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柳素琴就知道她猜测没错,对方来自某知名海滨城市。
难怪林全生上辈子铁了心要在媳妇娘家那边生活了,给一双儿子买的房也是在当地市内。
隔壁的广省虽然跟他们赣省是一脉相承的贫穷,大哥别笑二哥,可李小青娘家作为热门旅游城市之一,那边的发展怎么说也比他们老家强,可能普通人赶不上这种红利,至少那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消费也没有另外几个海滨城市高,综合条件是非常适合长期定居生活的。
想到这里,柳素琴忍不住又看了林全生一眼,心想这小子命真好,嫁对人了。
林全生这次终于没错过她的视线。
可惜对视了他也看不懂,只能好奇的问,“弟妹,你也知道小青的老家?”
柳素琴随口道,“不记得听谁说过那边,正感兴趣着呢,也没想到这么巧,小青就是从那边来的。你们老家是不是风景特别好,还很舒适,夏天比深市凉快很多?”
“是啊,每年最热的那几天,我们睡在院里竹席上,还要盖着肚子避免着凉呢。”
柳素琴兴致勃勃追问,“海岛你们去过没?听说十分安静唯美,大海干净澄澈的像玻璃,白天和晚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美,上面的海鲜也很鲜美实惠、品种丰富齐全,对了,岛上还有上个世纪的建筑……”
她刚才说不记得听谁讲的这些,显然只是随口敷衍的借口,柳素琴记得很清楚,只是没法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上辈子的李红分享的。
李红那些年单身带孩子,日子相当潇洒,一到学生放寒暑假,文具店冷冷清清,她就会歇业一段时间,带着小棉袄们自驾游,云贵川各大景点都玩了个遍。后来孩子们陆续上班了,再没有寒暑假,李红也彻底退休了,直接拎着行李箱全国各地的飞。
她们重新联系上那年,李红正计划要去这个海岛待一阵子,还邀请她一起,只是柳素琴拒绝了,李红后来一个人背着行李过去,并全程在微信上直播,带着她云旅游,导致柳素琴对这些景点如数家珍。
其实她现在也想不懂,当时为什么一边打从心底里羡慕李红的潇洒,一边又拒绝人家的邀请。
李红也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出行主打一个经济实惠,避开旅游旺季,吃住都很方便,一趟下来最多花个三五千,这钱她又不是没有,林南江每个月上交的工资绰绰有余,偶尔出去玩一趟,他应该也不会有意见。
不过转念一下,那会儿她完全没有收入,林南江也总有年纪大了干不动的那一天,偏偏儿子女儿个个没着落,自己再不多攒点棺材本,怕是要急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说来说去还是贫穷惹的祸,但凡当时卡里有个一两百万,她肯定不会这么没苦硬吃的。
想着想着,柳素琴就把上辈子的怨念放一边了,专心拉着李小青询问她老家那边的情况,心想打听清楚了,这辈子由她带着好姐妹去岛上浪。
不过她俩聊得这么热闹,不知不觉把其他人的兴趣都勾起来了,大家伙围着李小青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气氛很是热烈。
李小!
青本就不是个见外的,聊到兴起更是直接发出邀请,“哎呀,有机会去我们那边玩,我请你们吃海鲜吃到饱。”
“那就说好了啊。”林南江笑眯眯应下,并顺势帮好兄弟争取福利,“正好全生今年要跟你回去,你先带着他去四处玩玩,等以后我们过去,就可以采纳你们的经验了。”
李小青成功被忽悠住了,深以为然的点头,“有道理,那我先带全生哥玩一遍,以后陪你们去看最漂亮的景点。”
林南江一边点头赞许,一边递给好哥们一个得意的眼神,深藏功与名。
抛开某些人的小心机,这次会面相当完美,大家聊得热烈,从始至终都没有冷场过,吃得就更愉快了,满桌大餐,柳素琴亲自下厨、用李小青带来的咸鸭蛋做的蛋黄焗鸡翅,也赢得了女同胞们的一致好评,是餐桌上光盘速度最快的一道菜。
嗯,这个女同胞也包括快两岁的小芳芳。
由于这道菜是临时添加的,鸡翅解冻后没太多时间腌制,为了方便入味,柳素琴就用剪刀把每一块鸡翅都竖着剪成两半。
吃饭时看着在座大人都有鸡翅吃,唯独她的小碗空空,小朋友当场锁定单手抱着她用餐的老父亲,回头仰起精致甜美的小脸蛋可怜巴巴瞅着他,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还奶声奶气一口一个“爸爸爸爸”“宝宝想要鸡翅翅~”,差点把林南江的心都萌化了。
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香香软软小公主啊,奶爸感动的热泪盈眶,脑子一热,等他回过神来时,死手已经把一块鸡翅放闺女碗里了。
而小家伙急得连筷子都不要了,上手抓着就是一顿啃,看来已经没办法虎口夺食了,何况林南江也不忍心,便小心翼翼去观察媳妇的反应。
他这眼神看得柳素琴一阵无语,心想他心疼馋哭了的闺女,难道她就是什么狠心后妈吗?
