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0章 应变利机锋

作者:陈恶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怪刘淮对虞允文有意见。


    刘宝出兵北上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以至于刘淮心中也起了犹疑。


    这如果是虞允文所派遣来趁火打劫的,那就说明这厮在金国灭亡之前,就要对刘淮直接动手了。


    之前的口头之约全部作废,虞允文的政治信誉在刘淮这里会直接归零。


    若刘宝是擅自行动,那问题更大了。


    虞允文任江淮宣抚副使已经有八个月了,竟然还没有压服两淮大军,以至于能有人做出抗命出兵之事。


    还特么能带走一万兵马!


    虞允文的能力到底行不行?


    跟这种人当政治盟友,靠不靠谱?


    如果没有个合理的解释,那么接下来汉军要放在边境作防备的兵马可不只能是两千,两万都有可能。


    “刘大郎!刘大郎!”虞允文仿佛没有看到刘淮阴沉的表情,老远就哈哈大笑着下马,团头大脸上满是笑容,上前拍了拍刘淮的肩膀,将披膊拍得哗啦作响:“许久未见,这身形倒是愈发雄壮了!”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尤其虞允文长得跟‘神探狄仁杰’一般,一旦笑起来,自然有许多亲和力,刘淮当即躬身行礼:“参见虞相公,还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施全礼。”


    虞允文上前抓住刘淮的双手说道:“刘大郎,你我之间,难道还用这些虚礼吗?且带我到围幛内饮一杯热茶,这天气可是真冷。”


    刘淮握着虞允文的手笑道:“还请虞相公随我来,我也好借机禀报一些军情。”


    说罢,两人如同知己故交一般,把臂而行。


    刘宝见刘淮从头到尾都没有看过自己,暗中舒了一口气之余,又有些难堪与恼怒。


    无视方才是最大的蔑视,刘宝这种贪鄙之人,年轻的时候,可能因为悍勇无畏而显得可堪一用,瑕不掩瑜,但等到他登上高位,逐渐贪生怕死之后,其人身上的最后闪光点也就没了。


    但这种人还沉浸在往日豪杰志气之中,自认为是英雄好汉,对于任何瞧不起自己的举动十分敏感。


    这种情况在张俊这一系最为常见,如同田师中、张子盖、刘宝,乃至于张俊本人都是这德行。


    刘宝刚要迈步向前,围幛入口处几名汉军甲士就伸手将其余宋军拦下。


    刘宝一愣,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虞允文的亲卫就不干了,立即就有些鼓噪。


    刘淮握着虞允文的手,回头不语。


    虞允文同样等待了片刻,方才呵斥道:“都在外面等着!刘大郎难道还能害本相吗?”


    说罢,两人继续把臂而行,进入围幛,东西坐定。


    刘淮让围幛中的亲卫都离开后,亲自给虞允文倒上一杯热茶。


    虞允文饮下一杯茶水之后,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不见,也不言语,只是死死盯着刘淮。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是刘淮的下马威呢?


    只不过要在外人面前维持‘将相和’的场面,而强自忍耐罢了。


    此时没有其余人,虞允文也懒得再装。


    刘淮给自己倒了一碗茶,仰头饮下之后,方才对虞允文说道:“虞相公,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吧。”


    虞允文却是直接摇头,笼着手说道:“当日在采石、巢县共约生死,配合无间,如今却只能论政事,不能论私谊了吗?”


    刘淮笑了笑说道:“虞相公既然想论私谊,那咱们就说一说私谊,若是诸事顺遂,没有大战,我今年就要结婚了。不知虞相公能不能赏脸,来山东参加?”


    虞允文当即来了兴趣,身子前探:“哦?不知道是哪家的娘子,能绑住你,成了你刘大郎的良配?”


    刘淮笑容更甚:“自然是我父魏公的女儿,也是我的小妹了。”


    虞允文倒也没有意外,他是知道魏胜父子之间关系的,也知道刘淮大约是魏胜婿养子这件事。


    因此,虞允文只是拱了拱手,以示恭喜:“老夫可能无法亲身而至,到时候必然会奉上重礼,这是大喜事,刘大郎,且以茶代酒,再饮一杯!”


