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7章 人仙下

作者:弃还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07章人仙下


    想到那位故人,老僧长长的叹了口气,以那人的根性,九世轮回,但凡有一世按部就班修行,都能有大成就。


    毕竟,能得西方世尊释迦牟尼看重,收为座前二徒,其本身就有极大慧根,极深佛性。纵是被贬轮回,本性真灵蒙尘,也是天生的佛子。


    哪怕前尘尽忘,只凭本身真如,在这人间四大部洲,也是圣佛一般的人物。


    只可惜,那人轮回之后,每一世都要西行,每一世都会在西行路上应劫。


    如此往复,纵然有慧根佛性,也难成气候。


    “阿弥陀佛,”


    老僧缓步出了禅院,脚下青石板被夜露打湿,踩上去没有半分湿痕。


    此时的寺门早已关闭,他走到门前,两扇厚重的榆木大门,向内缓缓敞开,门轴转动无声。


    寺门一开,门外夜风扑面而来,在距老僧三尺处自行分流,吹得他僧袍边角微微飘动,内里衣料纹丝不动,宛如一尊玉石雕琢成的法相。


    出了寺门,老僧顺着街道向刺史衙邸行去,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似踏在无形的节点上。


    沿街守卒明明视线扫过他身影,却只觉是寻常僧人夜归,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不足半息便移开,脑海中没有半分印象,仿佛这道身影本就该融在夜色里。


    行至刺史衙邸外百丈处,那萦绕在衙邸上空的金钟玉磬之音愈发清淅,煌煌正气如实质般漫溢,寻常人靠近三步便会心神震颤,不能自己,只有老僧闲庭信步,直走到无形的气墙前。


    墙内金芒流转,正气凛然,墙外禅意氤氲,清宁祥和,两股气息相触,却是无半分冲突,反倒似春水遇暖阳,有悄然相融之势。


    “吕刺史这番证道气象,着实让贫僧大开眼界,”


    老僧抬手轻叩虚空,那由人仙精元血气凝成的气墙泛起涟漪,如投石入水般荡开一道门户。


    衙邸之内,吕尚正立于廊下,感应到门外那股清宁气息,眸中金芒微动。


    “倒是稀客。”


    他袍袖一拂,那道由天地精气凝聚的淡薄光霞收敛入体,周身气息重归内敛。


    就听脚步声自外传来,不急不缓,每一步都似踩在人心头最平和处。


    吕尚转身望去,知见一位白眉老僧立于月下沉影里,双手合十,眉目低垂,自有一股洞彻世情的悲泯。


    “宏藏寺法明,见过吕刺史,”


    老僧抬眼,目光落在吕尚身上,如月光洒落,温润而清明。


    “原来是宏藏寺的大师,”


    吕尚微微颔首,道:“大师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见教?”


    法明目光扫过他周身尚未完全敛去的金芒,又望向夜空被引动的月辉,轻声道:“闻金钟鸣世,玉磬相映,知有大贤证道,故来相贺。”


    吕尚仔细打量了一下法明后,淡淡道:“大师谬赞,不过是武道小有成就,算不得什么大贤,”


    法明合十的双手微微一顿,轻声道:“刺史此言差矣,武道至人仙,已脱凡胎肉骨,精气贯斗牛,举手投足引天地共鸣,”


    “这等境界,纵使是在三教之中,也当得一个&039;贤&039;字。“


    所谓三教,既儒、释、道也!


    武学人仙,在道家为地仙,在佛家为罗汉,寿数上远不及佛道,但杀伐上远胜地仙罗汉。


    吕尚望着法明那双洞彻世情的眼眸,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道:“大师即至衙邸,何不进屋一叙?”


    “善哉,善哉,”


    法明合十应诺,坦然随吕尚一同穿过回廊,进入书房。


    “大师请坐,”


    入了书房后,吕尚抬手虚引,案上紫砂壶似生灵性,自行飘至炉上。


    然后,壶中清水无火自沸,蒸腾起袅袅白雾。


    法明落坐后,望着炉上翻腾的水气,若有所悟,笑道:“吕刺史这般手段,已近道家‘搬运’之妙,却又非术法神通,倒是别致。”


    吕尚执茶匙拨弄茶叶,动作缓而不滞,道:“武学至人仙,肉壳与天地相通,一呼一吸皆有气机流转,算不得什么神通。”


    一边说着,一边将沸水注入茶盏,茶叶在水中舒展,叶脉纹路清淅可见,却是被他气机凝定,不乱分毫。


    这对于吕尚而言,确实只是小手段,在他身证人仙之后,一千二百九十六窍圆满,自然而然神通具足。


    法明见此,心头一动,道:“刺史身具玲胧,悟透武学至理,可谓当世奇才。”


    “只叹,人间武学,最高只是人仙,前路断绝,不得超脱之机,实在可惜了刺史的天纵之资。”


    吕尚笑着,将沏好的茶汤推至法明面前,茶汤澄碧,热气袅袅中竟凝而不散,化作一朵微缩的莲形,在盏中轻轻旋转。


    “大师说前路断绝,”


    他指尖叩在案上,发出清越脆响,道:“可在吕某看来,路终究是人走出来的。人间武学至人仙而止,或许只是前人未至,而非真的无路。”


    “吕某有心,为后世之人开一条人仙大道,以求超脱,”


    “再开一道,好气魄,”


    法明惊叹,道:“吕刺史既有此心,便是无量功德,”


    “只是,超脱二字,谈何容易?”


    法明想了想,蹙眉道:“佛家言超脱,需破‘我执’、‘法执’,了却因果,不滞于轮回。道家求超脱,是要炼金丹、养元神,与道合真,跳出三界五行。”


    “这人仙武学,以肉身为基,终究是具臭皮囊。纵是金刚不坏,也难逃成住坏空,如何超脱?”


    “大师说肉身是臭皮囊,”


    吕尚抬眸望向法明,眸中似有众神之轮转动,道:“可吕某却以为,世间为苦海,肉身为渡世宝筏。”


    “所谓成住坏空,是万物规律,却非不可逆转。吕某淬炼肉身,便是要在这成住坏空之中,打出一条生路。让这副肉身,从有漏之身修成无漏仙体,从受天地束缚,到与天地同息,最终超脱其外。”


    法明摇头,道:“无漏?吕刺史可知,便是西天诸佛,证得金刚不坏身,亦需舍弃肉身,得证法身方能超脱。”


    “肉身终究是地水火风因缘和合而成,纵能与天地同息,也难脱阴阳消长,如何谈得上无漏?”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