济,一边割魏国和晋国的韭菜的。


    甚至做到经济霸权,货币霸权的地步。


    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金融和经济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


    “先把钱发下去吧。”李彦淡淡说道,看来抄家也是有一个极限的。


    总不能到处抄吧!


    “是,臣已经在安排了。”


    等商议完这些后,宋濂起身道:“臣等先告退。”


    “等等,还有一件事。”


    “何事?”


    “辽国的问题,辽国的问题。”


    李彦走到地图前,指着辽东。


    “设立两个港口,一个是汉江出海港口,一个是临安港口。汉江出海港口可以汇聚从汉江沿江各郡收集的商品,出海后北上。临安港口,可以汇聚苏州和洪州的商品,出海北上或者南下。”


    “陛下是要跟辽国做买卖吗?”


    “没错,魏国现在肯定打算通过互市手段与辽国息兵,我们不能让魏国控制了北边的贸易和联盟权。”


    宋濂愣了一下,皇帝陛下真是想尽一切办法从非战场来锁定魏国啊!


    就在李彦和他的几个核心大臣正在布局未来的时候,一条从西北传回来的消息,震惊住了这位将大夏从亡国边缘拉回来的皇帝,以及他的大臣们。


    “陛下!陛下……西北急报!西北急报……”


    王元吉奔跑进来。


    “何事慌张。”李彦一边淡然地说着,一边接过信说道,“难不成姬清颜发疯发兵打我们了不成!”


    他打开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顿时怔了怔,然后皱起眉头来了,快速看完。


    大臣们都感觉到疑惑。


    李彦把信给宋濂。


    “怎么?”刘文静发现不对劲,“难道真的是姬清颜那个小娘皮发兵打我们了?”


    宋濂说道:“半个月前,晋军发兵血洗了双方互市的盐城。岐山城统领罗成得知消息,派出一万兵马前往,岂料被十万金军围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