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莲花这次没能和方唯一起去采药,她现在实在是太忙了,基本上离不开厂子。她是竹器厂的厂长,经常不在厂里也说不过去。
“三哥,我打算报个夜校,补一下文化课。然后再好好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你说咋样?”
盘莲花最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就算大哥都一直在学习,她也不能太落后了是吧?
方唯倒是挺支持她的举动的,不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他可以帮助对方的学习,其实文化课的必要性不是很大,现在这个年纪再去学物理、化学、数学有什么意义?
语文方面可以提高一下,主要是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
“倒没必要去上夜校,自己补一下语文方面的知识,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可以教你。”
方唯给婆娘点了个赞,盘莲花嫣然一笑,接受了男人的建议。
竹器厂现在的两个副厂长都是外聘人员,对于生产管理有一套,其实盘莲花的压力并不大。学会用人,她就可以把厂子搞好,而不是什么都得自己亲力亲为。
时间匆匆。
转眼就来到了端午节。
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没有受到春天的极端气候影响,瑶寨也基本上快追上了种植进度,收获期最多晚10天半个月。
其他公社的水稻生产大概要延迟20天左右,勉强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但从更大的范围来说,今年全省的水稻减产已成定局。
因为之前【南光三号】稻种被无情的挤压出本省市场,大部分稻种都卖到了省外。那些低价的稻种抗性不高,遇到极端天气就抓瞎了。
合作社的社员们喜气洋洋准备过节,方唯决定给每个人分5斤猪肉、一只鸡一只鸭还有5斤鸡蛋。
现在社里平时也有猪肉、鸡鸭和鸡蛋供应,不过平时是平价供应,过节是免费发放的。
过节的当天,方唯带着阿公阿姐、两个小家伙、盘莲花和孙道人,一起去了瑶寨。这么多人一辆车还坐不下,他就让邓元恩多开了一辆车送了一趟。
晚上寨里有活动,大家过来刚好可以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
阿公很高兴,他平时不想总耽误方唯的工作,所以就回来的少,其实他还是喜欢寨里的环境。
第二天是周末,但厂里有事,盘莲花要回去上班。
方就带着老婆孩子以及孙道人先回去了,阿姐和阿公还要在寨里多呆一天。
下午。
方唯开车把斌斌送到了学校,然后带着小女儿去看望了郭永清。
“老三,你来的不巧,老郭这会儿还在加班开会,一时半会恐怕回不了。”
沈钰给方唯泡了一杯茶,然后陪着对方聊了一会。
方唯把杯子里的茶水喝完,便起身告辞。
小洁跟着方唯出来兜了一圈,还挺高兴。回去的时候顺路去公社接上了盘莲花,一家三口才返回了家里。
第二天。
方唯去寨里把阿公和阿姐接了回来,然后就准备去香山。
这次,他打算开车去,所以从社里要了个司机。两个人轮换着开车会轻松一点,一个开车太累。
“三哥,路上要注意安全啊。”
走之前,盘莲花还特意叮嘱了一句。
这年月跑长途的确不是很安全,路上什么人都可能遇到,拦车要点钱都是小事,更恶劣的事情都有。
这个问题后来整顿了好些年才慢慢好了起来,现在正是混乱的时候。
“晓得了,我会注意的。”
为了不让婆娘担心,方唯又把郑豹等带上,一行四人驾车直奔香山。
路上还真遇到了两次小麻烦,不过郑豹都很完美的处理了事情,并没有耽误行程。
“方支书,郑理事,欢迎二位前来视察。”
张文远梳着大背头,西装革履,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方唯等人抵达以后,对方先在酒店安排了饭食,然后让几人好好休息一晚。到了第二天,他才带着方唯等人去了制冷设备厂。
“厂里机器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目前的调试工作也到了尾声。最多再有一周的时间就可以进行试生产,试生产顺利就可以进入批量生产了。”
张文远意气风发,他何曾会想到自己还会有这么风光的一天。
从一家小五金厂到做电风扇再到制造空调,他已经完成了转身,从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家。
厂里引进的生产线算不上很先进,但技术体系很完整,给以后的升级换代留下来足够的空间。
方唯也很高兴,一家社队企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他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的。当然,仅从制造的角度来说,这些厂子统统得益于属性的加成效果。
所以,他不仅将【制冷设备厂】进行了指定,还把厂子的等级一下子就提升到了16级。
在属性的加成作用下,就相当于二手车跑出了法拉利的效果,制造技术会飞速进步、制造工艺也会不断地进步。
同样一条生产线,在这边能发挥出120%甚至200%的功效。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制冷设备厂】
【设施等级:(16级,0\5亿点)】
【设施属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水平、提高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设计研发成功率。】
【在此建筑内生产劳动,全属性额外增加80%,畅销+1,育才+1】
【总点数:408098020点。】
方唯把制冷设备厂升级到15级的时候,试图和电风扇厂进行合并,但却不行。他之前还以为成立了集团公司就可以将下属的企业进行合并,但显然是他想错了。
这样的话,每一家工厂都需要单独升级,对点数的需求量又要增加。
他琢磨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厂子无法合并,如果是同一类型的厂子是不是就能合并?比如像竹器厂建设第二工厂或第三工厂,也许就能合并。
不过这个事儿还需要验证,暂时不需要考虑。
方唯在工厂里转了半天,中午他没有让张文远安排饭食,而是和郑豹等人去了外面找当地的美食去了。
有时候大排档也能找到地道的美食,不一定非要去大酒店。
下午。
方唯则去了电风扇厂视察工作,并和管理层开了个会,听取了他们经营汇报。
电风扇厂发展的也很不错,今年又推出了几款新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的提升。【瑶岭牌电风扇】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同时还帮一家香江品牌做贴牌生产。
但方唯却发现集团公司的管理费用大增,尤其是招待费用增长的过快。
“张总,这个问题你怎么解释?”
