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4章 赵小子,你给我们驾马车

作者:林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麟看得目瞪口呆,苦涩不已。


    “疯道人”汤尹,面对几人过于热情的“邀请”,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


    聪明如他,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最终,还是赵麟机智。


    “殿下那辆马车空间大,何不一起乘坐呢?”


    林世海、蒲存义听了,顿时摇头道。


    “那怎么行?那是魏王殿下的车驾,我们哪里有资格乘坐呢?”


    二人是朝廷命官,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可二人看向魏王的神色,却是十分渴望。


    朱麒见此,朗声一笑。


    “哈哈,诸位随我一同乘坐。想当年太祖、太宗皇帝,以及诸位宗师王族长辈,都有邀请臣子乘坐的先例。”


    作为亲王的四驾豪华马车,它规格最高、也最宽敞。


    有了他这句话,林世海、蒲存义也就不再说什么。


    随后,一行四人登上了亲王专属的四驾马车。


    马车的车厢,陈设的豪华而又宽敞。


    可是再宽敞,也是有限的。


    四个人乘坐,已是满满当当。


    “那我呢?”


    赵麟看着进去几人,疑惑道。


    “哈哈,你帮我们驾车吧?”


    一向稳重有大儒风范的林世海,此时也不装了,没好气地道。


    蒲存义、苏方正、魏王朱麒看到赵麟一副吃瘪的样子,都是大笑不止。


    “林师,你这是有了新人忘旧人了。”


    赵麟也被这份热烈的情绪所感染,装出一副幽怨的样子。


    林世海听了,大笑一声,纠正他道。


    “错,你才是新人,你恩师与我才是旧人。怎么,让你替两个老师赶车,你还有理了?”


    “好吧,您学问大,您有理。”


    最终,赵麟跳上了马车的前辕,拉起了一根缰绳。


    吓的王府那老练的车夫一个寒颤:“公子,您还是……执鞭吧。”


    赵麟倒也没有再坚持,当然要以安全为重,车厢里坐着的可是四个大人物。


    若是出了什么问题,绝对会闹的整个王朝震动。


    车队缓缓启动,向着不远处的汴州城南门行去。


    越是靠近城门,官道上的人流车马便越是密集。


    当那辆极其醒目、象征着亲王尊贵身份的四驾马车出现时,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所有路人的目光。


    要知道,这亲王的仪仗之后,又跟着府尊大人的三班衙役,以及苏大善人的奢华马车。


    “快看,魏王殿下回来了。”


    “咦?不对啊,前面赶车的……那……那不是赵案首吗?”


    “真是赵麟赵公子,他怎么在给王爷驾车?!”


    “这……这是什么情况?”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马车前辕上那个青衫磊落、却握着马鞭的挺拔身影上。


    赵麟如今在汴州城的知名度极高,无人不知。


    他的诗集,书画拿出来售卖,几乎瞬间就被抢空。


    可惜他的出世作品实在太少,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他准备乡试,所以才没有时间。


    此刻见他竟在为魏王驾车,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个赵案首与魏王殿下的关系实在太好,都是少年人,就如生死之交一样。


    现在突然坐在马车前辕赶车,这是闹的哪般?


    而看赵麟那神情,似乎并无半分不情愿。


    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后面……后面那是大宗师林大人的车驾!”


    “还有府尊蒲大人的官轿。”


    “我的天,苏首富的豪华马车也在。”


    “魏王殿下、大宗师、府尊大人、苏首富……他们是一起出城又一起回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能让这四位一同出动?”


    “难道……是为了迎接什么人?可赵案首在驾车,那车里坐的是谁?”


    百姓们议论纷纷,猜测四起,目光不断在赵麟和那辆紧闭的亲王马车之间来回扫视,心中的好奇和震惊达到了顶点。


    能让魏王、大宗师、府尊、首富四位巨头联袂出迎,甚至让风头正劲的中原第一才子心甘情愿亲自执鞭驾车……


    这马车里的人物,身份得尊贵、重要到何种不可思议的地步。


    “莫非……是京城来的某位了不得的钦差大臣?或者是皇亲国戚?”


    “不像啊,若是那般人物,魏王殿下岂会出迎?”


    “那还能有谁?总不可能是皇上微服私访吧?”


    就在众人绞尽脑汁猜测之际,有人猛地想起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另一件大事。


    “你们忘了?赵案首马上就要与大梁书院进行文比了。”


    “对,这可是关系到咱们中原文坛的大事,这几天城里来了不


    少其他府的士子,都是想亲眼见证这一盛事。”


    “难道说……王爷和大宗师他们,是为了文比,特意去请来了一位隐世的博学巨儒,来为赵案首坐镇指点?”


    “定是如此。不然何以如此兴师动众?连赵案首都亲自驾车以示尊崇!”


    “天爷啊,那得是什么样的文坛泰斗,才能有这般天大的面子?”


    “肯定是了不得的老先生,说不定是比大宗师辈分还高的前辈!”


    “有此等高人坐镇,此次文比,赵公子必胜,我压他了。”


    “切,难道你不知道大梁书院请来的是江南四大才子的许公吗?”


    亲王马车内,炭盆烧得正暖,茶香袅袅。


    宽敞的车厢因坐了四人而略显拥挤,却无人介意。


    最初的激动寒暄过后,气氛稍稍沉淀。


    林世海看着老友汤尹,斟酌了一下词语,缓缓开口。


    “子畏兄,你此番归来,恰逢其会。赵小子……哦,就是外面驾车那小子,近来遇上一桩麻烦事。”


    汤尹眼皮微抬,露出一线眸光,静待下文。


    林世海继续道。


    “他与大梁书院有些龃龉,对方步步紧逼,已定下近日文比。此次大比,关乎这孩子的前程名声。”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复杂难明的意味。


    “而且……对方此番请来的坐镇之人,子畏你定会感到惊讶,他就是我们的好友许贞清。”


    “许贞清”这三个字吐出,车厢内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魏王朱麒、蒲存义、苏方正都屏息凝神,小心观察着汤尹的反应。


    汤尹那古井无波的脸上,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下牵动了一下,似是勾起一抹极淡的苦笑。


    他焉能听不出林世海话语里那未尽之意?


    既是告知现状,又何尝不是一种隐晦的期盼?


    汤尹沉默了片刻,声音低沉依旧,却带上了些许难以言喻的沧桑:“许贞清……他也来了。这老家伙比我还年龄大,怎么跑这来了?”


    话语中既有疑惑,也有期待。


    喜欢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