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怎么可能是小事呢!


    朕还有一千万两的缺口啊!


    而且这一千万两必须快速支付出去的,这可是关乎边疆稳定,朕可是给了承诺的!


    那朱长鸣他哪是叛贼啊,他简直是朕的贴身老棉袄!


    当然,这是快钱。


    快钱能解决燃眉之急,却无法解决后面出现的问题,哪怕是一年之后的问题,快钱恐怕都无能为力。


    “朕今日是想告诉诸位,关于国库收入这件事,咱们得换个思路了,仅仅靠收税是没办法填补空缺的。”


    众人立刻聆听皇帝的发言。


    “刚才诸位也听到了,这三千新的纺纱机是可以做到每台每天一匹的,若是按照理想的数值来算,一个月九万匹,一匹赚一两银子。一年是一百零八万两。”


    “可这一百零八万两想要填补目前的空缺远远不够。所以朕打算,在各州都设立一个朝廷直接管辖的商社,和江宁这个一样。”


    皇帝此话一出,大臣们面面相觑。


    “陛下,臣斗胆直言,这恐怕不行。”公孙弘说道,“朝廷设立这种商社是为了赚钱,现在此处是绝密。若是在各地都设立,很容易泄露出去。到时候民间掌握了这种纺纱机,朝廷的货就没有优势了。”


    赵禹也站出来说道:“而且民间一旦掌握,魏国细作必然很快拿到技术,传到魏国,那样我们对魏国的商品输出之策就无效了。”


    赵禹这么一说,其他人忍不住纷纷点头。


    “朕理解你们的担忧,若是在其他地方设立,哪怕是再三叮嘱,再三监管,也很容易泄密。”


    在管理中,预防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效果微乎其微。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靠什么去做防御呢?


    靠禁榷!


    也就是国营。


    例如盐铁,门槛不高,但只允许官方赚,民间不能赚这个钱。


    可眼下这个纺纱机却没办法做到禁榷。


    因为必然会有人把纺纱机藏在家里去纺织,纺织出来的纱巾或者丝绸,上面并没有标明是朝廷制作的还是私人偷偷制作的。


    而且就算朝廷做防伪标识,民间也可以有样学样,你不可能在成千上万的丝绸里一个一个去查。


    这还是回到了防范成本高昂且效果微乎其微这个问题上。


    那么在没有禁榷的国度,人类是如何做的呢?


    所以后来人类达成了一个共识:专利法。


    可这个世界没有专利法,而且专利法也是需要漫长是波折去形成的。


    那么人类社会,在没有专利法,或者专利法形同摆设的地方,靠什么去获得商业上的优势呢?


    李彦说道:“朕不在乎民间是否模仿,甚至朕鼓励民间模仿。既然民间模仿了,魏国一定会拿过去,朕也不在乎魏国会不会拿过去。假设未来魏国将这技术拿过来,和我们打一场无形的商战。那朕想问问在座的诸位,赢得商战的核心是什么?”


    皇帝这话题切入太快,大臣们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假如是丝绸和纱巾的商战,核心应该是原料。”刘文静突然说道。


    赵禹说道:“魏国的原料不一定比我们少,魏国的疆域更大。”


    “那核心是什么?”刘文静疑惑道,“莫非是女织工的技巧?”


    众人目光都落向皇帝。


    “两国原料都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是对原料充分的调度,以及工厂里面成品的制造时间。”李彦肯定地说道,“也就是效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