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预警信号再次出现!
等离子体边界参数开始快速攀升,预示着一次剧烈的能量爆发正在酝酿。
控制室气氛瞬间紧张。
但就在下一秒,陈辉的模型屏幕抢先一步弹出了预测,
【预测,带状流正在生成,预计将抑制ELM爆发,强度中等,倒计时3、2、1】
所有人都死死盯住主监控屏。
那原本应该剧烈爆发的参数曲线,在冲到一半时,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软墙,它的势头被一股悄然形成的、来自等离子体内部的力量巧妙地剪切、分散、吸收了。
爆发被成功抑制了!
等离子体恢复了平稳的运行,如同风暴过后平静的海面。
没有爆炸,没有破裂。
只有仪器平稳运行的嗡鸣,和屏幕上完美吻合的两条曲线,绿色的预测线与红色的数据线,终于前所未有地、优雅地重叠在一起,仿佛它们生来就是一体的。
屏幕上不再是一片无序的混乱,而是一场壮丽的、自我约束的宇宙之舞,湍流仍在,但它被自身产生的秩序所驯服。
控制室里陷入了短暂的、难以置信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研究员们激动地击掌相庆。
宋韫韬看向一旁的陈辉,眼中是深深的震撼,只是三个月时间,他竟然就完成了这一壮举,他解决的不是一个算式,他为人类通往星辰大海的能源之路,推开了一道至关重要的门缝!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经历了300多个日夜,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液态金属偏滤器。
刘勇根本压不住自己的嘴角,在拒绝钱老之后,没有人知道他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鄂老又被陈辉挖墙脚,这无疑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但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压力也终将成为他前进的动力,这次的成功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偏滤器是托卡马克装置中技术挑战最严峻、改进需求最迫切的部件之一,被称为托卡马克的“排气系统”和“防火墙”,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装置能否安全、稳定、长时间运行。
偏滤器靶板直接承受巨大的粒子流和热流,面临极端热负荷、高能中子辐照、氚滞留和等离子体侵蚀。
于是他们不再使用固体靶板,而是用流动的液态金属锡锂共晶合金作为偏滤器靶板表面。
液态金属表面可以不断流动更新,从根本上消除了固体材料的熔化、裂纹和辐照损伤问题,同时液态金属的蒸发和电离可以有效地耗散入射能量,还能有助于控制燃料循环和除氚。
当然,使用液态金属作为靶板同样面临许多问题,液态金属的稳定性,如何防止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将其推走、溅射污染、以及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
这些问题即便在国际上,也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
但他们做到了。
“好,这些天大家辛苦了,大家抓紧整理一下数据和材料,完成之后,所有人放假三天。”
刘勇红光满面的说道,作为国内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头部,他很明白这次突破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有了这次突破,他们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真的是已经遥遥领先了。
这是他个人科研的一小步,却是华夏可控核聚变事业的一大步!
“刘主任万岁!”
实验室里再次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他们已经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现在终于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刘勇看着欢呼的众人,悄然退出实验室。
“主任,这次可真是扬眉吐气了!”
秘书小王跟在他身后,红光满面的说道,“我听说那位陈教授最近正在疯狂的进行实验,EAST都快被他搞散架了。”
“三个月时间,消耗了一个多亿的经费,却一无所获,就算上面对那位再信任,也不会一直任由他这么胡来吧?”
作为刘勇的秘书,他知道不少内情,从情感上自然为刘勇打抱不平,大家搞科研的,最讨厌的就是外行指挥内行,你一个搞理论数学的,好好的研究等离子体模型就好了,非要来争什么负责人。
大家都是在这个圈子搞研究的,自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离子体研究所的消息他们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他们这里偏滤器突破的消息,想必很快,等离子研究所那边也能知道。
“还有鄂老他们,真想知道他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反应。”
强者就应该狠狠的羞辱弱者,他们现在取得了这样大的突破,秘书小王自然要狠狠的上嘴脸。
“行了。”
刘勇打断了小王的话,“你去跟宋韫韬他们联系,将我们的成果分享给他们。”
等离子体研究所同样在做偏滤器改进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使用液态金属作为偏滤器粑板的研究。
大家虽然属于竞争关系,但毕竟同属华夏,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合作的,他也很明白,光是偏滤器的改进成功,并不足以完成可控核聚变商用的目标。
最后的成功注定是一个个突破会合的结果。
当然,他也对宋韫韬他们的反应很感兴趣。
回到办公室后,刘勇打开电脑,将这次实验的成果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描述出来,给钱老他们发了一份简报,虽然简报你只字没提陈辉的事情,但这个时候发简报,言外之意也很明显。
他想要告诉钱老,我当初没有答应陈辉来做负责人,这个选择是对的!