    两人说是私谊,但以两人的身份来说,却还是不自觉的打起了机锋。


    刘淮在说若是没有大战,就会完婚,还邀请虞允文来山东参加,说辞本身就是个矛盾。


    虞允文矢志恢复,又是国家重臣,公务缠身,根本不可能为了一场婚礼而擅离职守,到处乱跑。


    他到山东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率军北伐中原。


    但是如果今年有大仗,那么刘淮就没有时间操办婚礼,所以这必然是个矛盾了。


    刘淮用这话在试探宋国在今年会不会按照历史来北伐。


    虞允文回答的意思很简单,他既然无法北上,就说明今年宋国应该无法北伐了,却又没有把话说死,还有回旋的余地。


    虞允文饮下热茶之后,再次对刘淮笑道:“刘大郎,魏公的身体如何了?”


    面对虞允文进一步的试探,刘淮也没有藏着掖着,只是叹了口气说道:“不太好,之前在宿州阻拦金贼的时候,伤了根本,这两年只能休养,我是不敢让我父再上战场了。”


    虞允文神色一暗。


    魏胜作为山东义军的元帅,也是死忠于宋国的大将,本来应该是山东义军中定海神针的存在。


    理论上只要有他在山东,虞允文就不怕山东局势失控。


    但是就因为当日宋国建康大军没有去救援宿州,反而到巢县来抢功,导致魏胜受伤,不能再统兵作战。以至于之后的大战中,魏胜只能在后方坐镇,而将大军的指挥权让给了刘淮。


    刘淮在历次战争中威望越来越高,到了如今已经是难制的局面了。


    如此想着,虞允文恨不得将张子盖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


    但虞允文终究还是有宰相风度的,他思量片刻,摇头叹气说道:“魏公可千万不能有事,刘大郎,你看这样如何,我回去之后就上书朝廷,调魏公入朝为官,如何?”


    刘淮目光一凝,脸上笑容一僵,随后再次展颜说道:“这倒不必了,这不宿迁已经光复了吗?我父可以回到故乡安养身体,彼处也靠近大宋,若是虞相公有召,我父也能迅速回信,这样可好?”


    虞允文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想让魏胜入朝当人质,用感情来绑架刘淮。


    但刘淮表示不吃这套,大不了我拼着骂名,亲自将魏胜赶出决策圈,到宿迁去养老。到时候你扣人质也没用。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种时候刘淮哪怕再在乎魏胜,也得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模样,才能避免最坏结果的发生。


    虞允文倒是不太相信刘淮会这么绝情,只是一笑,就继续说道:“只是魏公一走,又有谁能主政山东呢?”


    刘淮知道戏肉来了:“如今山东已定,陆游陆先生可为京东两路宣抚使。”


    虞允文眼前一亮,随后缓缓点头。


    这个政治交换还是不错的。


    在金国未灭的情况下,宋国还得需要山东牵制金军,所以不可能先对山东义军动手,武的不成,那就只能来文的了。


    这时候,就要看各方拉人头的能力了。


    虞允文相信陆游的立场,如果他能当上名义上的山东军政最高领袖,那么宋国想要作政治许诺,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但虞允文还是有些迟疑:“刘大郎,陆务观是山东各方都承认的,还是只有刘大郎这般想?”


    如果占据山东西路的天平军激烈反对,那么陆游这名京东两路宣抚使是绝对坐不稳的。


    刘淮叹了一口气,正色说道:“已经没有什么其余各方了,十一月二十四日,金贼埋伏天平军的归师,耿节度亲身断后,已经战死在了济水旁。”


    “什么?!”虞允文惊讶的睁大眼睛,豁然起身,连身前的案几都带翻了:“耿节度……耿节度竟然战死了?!”


    这一刻,虞允文心乱如麻。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