她都没拦着他夹菜的动作,又怎么可能在小家伙吃得正欢的时候阻止嘛。
“行了,闺女想吃就让她吃这一小块,吃完不许再给了,摄入太多咸对她没好处。”
“好的好的。”一句话不仅让林南江安了心,在座除李小青以外的几人也暗暗松了口气,不动声色继续干饭。
一放松下来,钱菊香便再次往李小青的碗里堆满菜,“小李啊,往后就是一家人,来家里千万不要客气,多吃菜,这个大虾你好好尝尝,还有排骨,白切鸡,泡椒牛肉是酸酸辣辣的,应该更符合你们老家的口味?来,喜欢就多吃点。”
在外婆和新认识的姨姨你来我往客套之际,小芳芳已经飞快吃完了半根蛋黄鸡翅,大概是讨来的饭比较香,她不仅吃得干干净净,就连骨头都来回嗦了三遍,珍惜极了,还是林南江趁孩子妈关注这边之前抢走鸡骨头,并及时扔进垃圾桶里消灭痕迹,又剥了只大虾放闺女碗里哄道,“乖宝,吃这个,也是你喜欢的虾虾。”
小芳芳是个大度的小朋友,被扔掉了珍惜的鸡骨头也没生气,面对爸爸补偿的大虾,她发现用手抓着吃比较香,便再次伸出长者几个肉窝窝的小胖手,脆生生吐出“谢谢”两个字,嗷呜一口继续认真干饭,却不知道她的小奶音小表情小动作,又一次把老!
父亲萌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吃饱喝足,大家又回到客厅边看电视边聊天,宾主尽欢之后,柳素琴和林南江带着小芳芳,一家三口亲自热情的把客人送到楼下,目送她坐上摩托车后座。
李小青脸上也是同他们一样的依依不舍,上车前特意返回来抱了抱小芳芳,“我们乖宝也太漂亮了吧,比全生哥带给我看的照片可爱一百倍,确实是最可爱小朋友,我好舍不得喔!芳芳也要记得姨姨呀,姨姨下次再带好吃的来看你。”
“姨姨乖乖。”小芳芳学着爸妈的样子,小大人一般拍拍舍不得松开自己的姨姨,柳素琴和林南江则是忙不迭发出邀请,希望李小青有空常来坐坐。
“好的呀,我放假就来找你们玩。”李小青应得响亮,然而她下一次再来做客,已经是她要带林全生回老家的前一天了。
倒也不是李小青不想兑现承诺,她其实好几次都想来的,可林全生他们越是临近年关越是忙到飞起,再也抽不出时间来接她进城。
让李小青自己坐车过来,她也有点不敢,加上担心柳素琴她们一样的忙,自己过去可能会给他们添乱,于是每每跟林全生通话,这话刚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取而代之是一成不变的叮嘱他注意身体,她等着和他一起去看小芳芳。
就这样等到了他们年前歇业。
关外的厂子工资要相对低一些,工人也没那么卷,那边年前放假普遍比较早,李小青又是在好朋友姐姐姐夫的地盘工作,这是一间规模不大的厂子,也不需要太多人留在厂里过年,老板两口子带着关系近的一批亲戚留下来,就够撑过春节了。
若不是为了等林全生一起,李小青早就跟老乡们一起回家了。
林全生也没辜负她这份体贴,年前辛苦搬砖,连轴转了足足一个半月,歇业后却一口气没停,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去接对象进城,计划在柳素琴这边住一晚,然后赶第三天早上的火车。
为了配合林全生的行程,他们歇业的当天晚上,柳素琴也熬了个夜,特意等他们收摊回家,一口气把他们近一年的账目理出来。
是的,林全生自从买了车子房子,又躺平了,每月只领店里的工资作为生活开销和恋爱经费,大半年的分红都在柳素琴存折里没动,加上年前黄金期的入账,属于他的那份已经高达七八万。
还好柳素琴细心惯了,不管林全生要不要分钱,他俩每个月的账目她都算得清清楚楚,并让两人当场确认没问题,所以年前的盘账也很简单,算完这个月各自的数目,再用计算器把前头几个月的加一加,得出的数字记在小本本上,她再次把账本递给两人进行最后的核实确认。
林南江只看了一眼便笑嘻嘻,“媳妇你算的就是我算的。”
林全生也习惯了,默默开始对账。
柳素琴却也没让林南江闲着,把手边几乎要变成对公账户的存折递给他,“那你拿上这个,明天早点和全生哥银行把分红取给他,我还要上班,就不陪你们一起了。”
林全生所谓的对账,也就是按按计算器,数字都能对上,他立刻加入夫妻俩的话题,“我也不去了,还要去接小青过来,南江你直!
