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回下河村

作者:难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收刚过,正值农闲,老老少少都不用下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就闲下来了。


    陈老三家


    陈传根拿着一把砍刀利索地削着竹条,旁边空地上放着一堆削完的,家里的背篓上月破了一个洞,不快点编个新的,家里都没办法上山砍柴了。冬天就要来了,没有柴火可过不下去。


    家里就陈传根一个人,他媳妇去洗衣裳了,女儿们都外出了,儿子去了族里的学堂。


    不过很快,篱笆栅栏外出现一身影,陈传根听见脚步声抬头,就看到了走过来的张三娘,“娘,你怎么来了?”


    张三娘径直进门,来儿子家,她完全不客气,“给我喝口水,一路走过来,渴死老娘了。”


    陈春根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进屋就要去给张三娘舀了一瓢水,口中还招呼道:“娘,你先坐下歇着。”


    张三娘不客气地坐下,端过陈传根递到她手边的水,大喝一口,用手背擦擦嘴角,才开口道:“二丫头呢?”


    陈传根接过他娘喝完水的碗,疑惑道:“出去挖野菜去了,您知道,这几日是挖九节莲的日子,她忙着赚些私房钱。您找那丫头什么事?”


    “三天后,我要回趟娘家,叫她跟我一起。”张三娘五十多了,回娘家是不可能一个人回的,必要叫个小辈一起,供她使唤。


    以往这事都是陈传根的大女儿干,他大女儿天生神力,张三娘走累了,还可以让其背她。今天却叫陈萱去,陈传根有点不解。


    张三娘看出了他的不解,理所当然道:“我还不是为了她,十三岁的大姑娘了,婆家还没个着落,领到西山村去,要是有人家看上了,也好来提亲。”


    陈传根是张三娘的小儿子,但因为从小不灵光,三个儿子中,张三娘最不待见的就是他,他从小就有些缺爱。


    现在听到张三娘还为了自己的女儿考虑,立马一脸感动,“娘,我一定让她去!让您费心了,都是儿子不中用。”


    张三娘可没耐心安慰他,把话带到了,站起来拍拍衣裳就要走,“三天后啊,我先走了,家里穷,我就不留下来吃你家了。”自从陈传根老爹死后,三兄弟就分了家,老大分得家产最大,老娘自然也该老大奉养。


    陈传根又是一顿自责,三兄弟里,除了老大日子过得不错,他和老二是穷的叮当响。自然不敢说留老娘吃饭。只得道:“娘,我送送你。”


    一路殷勤地把张三娘送到院子外,张三娘挥手让他回去,他才转身走了。


    要到饭点了,陈传根媳妇也洗完衣裳往家里走,还得给一大家子做饭呢。


    回到家,陈传根一脸喜意把这事一说,王春花面上不显,心里鄙夷道:那下河村难道是什么富村,村子里的有钱人还没陈家村多呢,能说个什么好人家。


    只是去一趟也不掉一块肉,好女百家求,提亲的人踏破门褴,说出去也好听不是。


    所以,陈萱背着一小背篓九节莲回来,就听说了这个消息。


    她不像陈传根,对张三娘信服无比,一听这个消息,就发现了不合理之处。


    张三娘是个什么人?眼里从来只有孙子没有孙女,你说她操心孙子的婚事,还有些可能,想给孙女找个好人家?陈萱一个字都不信。


    不过也正好,她十三岁了,如果再不做点什么,那就真的要嫁人了,陈家可不会允许族里有女儿不嫁人。


    她总结前几次失败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她没有本钱,再好的想法、点子,没有金钱支撑,也是空中楼阁。


    二是她自身没有价值,说出的话不被旁人重视。如果她还是千金小姐,哪怕只有十岁,别人也只会觉得有钱人家的小孩就是聪明。


    她要做的,要么是赚些本钱,要么是增加自身价值,这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相通的,有了本钱就有了价值,有了价值本钱自然会找上门。


    用什么办法破局呢?陈萱已经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现在,张三娘给了这么个机会,她不得不抓住了。


    *


    三日一晃而过。


    一早,陈萱就把自己收拾妥当,去了大伯家。


    陈萱大伯家条件比陈萱家好多了,屋子靠近子还算靠近村中心,是陈萱阿爷留下来的。


    五间大屋,张三娘单独住在东边的屋子,两个堂姐住在西边,堂兄和大伯父夫妻分别住在堂屋两边。还有一间单独的灶屋。屋顶是用瓦铺就的,下雨时也不会漏水。


    陈萱和大伯、大伯母见过后,就去了东屋。


    陈萱一进门,就见张三娘在照子前插着银簪,桌子上还有一刀猪肉,几包布头,应该是要带去娘家的。


    张三娘见陈萱进来,道了句:“来了?”就转过头继续插簪子了。


    就陈萱观察,张三娘应该是把自己有的一只银簪,两只银镯子,一对银耳珰全给戴上了。


    张三娘没叫陈萱坐,陈萱可不管那么多,一把坐在了屋里空着的那张凳子上,张三娘见了,脸立马拉了下来,但很快,像是想到什么,又收起神色。


    陈萱注意到她的神色变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片刻后,张三娘停手,叫陈萱提上东西,就出发了。


