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8章 以后不要再送书信来了,我们怕太子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儁上任凉州刺史后,名义上治所仍为汉阳郡冀县,但实际上早在去岁末就带着刺史府的班底,进驻至陇西郡狄道县。


    自黄巾之乱爆发,朱儁就敏锐地觉察到了凉州空气里的压抑。


    他治凉州,不怕羌人叛乱,就怕羌人老老实实窝在家里不生事。


    不作乱还叫羌人吗?


    不是朱儁想军功想疯了,而是羌人秉性如此。


    羌人好私斗,别说两个部族之间的火并了,就算是邻里之间因为对方的牛羊越界了几步啃了一口草,双方立刻便会召集家中男女老少提刀争斗。


    并非是斤斤计较,而是“弱肉强食”四个字,几乎是铭刻在这些羌人的骨子里了。


    今天你放纵了邻居家的牛羊越界一步吃了你家一口草,明天邻居就能把你家的牛羊全部夺走,后天你家中男丁为奴,女眷为婢。


    一句话,你退让,你就是软弱,你软弱,你就活该去死!


    这也是为何凉州州治出于对凉州羌乱的妥协,变迁至汉阳郡的冀县后,无论是河西四郡的诸羌,还是陇右等地的诸羌都瞧不起大汉,即便被大汉击败,舔舐几年伤口又要举兵反叛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如果羌人不作乱,要么是被暂时打疼了,要么就是他们在酝酿一场大型叛乱。


    凉州这百余年来,羌胡最短不过六年,最长不过二十一年,基本上十来年就要爆发一次大型叛乱。


    而距离上一次段颎平叛打疼了凉州羌胡,已然过去了十四年!


    显然这些羌人是在酝酿一场大型叛乱!


    但这也是太子殿下委任他为凉州刺史的原因!


    朱儁言必称太子信重,以及那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他手边的节钺,也令凉州豪族们开始对朱儁口中的太子殿下产生了好奇心。


    不查不知道,凉州豪族们又惊又惧地发现,凉州的东方正有一颗崭新的太阳冉冉升起!


    太子殿下,竟然没有地域歧视,而且愿意重用他们凉州人!


    河南尹、关内侯贾诩,左将军、瓦亭侯皇甫嵩,右将军、街泉亭侯董卓,还有一众来自凉州的文臣武将都得到了太子的厚加礼遇。


    什么?


    你说他只是太子殿下,还不是皇帝陛下?


    放屁!


    大汉的天空上只能有一个太阳,那就是未来的大汉皇帝陛下刘辩!


    当然,这都是凉州豪族们的官方辞令。


    实际情况是,他们玩脱了!


    第一,黄巾之乱对于大汉国力的损耗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期。


    第二,朝廷的反应实在是太快了!


    按照凉州豪族们的构想,朝廷此刻应该是因为黄巾之乱而国库空虚,国库空虚自然不可能轻易征募兵马入凉州平叛,而是希望由凉州内部自行解决。


    如此,叛军自然也能在这段时间里快速扩张地盘,并掠夺财富从而整合力量挥师东进!


    而且即便国库不曾空虚,按照以往羌乱之时朝廷做出决断的时间来算,没个十天半个月是绝不可能走完繁琐的廷议流程,甚至最后的决断可能依旧是不出兵,交由凉州刺史以及护羌校尉自行解决。


    嘿,凉州刺史朱儁的奏报于叛乱第五日凌晨送抵雒阳,而雒阳朝廷当天早上就做出了决断,并征募兵马、调配粮草军械。


    一个月左右,朝廷便以前所未见的行政效率,筹备好了军需和兵卒。


    旋即,太子殿下一声令下,十万儿郎举兵西征!


    最初,凉州豪族们听到的风声是,朝廷宣称出兵二十万前往凉州平叛。


    有人吓坏了,二十万大军,投鞭于江,怕是足以断绝渭河之水了!


    待到朝廷大军击破三辅的零星叛军,踏足凉州之地后,负责探查情况的斥候们向凉州豪族们传递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是,朝廷根本没有二十万大军!


    闻听这个消息,凉州豪族们不由松了一口气。


    对嘛,哪有人一上来就梭哈的?


    有人问那坏消息是什么,斥候回报,坏消息是朝廷大军约有十万之众!


    十万大军?


    哪来的十万大军!


    但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斥候,以及凉州叛军传递来的情报,皆证实了朝廷方面的确聚集了十万大军西征!


    皇甫嵩丝毫不在意情报的泄露,甚至直接对外宣布了十万大军的来源和组成。


    两万三辅良家子,四万三河良家子、五千雍营兵马、五千长安营兵马、一万三辅郡国兵以及临时征召的两万青壮辅兵,共计十万大军,只多不少!


    凉州豪族们集体沉默了。


    他阿母的,段颎面对几乎全境沦丧的凉州,以及三天两头就大举进犯三辅的叛军,也就是骑兵五千,步兵一万,外加战车三千辆的部队,还不到两万人,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光复凉州!


    我们这群烂番薯臭鸟蛋何德何能,竟劳烦太子殿下您派遣皇甫嵩领十万大军前来征伐!


    其中甚至还有北军、羽林骑等脱产劲旅,以及在黄巾之乱中凭借着手中的一刀一枪杀出了功名的诸多将校!


    几路叛军的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宋建、王国都纷纷遣人送书信来询问,该如何击退朝廷大军。


    凉州豪族们表示:我打你妈的!


    然后尚未被叛军染指的汉阳郡中,豪族们果断斩杀了叛军的信使,随后将信使头颅盛放于木匣之中,并附带叛军书信和情报,向盖勋纳了投名状,以示与叛军作切割,绝无反叛朝廷之意。


    盖勋呢,也算是倚仗朝廷的军威,索性狮子大开口。


    行啊,大家伙都是凉州乡党!


    老乡怎么会为难老乡呢,我当然会允许你们投降的!


    但是老弟我现在是汉阳郡守,若是不立下些功劳,不好交差啊。


    要么你们商量商量,汉阳四姓姜、阎、任、杨我弄死哪一家作为功绩,要么投降输一半,交出一半家产作为军资来充作功绩!


    朋友还是敌人,选吧!


    闹呢,叛军的信使都杀了,书信和情报也上交了,不仅与叛军交恶,还出卖了他们的情报!


    如此一来叛军更没有赢面了,这哪里还有得选?


    于是,原本计划“不小心”被叛军劫掠的军资,全部被打包送到了城外的兵营之中。


    至于北宫伯玉、李文侯等凉州叛贼酋首,汉阳郡豪族们表示,对不起你是个好人,但我们不合适。


    另外,以后不要再送书信来了,我们怕太子殿下误会!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