接转我账户里就行。”
林南江刚想催媳妇早点回去睡觉,一下又被他的话打岔过去了,“一起打你账户,还是另外再办一张存折,把你准备娶媳妇的彩礼放新存折里?对了,你想好给多少彩礼了没,应该不会想着用全部身家娶媳妇吧?”
林全生连忙摇头否认,才正色道,“正要跟你们商量呢,上次来过你家后,回去路上我就把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小青,她也一点点都跟父母说清楚了,她家里表示只要我这个人没大毛病,也是真心实意对小青好,他们可以不计较那些,过几年再摆酒也行,当然我要保证不能让她在我家受磋磨。”
“真的?你小子命真好,遇上一点都不为难人、反而还这么为你着想的丈母娘。”林南江羡慕道。
别看他现在仿佛受尽了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宠爱,两老对他比对她媳妇还要和蔼温柔,可当年第一次上门,他也是受尽了刁难委屈。
丈母娘和嫂子们各种试探,或是明褒暗贬的威胁;不善言辞的老丈人则带着大小舅子拼命给他灌酒,不把他喝死誓不罢休的架势;就连还只是半人高的侄子柳强都不知道是听了谁的怂恿,跑他跟前放了一通狠话,挥舞着小拳头说对姑姑不好就要带小伙伴来揍他。
总而言之,全家人就差把他当小日子整了,娶个媳妇堪比过五关斩六将,林南江也是长那么大第一次体会到生活不易。
后来自己有了香香软软的小闺女,他深刻理解了丈母娘他们当初的心情,要是自家闺女有这么一天,他绝对比老丈人下手狠多了,自己一个就抵得过千军万马。
但轮到兄弟见丈母娘,又是另一种心情了,正所谓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自己淋过雨,好兄弟怎么能一点风雨都不沾?啥好事都让他赶上了啊,林南江小小的破防了。
柳素琴没理他不平衡的小眼神,但也认同他这话,单单能让林全生上辈子心甘情愿当半个上门女婿,一门心思给老丈人和丈母娘养老这件事,就说明李家两老都是厚道人,她笑道,“真好啊,看来你这趟一定会顺顺利利的。”
林全生也咧嘴笑了,继续说自己的打算,“虽然他们善解人意,但我也不想委屈了小青,或者说我家这情形已经是种委屈了,总该多给点彩礼作为补偿,又不是没这个条件。所以我打算出一万八千八百八十八,你们觉得可以吗?”
柳素琴率先表态,“我觉得这个数字不错,又体面又吉利,小青有这个彩礼,在他们那应该也是头一份了吧。”
比起婆家什么的,还是到手的彩礼比较香,面子里子都有了,毕竟结婚后也不会跟公婆住一起,不用太过在意。
林南江也感叹道,“可不是嘛,咱老家那边很多人连彩礼都没有,我家当初也只是随大流给了一千块,加上我私下攒的钱给素琴买了三金,也才看着像模像样了些。还是你现在好啊,一万八的彩礼,放在哪里不是头一份?这得赶得上电视里的八抬大轿了吧。”
从他们结婚到现在,也才三四年时间,好哥们就要如此风光娶媳妇,林南江为他高兴的同时,也不免为当初委屈了媳妇而歉疚。
不过柳素琴自己不觉得委屈,!
