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百万石?”李彦诧异道,“往年不是有六百万石吗?”


    “今年有旱情,下面上报说地方上不少百姓都迁移,逃荒去了。”


    “地方没有存粮?”


    “地方这两年并未有存粮。”


    “三百万石,运输到秦州,还剩一百五十万石,五十万大军,一人三石,只能吃三个月?”李彦道。


    “秦州还有两百万石,一共可以吃五个月,再加上秦州有不少屯田,还可以解决三个月的粮草问题。”


    “一共八个月?”


    “是的。”


    “不行,太少了,完全无法抵御各种变故。魏军攻打秦州,至少是三个月以后的事,万一魏军来势汹汹,在秦州跟我们打持久战,打好几个月也未必不可能,我们至少要准备一年的粮草。”


    “一千二百万石粮草吗?”


    (一石=120斤,没有去壳,按平均消耗算)


    “是的,西线至少要准备这么多,有备无患,因为战场上一定会浪费不少粮食。”


    “但洪州今年收的赋税也不乐观,比往年也少了一半。”


    “也是干旱?”


    “说是这么说。”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彦也没有下过地方,以前户部账目乱七八糟,李恪时代的户部账目倒是完整,却与现在的对不上。


    李彦突然发现坐在一边的礼部尚书曹谦德眼神闪躲,他知道曹谦德肯定有话说,但又不敢说了。


    “曹卿,你有何高论?”


    “陛下,臣并无高论。”


    “当真不说?”


    “陛下,臣……”


    “你但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你的。”


    “陛下还记得抄……没收臣的家产的时候,发现了五十万亩良田的地契?”


    “记得。”


    “臣的田算少的。”


    “嗯?”


    “臣是说,这朝堂上下,还有地方大族,手中都有很多田,其实这是吴国留下来的问题。”


    李彦愣了一下,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这不就相当于土地兼并问题么?


    这个世界也如此严重?


    转念一想,这生产力,田依然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


    从上到下,肯定要把握好这样的东西。


    问题又来了!


    “陛下,臣觉得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一时半会儿无法解决,不如花钱从民间买粮食。”曹谦德说道。


    “国库现在是空的。”公孙赞说道。


    李彦来回走动起来,这买也不是有钱就能买的,这里面必然存在着官僚的腐败。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李彦突然问道:“这几个月盐卖了多少钱?”


    他记得这个世界也是盐铁专卖,这也许是生产力相当的帝制王朝必然的一种手段。


    公孙赞说道:“盐的收入有一百万两,但这一次战线太长,而且陛下提高了军队的俸禄和抚恤金,还要补发去年一年的俸禄,一百万两也是杯水车薪。”


    李彦觉得肯定是不止一百万的,这中间不知道又有多少油水被抽走。


    不过贪腐问题还不是现在的核心问题。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更加高效地将粮草送到前线。


    花钱买,运输过去,损耗大,中间贪污的多。


    “你看这样如何?”李彦说道,“以前是官府向民间卖盐,现在把盐交给民间自营,但盐商必须在官府这里买一种盐的引子才能经营。”


    “引子?”公孙赞微微一怔。


    “没错,就是凭证。”


    公孙赞蹙眉思索起来,思索了片刻,他突然恍然大悟:“对啊!臣怎么没想到!现在朝廷自己卖盐,又要制造,又要运输,还要卖,极其复杂,这中间不知道有多少官吏从中谋取私利,而且往往民间发现了盐池,不准私自开采,必须上报。如此,有的地方即便发现盐池,不开采,也不上报,白白浪费了盐池资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