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 铸兵上

作者:弃还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87章铸兵(上)


    就在伍文和乘势借力,游说以焦国为首的西隅列邦,为许国牟利的时候,


    许都兵作坊,晨雾未散,人声渐起,作坊内的灶突,已升起滚滚黑烟,坊内三十五座溶炉依次排开,炉中的炭火映得陶范匠人面皮通红。


    虽然许国面对四国联军的兵锋战而胜之,但以吕尚为首的许国公卿们都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下一场大战或许就在眼前。


    也是为了应对四国兵锋,吕尚只能颁布君令,让兵作坊匠人每日十二时辰昼夜不停的开火。


    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兵作坊门前,兵坊守作迎着吕尚车驾,趋步上前。


    待到近前,这位兵坊守作当即向车驾揖拜,道:“臣百里予,见过君上,”


    百里予,百里氏族人,许国左辅百里明族侄,百里氏少壮一代中的依依者。


    “起吧,”


    吕尚扶着车轼起身,目光扫过兵作坊内蒸腾的热气。


    随后,他迈下青铜绍车,踏着麻履跨过坊门。


    百里予亦步亦趋跟在身后,腰间革带上悬剑,随着其步伐轻晃,发出细碎声响。


    “这,就是我许国的兵作坊,”


    吕尚踏入兵作坊后,顿觉一股灼浪裹着铜锈扑面而来。


    自吕尚即位以来,这是他第一次踏入兵作坊,


    三十五座溶炉如赤色巨兽列阵,最前排的三座炉口吞吐着金红烈焰,十二名匠人蹲守在炉前,合力转动鼓风皮囊,每一次起伏都能带出呼声。


    炉中炭火溅起火星,落在匠人裸露的小臂上,留下点点焦痕,他们却浑然不觉,目光紧紧盯着炉内翻滚的金液。


    直到炉中金液浮起十二道赤金流火,顺着陶制槽道,注入到排列整齐的蝉纹戈范内。


    吕尚站在匠人之中,目光凝在那蝉纹戈范上。


    在他所处的位置,能清淅看到蝉纹忽明忽暗,在火光中呈现金箔般的流动纹路。


    一旁的百里予低声道:“君上,这是铸兵最重要的步骤,浇注!”


    “兵器的浇铸,看似简易,实则非良工不可为,要看时观势,二者缺一不可。”


    良工,既手艺精熟的匠人,这在许国兵作坊,已是百工一级的人物,地位仅在百里予之下。


    吕尚默默看着匠人将金液注满戈范,十二人依次放下鼓风皮囊,转而抄起长柄木槌,


    围着范模轻叩。


    槌声错落如击磐,约一盏茶后,为首的匠人伸手按在范模上,一触即分,抽回手指,


    喝道:“脱范,”


    “脱范!”匠人们各执铜匕,沿着范缝轻轻撬动。


    蝉纹戈范如蝉蜕般裂开,十二柄雏形初现的青铜戈横卧其中,戈脊上的蝉纹尤带金液馀温,在晨雾中蒸腾起细微白气。


    看到兵器铸成,吕尚负手上前,目光牢牢的锁在那十二柄青铜戈上,指尖轻轻抚过戈脊,触感滚烫,但比寻常青铜多了几分沉实。


    “不错,”


    入手以后,吕尚脱口赞叹。


    他虽不懂铸兵,但他懂兵器,这柄铜戈一入手,他就已经知道了铜戈的好坏。


    吕尚五指虚拢扣住戈柄,触感微糙却贴合掌心。


    嗡!


    而后他又屈指轻叩戈脊,声响清越如击石,尾音悠长中带着金属特有的颤韵,直入骨髓般震得掌心酥麻。


    戈者,兵之重器,为戈、矛、弓、没、戟五兵之首,无论步战还是车战,都视戈为利器。


    也是因戈的重要性,所以天下万邦,列国兵作,都将铸戈视为邦国根本。


    吕尚握着新戈转身,目光扫过兵作坊角落那里堆栈的甲胃,扬声问道:“可备得试兵之物?”


    百里予趋前半步,抬手示意西侧木架,道:“君上,有前日送来的犀咒甲,还有三副青铜甲。”


    “犀咒甲,”


    吕尚颌首,指尖轻叩戈刃,目光掠过那堆栈的犀咒甲,沉声道:“取最厚实的犀咒甲来试,”


    “诺,”


    百里予应道,即刻抬手,两名匠人迅速搬来一领黑甲胃,甲身上鳞片般的犀牛皮泛着油光,甲缝处还用生牛皮绳交错加固,上有云纹。


    吕尚握戈直击甲胃左胸位置,当的一声,戈刃与甲胃相撞处溅起火星。


    “好戈!”旁观的匠人中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


    吕尚未露喜色,俯身仔细查看甲胃破损处,指尖摩着戈刃,道:“确实是好戈,”


    他抬眼望向一众匠人,道:“从今往后,每铸十柄戈,必取三副甲胃试之,犀咒甲、


    青铜甲、皮甲皆要试遍。试兵之时,须有专人记录戈刃磨损、甲胃破损之态,若有能破重甲之良工,孤当重赏之。”


    百里予与一众匠人肃然领命,应道:“诺,”


    吕尚看着这些一同领命的匠人,心中暗自叹息:“可惜,许国无大匠,若有大匠,我倒是真想请大匠,为我铸一件合心意的兵器。”


    “以我近乎神人的武力,手上再有一件顶尖的神兵,那才是真正的如虎添翼。”


    许都之战时使的那两根镔铁大棒,仅是因为用料扎实,才勉勉强强算得上是神兵利器,吕尚从未想过凭这两根铁棒纵横天下,名震九州。


    毕竟,这人间九州,自太一开天,三皇五帝成道以来,不知诞生了多少天纵之才。


    这些人中豪杰,他们以人神之姿,在九州大地施行教化,创建了一个又一个邦国,为一时主角。


    时至今日,他们有的借社稷温养道果,在道果成熟之后飞升九天,有的则困于神人之界,蛰伏于山川大壑之间。


    一旦天下有变,这些老一辈神人必不会甘于寂寞,吕尚可不认为凭着两根铁棒,就能让他们退让。


    这些念头在吕尚的心头转过,随后他放下手中铜戈,与百里予二人在兵作坊中慢走了一个来回。


    将这兵坊仔细看过后,吕尚负手立在蒸腾的热气中,转头看向身旁侍立的百里予,满意道:“百里氏果然代有良才,你将这个兵作坊打理的并并有条,以我观之,你已经得你叔父的真传了。”


    “你很不错,将这兵作坊交到你手上,我可以放心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