“是这样的,因为引进制冷设备生产线,厂商来考察过几次,后来又派出了技术人员其拿来调试设备。这部份费用一次摊销进账,所以看起来很显眼。”
张文远的解释合情合理,方唯随即通知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结论和对方说的差不多。
这就没问题了,该花的钱要花,但个人在里面多吃多占或者乱花钱,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过了两天。
厂里就传来了好消息,空调生产线提前调试完毕,可以进入试生产。
方唯也没想到,属性的加成作用居然对设备的调试也有用。既然赶上了,他就参加了试生产的开机仪式,并见证了第一台空调机下线的完整过程。
张文远兴奋坏了,他为了这个项目整整忙活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终于见到了成果。
一个班次的试生产结束,产品经过检验全部合格。
晚上。
公司举行了庆功宴,方唯也情不自禁的多喝了几杯酒。
厂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之后,就会转入正式生产阶段,产品就可以大批量上市销售了。
张文远一直很重视销售渠道的建设,因为有之前的良好基础,所以空调产品在销售上渠道不存在任何问题,就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已。
方唯等人在香山呆了一周的时间,便乘车返回了社里。
“方支书,这几天在公社突然冒出来了三家小五金厂,他们同样是生产锁具。”
回到社里的第二天,范志鹏就跑到办公室来找方唯,说了一个新的动向。
有几家其他公社的社队企业,居然也搬到了瑶岭公社,同样是五金厂也是生产锁具。
范志鹏就有点上火,大家各干各的,对方非要凑过来是啥意思?其实社里的五金厂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技术能力上来说,都比那几家小厂要强,不是害怕,只是觉得对方这么做就很莫名其妙。
“范厂长,我看这未必是坏事。扎堆有扎堆的好处,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反而能形成规模效益。你不用管他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方唯不禁乐了,人家并不蠢,之所以搬迁到一块儿就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
以后前来采购的客户可以货比三家,而且还能找到更多的款式,实际上对大家都有好处。
范志鹏听到他这么说,才恍然大悟。
“那我就明白了,不管他们,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产品。”
范志鹏在方唯的办公室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匆匆离去。
厂里还有大一堆事情在等着他呢,他也没心思在外面呆的太久。
等过了几天,瑶岭公社又多了几家小作坊,人家同样是生产锁具,这玩意的技术门槛不高,利润还不错,吸引更多的人进场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个体厂子的规模很难做大,现在要求的是个体户的雇工人数不能超过8人,也没办法做大。
方唯随后让人去打听了一下,有两家所谓的社队企业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是被私人承包的。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集体企业,就可以规避很多限制。
他觉得五金厂如果能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匆匆数日。
合作社和育种中心迎来了夏收的日子。
其他公社那个羡慕啊,现在都知道了集中育秧的好处,但又拿不出来那么多的资金建设育种基地。
像那种全钢架的育秧基地,投资很大,关键是其他公社各大队都基本上废了,分田到户,再也没能力改这种大型的工程。
好在种植的【南光三号】救了他们一命,虽然收割的时间会有所推迟,但勉强也能赶上夏种的时间。
合作社农机大队的各种农用机械开进了田里,收割机展现出强大的效率。
方唯从一开始就积极推行农机的运用,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干啥不好?整个夏收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最后的统计结果给方唯一个大大惊喜。
【南光三号】稻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和今年的极端天气有关,既然实现了品种异变,产量一句突破了之前的天花板。
异变稻种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600斤,而且口感还有进一步的提升。
“支书,怎么会这样?”
赵金生等人在拿到了统计数据之后吗,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百思不得其解。
“就是我们培育的稻种发生了异变,已经和之前的【南光三号】稻种有了诸多的不同。所以,这是我们培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可以命名为【南光四号】稻种。”
方唯给大家解释了一番,众人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新稻种好啊,产量提高了、口感提升了,想必能卖一个好价钱吧?
“支书,这个【南光四号】稻种该怎么定价?”
“我觉得应该定在每斤2.98元,不排除未来还会涨价。”
方唯没有一下子把价格定的太高,说实话,现在的稻种实在是太便宜了,其实对育种企业的未来发展很不利。
过了几天。
育种中心的统计报表也出来了,中心培育的稻种并没有发生异变,产量和往年持平,4万亩水田产出了56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
合作社产出了6900万斤【农优76】稻种,以及3200万斤【南光四号】稻种。
从下一季开始,合作社和育种中心就会全面转向【南光四号】稻种的培育,不再生产【南光三号】稻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