至少嫁给他时她都是幸福的、对外来充满期许向往的。她也没林南江这么多细腻感触,看林全生在他们的肯定下彻底拿定了主意,柳素琴半调侃道,“你看看,两个月就把娶媳妇的彩礼钱赚回来了,这段时间咋还那样拼命,是想多娶几个不成?”
“嘿嘿。”
林全生摸了摸后脑勺,羞涩又坚定的说,“等年后回来,我手里能剩个五六万就算好的,明年再辛苦一年,争取在你们这边买套房子。”
不等两人好奇追问,林全生主动解释道,“我以前以为你们准备买商品房是为了住得更好一些,也就没想过做邻居这种好事,可你俩不是打定主意要在这边住到芳芳上学么,那我努努力,还是有希望完成这个梦想的。正好这个小区哪哪都好,尤其是你们和隔壁那两栋,都是大户型,很适合有了孩子后一大家子住……”
林全生絮絮叨叨说明自己的各种考量,林南江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你那边适合新婚小两口住,以后有了孩子还是该换个大点的房子,我们这小区是素琴精挑细选过的,连孩子以后上学都考虑到了,跟着搬过来就对了。”
“是啊,我自己没什么眼光和志向,但也知道一点,向着老板娘看齐是不会错的。”
林南江竖起大拇指肯定了好兄弟的想法,随即又问道,“你打算明年还是后年来这边买房?可能越晚价格越贵哦。”
林全生表示行情他都懂,也有心理准备,反正买了就都不亏。
柳素琴也出声吹了一波彩虹屁,“还说你没眼光志向,真要是没志向,这会儿就彻底躺平了,哪里还会想着继续买房。”
说实话,这会儿的银行利息也挺香,林全生若是想要多攒点钱吃利息,以后也好早日退休的话,也属于人之常情。可他还想继续向她看齐,说明他足够相信她的选择,同时他本人也不是真的毫无斗志。
总之柳素琴越来越觉得林全生这性格不错,跟林南江互补的同时,两人也在共同成长。
这么说吧,他俩只要步调一致,合作就可以去继续下去,林全生完全一成不变才要遭,差距就是分歧的开端。
所以于公于私,柳素琴都很乐意看到现在这个局面。
说完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行了,你俩今年算是解放了,慢慢聊,反正明天有的是时间补觉,我先回去睡觉了。”
“去吧。”林南江连忙点头,林全生则关心的问了句,“你们什么时候放假?”
“外地员工可以多休几天,时间由自己安排,我的话再上四天班就可以放假了。”柳素琴说到这里脚步一顿,“对了全生哥,你托我帮忙置办的东西,我也没时间,嘱托我妈帮忙买齐了,一起放在玄关的柜子上,那些袋子都是你的,回去记得带上。”
林全生第一次见丈母娘,诚意非常足,连礼物都想好了,至于具体置办什么,他表示两眼一抹黑,刚好也没时间自己买,于是全权嘱托给管他们后勤的老板娘。
不巧的是柳素琴今年也忙,再次外包给了老妈,连带着自家要准备的年货一起。
当然柳素琴还是要更靠谱一些,外包之前给了钱菊香一张清单,让她照着清单买就行了,另外帮林全生置办礼物的清单,是先跟他商量好写下来的。
林全生闻言,第一时间站起身掏兜,“太好了,你跟钱婶真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一共花了多少钱,我直接给你吧?”
柳素琴和林南江都出声拒绝了,但林全生十分坚持,“一码归一码,弟妹经常给我买东西,你看我什么时候客气过?不过这次是给小青父母和妹妹准备,别说东西不少了,就是价格再便宜,也没有让你们出钱的道理。”
“也是,孝敬你丈母娘,肯定要是你自己的心意。”林南江打趣道,柳素琴也配合的报了个数字,然后挥挥手,“你非要给,那就给南江吧,当他的零花钱了。”
说完打着哈欠回房间倒头就睡,至于她离开后,两人聊了什么,又聊了多久,柳素琴是完全没有感觉的,第二天起床时,旁边的人睡得四仰八叉,可见累的不轻。
不过柳素琴中午忙完走影楼,就看到林南江坐在摩托车上,神采飞扬的朝她招手,“老婆,我来接你回家吃饭了。”
成功接到老婆,林南江一边骑车往家赶,一边积极替自己邀功,“我上午去银行办完业务了,全生也把小李接过来了,媳妇你这几天只管上班,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明天送全生上火车,过两天送张大妈回村这些我都记着呢,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