    张三娘的娘家在下河村,听名字就知道位于河流下游。张三娘娘家就是普通的村户,唯一让人称道的就是张三娘的亲娘,如今还活着,已经七十多了,在附近几个村,算高寿了,若活到八十,可以免一个子孙服劳役。


    还没进门,张三娘就扯着嗓子喊道:“二郎、三郎、四郎,姑姑来了。”声音格外大,邻居都出来张望,和张三娘寒暄几句,这其中就包括刘二姐。


    不过,还没说两句,张三娘几个侄儿侄孙很快就迎了上来,簇拥着张三娘进门了。因为亲娘还在,她婆婆、公公并相公都死了,没人能管束她,只要得闲,定会提些礼到娘家来。


    她随手把礼递给侄儿们,先去正房里看她大哥,张三娘的大哥年龄也不小了,胡子花白,头顶上没有几根头发,早知道今日张三娘要来,在正屋等着她,见她带着陈萱进门,惊讶道:“这是你老三家的二丫头,长这么大了,可说了人家?”


    张三娘随口道:“没说,她娘指着攀高枝呢。”又对着陈萱说:“别在这儿站着了,去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00289|1703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里挖些九节莲回来,午食也给你舅爷添道菜,算是你一份孝心了。”


    用孝心做借口,陈萱无法推辞,口中应是,心里却警惕起来,走出正屋,拿上表姐给的小背篓,陈萱心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也不是没有准备的。


    陈萱一走,张三娘就道:“大哥,我去看看娘。”说罢,就去了她娘的屋子。


    张三娘的亲娘年纪大了,身体并不好,成日里都是卧床,吃喝都让小辈们端进屋来。平日里,张三娘见了她娘,是说不完的话,今日却问了几句她娘的身体,就沉默了下来,眉头皱着,一脸心事重重。


    *


    “姑姑,这都什么时辰了,萱姐儿怎么还没回来,是不是迷路了,要不让柱子去找找。”


    张三娘皱着的眉头一直没有松开,听见侄儿说陈萱一直没回来,眼里闪过不忍,心里却安慰自己道:我这是送她去享福的。要是萱姐儿知道牺牲自己可以给堂兄娶媳妇,她一定也是愿意的。


    口中道:“哎呀,这孩子怕是贪耍去了,你叫柱子去找找看。”心里却知道,怕是找不回来了。


    “柱子哥,不是该吃午食了吗,怎么还要出门。”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


    正是一直未归的陈萱,她还是出去时那身褐色短打,背篓里的野菜装得满满的。


    见陈萱回来,家里人都笑了,“正等你呢。”


    “我是小辈,怎么敢让舅公,舅叔们等我,你们先吃就是,难道舅公舅叔们还会少了我的饭。”陈萱做了个赔礼的动作。


    大家齐齐笑了,招呼陈萱来坐,就要摆饭。


    只有张三娘从见到陈萱那刻起就愣住了,想张口说话,才道出个“你”字,就住了口,勉强笑着落座,突然又开口:“哎呀,我帕子落在刘二姐那儿了,我得去拿回来。你们先吃。”说完,不等众人说话,就急急出门去了。


    “五十多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毛毛躁躁。”张舅爷训斥道。


    众人只得先吃了,桌上,自然没有九节莲那道菜,陈萱回来的时辰太晚,来不及做了。


    张大表姐想起陈萱背回来的满满一背篓九节莲,疑惑道:“萱姐儿,你是在哪儿挖的这么多九节莲啊,这几日村里人都快挖完了,我和妹妹昨日半筐都没挖到。”


    陈萱笑了,“表姐,我没去山里挖,我们村里的九节莲挖得差不多了,我猜你们村也是,但是九节莲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的作用,正适合舅爷这个年纪的人吃。”她笑眯眯地看向张舅爷。


    “所以我啊,就拿着铜板去村里一家家问,买了一背篓回来。”


    张舅爷哈哈大笑,连夸陈萱“孝顺”张家人都在旁边附和着。


    陈萱旁边的小表妹一脸崇拜的望着她,“表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啊?我都不知道九节莲还有这个功效。”


    “我跟着我十三姑姑学医呢。”张家小表妹更崇拜陈萱了,陈萱夹什么菜吃,她就要夹什么菜吃。


    就是张三娘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脸色难看,问她怎么了,她只说帕子丢了。陈萱看她额头有细汗,顺手递了碗水给她,张三娘一饮而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