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1章 尘埃落定,明传四方

作者:林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许贞清那句石破天惊的“老夫输了”在彩棚内回荡,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凝固的空气。


    短暂的死寂之后,整个贡院街如同炸开的油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赢了!赵案首赢了。”


    “连许公都亲口认输了。”


    “中原第一才子,名副其实。”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几乎要将彩棚掀翻。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场中那道青衫身影上,有惊叹,有敬佩,更有难以言喻的狂热。


    赵麟立于万众瞩目之中,神色却依旧平静如水。


    他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荣耀冲昏头脑,而是先转向许贞清,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许公谦逊,学生受教了。”


    这一礼,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对前辈的尊重,又不失少年锐气,看得在场众人暗暗点头。


    许贞清看着眼前这个从容不迫的少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后生可畏,老夫输得心服口服。”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响起:“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大梁书院的沈德良面色惨白,浑身发抖地指着赵麟。


    “定是你使了什么手段,许公怎么会输给你这个黄口小儿!”


    这话一出,满场哗然。


    就连大梁书院的一些学子都忍不住别过脸去,不忍再看。


    输了比试已经够丢人了,现在还要这般胡搅蛮缠,简直是把书院的脸面往地上踩。


    “沈先生此言差矣。”


    一个清越的声音响起,却是魏王朱麒站了出来。


    他冷冷地看着沈德良,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方才许公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赵麟的文章确实更胜一筹。莫非沈先生觉得,许公也是在信口雌黄?”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得沈德良踉跄后退,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话来。


    魏王不再理会他,转身看向赵麟,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今日你可是给咱们中原文坛挣足了面子,今晚本王在府中设宴,定要好好为你庆功。”


    说罢,他又看向一直静立一旁的汤尹、许贞清,恭敬地行了一礼:“道长,许先生,今晚还请务必赏光。”


    这一礼,看得众人心头一震。


    魏王何等身份,竟对一个“乡野道人”如此恭敬,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汤尹微微颔首,算是应下。


    这一幕落在有心人眼中,更是坐实了心中的猜测——这位看似平凡的道人,来历绝不简单。


    就在这欢庆的时刻,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再次响起:“慢着。”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张潮不知何时去而复返,面色阴沉地站在彩棚入口。


    “张大人还有何指教?”林世海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张潮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本官觉得,这场比试的结果,还有待商榷。”


    这话一出,满场皆惊。


    就连许贞清都忍不住皱眉:“张大人此言何意?”


    张潮却不看他,而是直视赵麟:“赵麟,你方才那篇文章,确实颇有新意。但其中所言、云云,未免太过离经叛道。我朝以儒立国,你这等言论,置圣人之训于何地?”


    这话可谓诛心。


    若是坐实了“离经叛道”的罪名,别说这场比试的胜负,就是赵麟的功名前程,恐怕都要受到影响。


    场中的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赵麟,想看他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


    赵麟却是不慌不忙,他看向张潮,语气平和:“张大人此言,学生不敢苟同。”


    “哦?”张潮冷笑。


    “那你倒是说说,你文中那些奇谈怪论,与圣人之道有何关联?”


    赵麟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说道。


    “圣人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又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生文中所谓、之论,正是秉承圣人之训,何来离经叛道之说?”


    他顿了顿,环视在场众人,声音清越。


    “若一味守旧,不思进取,才是真正违背了圣人之道!”


    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张潮面色铁青,却是一时语塞。


    “说得好!”


    许贞清突然抚掌赞叹。


    “赵小友此言,深得圣人之心。我儒家讲求经世致用,岂能固步自封?”


    连许公都这么说了,张潮再也无话可说,只能狠狠地瞪了赵麟一眼,拂袖而去。


    这一次,他是真的颜面扫地了。


    这场风波过后,彩棚内的气氛更加热烈。


    所有人都明白,从今日起,赵麟这个名字,将真正响彻中原文坛。


    随着人群渐渐散去,赵府和苏府却是另一番景象。


    “快!快去准备鞭炮。”


    赵老太太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我要让全汴州的人都知道,我家麟哥儿赢了。”


    下人们忙不迭地应声而去,整个赵府顿时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苏府也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诗诗,你听到了吗?麟哥儿赢了。”薛张氏拉着女儿的手,喜形于色。


    苏诗诗俏脸微红,眼中却满是骄傲之色。


    她轻轻点头,低声道:“女儿听到了。”


    “这下好了,”苏方正捻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等麟哥儿乡试过后,就给你们把婚事办了!”


    就在两府欢庆之际,汴州城的另一个角落,却是另一番景象。


    “玲珑堂”赌坊前,此刻已经乱成一团。


    “哈哈……兑钱,快给老子兑钱。”


    “我就说赵案首一定能赢。”


    “陈半城呢?让他出来。”


    赌客们将赌坊大门围得水泄不通,叫嚷声此起彼伏。


    内堂里,陈半城面如死灰地瘫坐在太师椅上,听着外面震天的喧哗,手中的茶盏“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输了,怎么会输呢?那可是江南四大才子的许公啊。


    他喃喃自语,额头上冷汗涔涔:“完了......全完了......”


    为了这次赌局,他几乎押上了大半身家,本以为能借着大梁书院大赚一笔,谁想到......


    “老板,外面的人越来越多了,咱们......咱们库里的银子不够兑啊。”伙计哭丧着脸进来禀报。


    陈半城猛地站起身,又无力地坐了回去,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不过几日功夫。


    “玲珑堂”即将倒闭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城。


    不过,此次文比对赌也算是雅事了,有官府担保。


    陈半城绝对是逃不掉的。


    也许不能让他倾家荡产,但伤筋动骨,应该还是可以的。


    而那些押了赵麟获胜的赌客们,则是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成了街头巷尾人人羡慕的对象。


    “早知道就该多押点了。”


    “还是赵案首争气啊,我就知道他一定能赢的。”


    “唉,这下老哥你可是真发财了。”


    夜色渐深,汴州城重归宁静。


    魏王府,阁楼之上,赵麟与汤尹并肩而立,俯瞰着脚下的万家灯火。


    “今日之后,你算是真正


    扬名立万了。”


    汤尹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平和。


    赵麟恭敬应道:“全赖师父平日教诲。”


    汤尹微微摇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能有今日成就,靠的是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不过你要记住,虚名如浮云,转瞬即逝。学问之道,才是根本。”


    “弟子明白。”赵麟郑重答道:“乡试在即,弟子定当潜心向学,不负师父期望。”


    汤尹满意地点点头,不再多言。


    师徒二人静静伫立,身影融入苍茫夜色。城下的灯火明明灭灭,犹如星河洒落人间。


    喜欢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