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章 河湟上

作者:弃还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59章河湟(上)


    一夜无话,


    次日卯时三刻,晨雾未散,吕尚身着锦袍,玉带束腰,推开阁门,沿着回廊,踏出官驿。


    参军房子安已牵着紫电寒霜,在馆驿前肃立,萧、严、霍、凌等四将,各领部曲列于左右。


    “主公,”


    见吕尚出馆驿,房子安轻声道:“可以启行了,”


    吕尚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掠过一旁垂首躬立的驿丞王洪,道:“此次暂驻贵驿,多有叼扰。”


    王洪恭声道:“县公在小驿下榻,已是小驿之福,若有不周处,还望海函。”


    吕尚抚了抚紫电寒霜的鬃毛,笑道:“王驿丞调度得当,已经很用心了。”


    说话间,他翻身上马,道:“启行,”


    “诺,”


    参军房子安与萧戟等将当即上马,众人甲胄相撞,部曲整肃如林,晨雾中传来旌旗翻卷声。


    待仪仗行至秦州北门,城门前与吕尚有过一面之缘的秦州长史杨汪,正带着二十门卒迎送。


    “杨长史,劳您再次相送,”


    见还是这位长史迎送,吕尚在马上,向其行了一礼。


    秦州长史杨汪还礼,道:“此为下官分内之事,不敢受县公之礼,”


    “杨汪,弘农杨氏,”


    吕尚深深的看了杨汪一眼,执鞭策马,踏过秦州北门。


    “驾,”


    城外晨雾如轻纱漫卷,他带着仪仗呼啸而出。


    “主公,看来这位平乡县伯,是有心交好您啊!”


    出秦州地界,晨雾渐薄,天边已经透出金色,参军房子安跟在吕尚身后,轻声道。


    所谓的平乡县伯,既秦州长史杨汪,其人初仕为北周冀王侍读,后累迁为兵部府都上士,有明干之称。杨坚任北周大丞相时,认为杨汪知兵事,可以重用,又将他迁为掌朝下大夫。


    杨坚受禅创建北隋后,赐封杨汪爵平乡县伯,食邑二百户。


    吕尚淡淡道:“有心交好,总比心怀恶意要强,”


    对于杨汪的交好,吕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杨汪这人还是值得深交的,吕尚在大兴时,就听过杨汪之名,他年少时凶悍,行为放纵,好与人争勇斗狠,长大后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是三国周处一样的人物。


    “驾,”


    吕尚带领部曲一路慢行,过狄道后,再转过金城,至黄河之畔,五百里路程,走了近七日。


    临近黄河时,天光已近正午,日头正盛,吕尚勒住缰绳,马蹄踏在河岸碎石上,溅起金光。


    “黄河,”


    他举目远眺,但见黄水汤汤,自西奔涌而来,裹挟着两岸黄沙,翻卷出雄浑浊浪,恍若一条浑身鳞甲的巨龙,正低吟着掠过这苍茫大地。


    “主公,前方便是金城渡。”


    房子安策马近前,马鞭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木筏残影,道:“此渡宽逾百丈,水深流急,前汉冠军侯,后汉阳夏侯,都曾在此进兵草原。”


    吕尚凝视着对岸参差的土丘,忽觉河风扑面,带着腥甜的土气。


    “好一条河湟故道,”


    他拨转马头,向金城渡口缓行。


    此时的河岸处,正斜斜泊几十只牛皮木筏。这些筏子的筏身以粗粝原木捆扎,覆着浸过桐油的牛皮,在日光照耀下泛着油亮的棕褐色。


    筏头立着几个赤膊船夫,古铜色的脊背晒得发亮,腰间各别着一柄短刀,蹲在岸边用河泥涂抹筏底缝隙。


    听得马蹄声近,为首的船夫抹了把汗,急忙迎上,抬手作揖,道:“见过贵人,”


    房子安驱马近前,马鞭轻点,道:“我家主公要过金城渡,我们一行有三百多人,你看需要用几只筏子?”


    船夫朗声道:“回大人的话,每只筏子至多载三十人,若算上马匹兵器,怕得二十个筏子才稳妥。”


    “二十个筏子就二十个筏子吧,”


    吕尚直接道:“我先登筏,你们随后,众军甲胄兵器一概不得离身,马匹在筏尾用缰绳拴牢。”


    “是,”


    房子安与萧、严、霍、凌四将,当即应道。


    有吕尚调度,三百馀人井然有序的登筏,在整个仪仗队伍都登上牛皮筏后,木筏缓缓离岸。


    “河伯佑护,顺流无阻,开渡!!”


    刚一离岸,为首的船夫,随即高声呼喊,其他筏子的船夫,也一同与之呼喝。


    “黄河河伯,”


    船夫们的呼喊,落入吕尚耳中,吕尚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浑浊的黄河水。


    河水在筏下翻涌,急流汹汹,推着筏子向对岸而去。


    这阎浮山水,各有神异,渭水有渭水龙君,作为四渎之一,自大禹平水土,定九州后,就奠定了天下水宗地位的河渎,自然也有神圣。


    毕竟,黄河是四渎之首,论地位能与四海相比,四海有四海龙君统领天下水系,黄河也有黄河水伯,掌握这河川宗主。


    这黄河水伯,又称黄河水伯神王,西游时唐僧师徒遇独角兕大王,被金刚琢打的没有脾气。猴子连请了几路神元助阵,其中一路就请到了水德星君处,水德星君派的就是黄河水伯神王前往,其手中白玉钵,半钵就是半个黄河,一钵就是一整条黄河。


    据说泾河龙王九子之一的赤髯龙,就是在黄河水伯处听用,受封为灵源公。


    吕尚想着这些神仙掌故,不知不觉已近岸边。


    这一路,虽然筏身颠簸,如落叶漂于沸汤一样,浊浪拍击着牛皮筏底,不断发出闷雷般轰鸣。但都是有惊无险,很顺遂的度过了金城渡。中间并没什么神仙显圣,更无妖魔兴风作浪。


    靠岸之后,吕尚率下了牛皮木筏,刺史仪仗也纷纷随着下筏。


    吕尚踏上河岸后,抬手从腰间解下一袋金饼,抛给为首船夫,道:“今日渡河顺当,劳烦诸位辛苦。”


    船夫慌忙接住,掌心触到金饼分量,单膝跪地,道:“谢、谢贵人厚赏!”


    其馀船夫见状,也纷纷扔下桨楫叩首。吕尚抬手道:“不必多礼,河上讨生活不易,这点心意诸位分了。”


    说罢,转身对房子安道:“整肃队伍,沿河岸官道继续北上。”


    “诺!”


    房子安一抖缰绳,胯下骏马昂首嘶鸣。


    身后船夫还在高喊:“贵人慢行!河伯庇佑,愿您一路顺遂!”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