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6章 渭水下

作者:弃还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56章渭水(下)


    老叟抚掌而叹,道:“贵人襟怀若谷,真非池中之物。”


    言罢,他又稍作沉吟,道:“只是,贵人既有守土安民之志,忠勇报国之心,却也该保重己身才是。”


    “某这里有一卷家传的《导引图》,其上的导引之法,肇自上古,有熊经鸟伸之术,前古时的先民,凭此调气养形,以动导气,以形正体,妙不可言。”


    老叟说话间,手探入蓑衣内襟,竟摸出一卷以兽皮为轴,缣帛为面的图卷。


    那图卷边缘绣着云纹,虽历经岁月却色泽如新,缣帛上还隐隐透出些上古蝌蚪文般的符号。


    “贵人不妨按这图来导引,自有延年益寿之功。”


    老叟目光炯炯,看着吕尚,道:“贵人,还请收下此图,”


    “长者赐,不敢辞,”


    面对老叟的善意,吕尚若有所思,双手接过图卷,肃然揖谢,道:“尚,谢过老丈厚赠,”


    老叟摆手,轻声道:“某这山野一村夫,怎敢受贵人大礼,”


    “当真折煞某也,折煞某也,”


    只是,这老叟虽是如此说,但他却实实在在受了吕尚的礼。


    “孺子可教也,”


    待吕尚揖谢过后,老叟才笑着点了点头,身影突如水中倒影一般,倏然泛起涟漪。


    随后周身化作点点的荧光,似是流萤四散,徐徐飘入渭水,只留吕尚一人独自站在舟上。


    “尚,谢过龙君,”


    吕尚也不惊讶这老叟突显神异,对着老叟消失处,又行了一礼。


    这老叟本来面目,能瞒得过一般修行之人,乃至这世间大多地仙,却瞒不过吕尚的神目。


    吕尚神目所见,哪里来的什么孤舟钓叟,有的只有这一条真龙盘桓于渭水浪涛之间。


    在他神目之下,这条真龙龙身长达百丈,一身的鳞片焕若冰绡,隐现五色华光,呼吸之间,与渭水相互呼应,当真是有莫大威能。


    观其身,见其能,又是身处渭河,以吕尚所知,除了被称为八流之首的渭河龙君,不做他想。


    吕尚本以为这渭水龙君,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方才显化凡人之身,在这孤舟垂钓。


    只是没想到,他只是上前与龙君攀谈了几句,这龙君就直接给了他一卷《导引图》。


    吕尚心思转动:“导引图,”


    他当然不会看低这《导引图》,都说‘莫道龙王无宝贝’。


    连猴子的披挂和兵器,都是出自四海龙宫,乌鸡国一个小小的井龙王处,都有‘定颜珠’这样的宝物,更何况这《导引图》是渭河所出。


    要知道,渭河是八流之首,仅在四海四渎之下,泾河虽被天庭任命为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但论实际权柄,渭水龙君不逊泾河龙君。


    世人常说的泾渭分明,说的就是泾水与渭水。


    如此人物送出的东西,自不能将其等闲视之。


    行礼之后,他将《导引图》小心的纳入袖中,转身就跃回主船。


    在船头看着这一切的参军房子安,急忙上前,低声道:“主公,那老丈,”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吕尚站在船头,望向无人的孤舟,只见这一叶孤舟,径直化作清光,消失在眼前。


    他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之色,淡淡道:“此为奇人异士,当礼敬之。”


    “诺,”


    左右众人,应声。


    吕尚想了想,又道:“待舟船靠岸后,你们准备一些三牲供品,我要在渭水河岸,祭祀渭水。”


    “是,”


    参军房子安等人,已经亲眼见到渭水神异,当即应道。


    在经历了这一桩异事后,吕尚一行极其顺遂,渭水的风浪虽疾,但他们这七艘舟船行在渭水之上,却几乎如行平波一般。


    舟中白帆始终是鼓如满月,船工们持篙点水,似有巨力托底,湍流卷着旋涡擦着船舷而过。


    在七艘舟船抵岸之后,北岸码头上早已有人等侯,当先一人着绯色官服,头戴进贤冠,身后是一排仪卫。


    这绯色官服之人身形修挺如松,进贤冠上的梁带伴着江风轻扬,腰间鱼符与珩佩也随之相击,发出清鸣。


    他向吕尚拱手,道:“下官秦州长史杨汪,见过鲁公,下官奉刺史之命,在此迎客。刺史已为您备好了下榻之处,请鲁公仪仗随下官入城。”


    吕尚下船之后,道:“长史相迎,尚着实是不敢当,我等途经贵境,已是多有叼扰,自感惭愧之馀,又怎能再劳烦诸位迎送。”


    “还请长史大人回报刺史,我等自会去驿站投宿,不劳秦州诸位再送。”


    杨汪闻言微怔,目光在吕尚身上停顿了一下,见他神色清正,不象客套推诿,于是再次拱手,道:“鲁公高风亮节,下官自当转达。”


    “州城驿馆,已按规制清扫妥当,还望鲁公不嫌弃简素。”


    吕尚颔首道:“长史不必过谦,驿站已是足堪安身。”


    面对杨汪这个秦州长史,吕尚言行之间,给予了其极大尊重。


    毕竟,秦州是上州,凉州是中州,秦州长史有着从四品的官秩,较比他这个凉州刺史,也就低一个品秩而已。


    吕尚能让秦州长史亲自出迎,凭的不是他正四品的官秩,更不是他鲁县公的爵位,大将军的勋衔,而是因为他是天子杨坚的母族外戚。


    对此,吕尚还是很清醒的,也是因为他的外戚身份,才让秦州这等上州刺史,都要对他另眼相看。


    在杨汪告辞之后,吕尚站在码头上,目送其仪卫,直到他们逶迤入城。


    随后,他转身对参军房子安,道:“子安,你速带着快骑入城,筹备三牲祭器,在申时前置于北岸。”


    “是,”


    房子安领命,即刻单击五骑精壮士卒,飞身上马,马蹄踏着岸边细沙,往秦州的东门而去。


    吕尚在房子安远去后,目光转而投向波澜不显的渭水,低声叹道:“当年求道时,我是踏遍云深雾锁,叩石问松,遍寻仙踪,而不得一见。”


    “如今不寻道了,心里没了挂碍,却是仙扉自启,鹤驾鸾车,络绎不绝。前面得遇正阳子钟离权和青霞子苏玄朗,这两大祖师级的人物,如今过个渭水,竟然能惊动渭水龙君。”


    “真个造化弄人!”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