……
等离子体研究所,鄂老的确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刘勇他们对偏滤器改进成功的消息。
“真是难为他们了。”
鄂维南也参与过这个项目,大概知道这个项目的进度,刘勇他们能这么快的完成,除了找对了的方向,必定也是付出了许多努力的。
想必因为诸多事件,他已经将陈辉当做了竞争对手,所以才会如此不遗余力的将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之中。
他甚至都能想象到刘勇现在到底有多高兴。
可惜,如果他知道陈辉的等离子体模型已经成功,不知道会做什么样的感想。
鄂维南自己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都愣了好半晌。
“也把我们的成果跟他们分享一下吧。”
宋韫韬有些玩味的笑了一声,投桃报李,但刘勇听到这个消息会不会高兴那就不知道了。
他跟刘勇一起参与了那场会议,自然明白刘勇此时的心情。
……
京城,钱老看着手中的两份简报,开怀大笑。
陈辉能完成任务倒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科研人员,只知道陈辉擅长创造奇迹,所以即便陈辉三个月就完成了等离子体模型构建,他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刘勇的成功,就有些意外之喜了。
“刘勇虽然大局观差了点,但也还是位好同志的。”
钱老评价一句,开始给两封简报回复,两封简报的回复中,钱老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如今可控核聚变中两个重大的问题得到突破,他能明显感觉到距离那个目标越来越近了,当然,第一壁材料和磁体系统的问题依旧需要解决,否则反应堆不可能完成维持数年的运行。
接下来自然是让刘勇他们前往等离子体研究所,结合双方所长,看看目前他们能够达到的极限。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今天已经放假,但刘勇依旧来到了办公室。
打开电脑,果然,第一时间他就看到了钱老的回复。
看到回复中那些溢美之词,饶是城府深厚如刘勇,也都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但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
“让我带着核心团队去等离子体研究所?”
刘勇茫然的看向钱老的回复,感觉像是看到了什么天荒夜谈。
他明白可控核聚变这样的大工程,靠他们一个研究所是没办法完成的,大家需要合作,但就算要合作,那也是等离子体研究所的人到他们这儿来学习才对。
“倒反天罡?”
“开什么玩笑?”
刘勇只感觉无比荒谬。
他知道上面重视陈辉,但也不能偏袒到这种地步吧?
当然,他还是耐着性子往后看去。
“可控核聚变中的等离子体运动模型?”
“怎么可能?”
刘勇感觉自己的三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他知道陈辉在数学上的造诣,在整个蓝星恐怕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也知道等离子体运动模型是什么,不止是陈辉有这个想法,早在他们发现等离子体会产生湍流时,就有人想到利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他们的确在这方面有些进展,但也只是稍微提升反应的维持时间而已,想要完全避免湍流,解决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问题,根本不可能。
陈辉去等离子体研究所才多久?
三个月?
就完成了全世界数学家几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
哪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至于这么离谱吧?
刘勇第一反应是认为这是个假消息,是等离子体研究所欺上瞒下的学术骗局。
但他也知道宋韫韬不是白痴,若真是这样做,无异于是蛇进竹笼,自寻死路。
脑海中不断冒出纷繁的念头,让刘勇感觉自己脑袋都快要炸了。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他才恢复过来,再次看向简报,确定不是自己看错了之后,他关闭电脑,拿出手机,买了一张去合肥的飞机票。
同时他给还在休假的同事们发了一条工作留言,点了几位核心成员,让他们结束休假后直接去等离子体研究所。
原本他是准备直接带同事们过去的,但想到大家这一年多的辛勤劳累,终究还是没有剥夺他们的假期。
他准备自己先过去看看。
“主任?”
“凭什么要我们去合肥出差啊?”
“就算等离子体研究所要学习技术,也应该是他们过来向我们学习才对。”
大家虽然在休假,但还是有不少人看到了刘勇的留言,不由满是愤慨。
这样质疑领导可不是什么好的行为,但刘勇也没计较,因为即便是他知道对方完成了等离子体运动模型的构建,他都依然会有质疑。
更何况这些普通研究员了。
“他们最近也完成了重大突破,我先过去看看情况,你们好好休假。”
刘勇统一回复后,就没有再理会群里的消息。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却是陷入了震撼之中。
重大突破?
既然是让他们去等离子体研究所那边,而不是让对方过来,就说明对方的突破,要比他们的重大。
可他们完成的是偏滤器的革命性改进啊!
到底是什么突破,还能比他们的突破更大?
原本正在享受假期的核心研究员们顿时坐不住了,一个个的立马打电话给综合部,让他们给定最近去往合肥的机票。
他们倒要看看,等离子体研究所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突破!
……
随着3月之期越来越近,燕北大学也变得越来越热闹起来,虽然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鸿门宴,但依旧挡不住大家对黎曼猜想证明的好奇,依旧有无数的数学家从全球各地赶来。
这些数学家来到燕北大学之后,也都兴致勃勃的在校园中游览,他们也都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环境,塑造出了陈辉那样的妖孽天才。
燕北大学的学子们也都挺直了腰杆,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
三天后,图书馆报告厅,
这个报告厅位于图书馆地下一层,拥有152个沙发座椅,配备贵宾接待室、同传室,是燕北大学规格最高的报告厅之一。
尤其是当陈辉决定使用华夏语来进行这场报告会,同传室就必不可少了。
陈辉正站在讲台上调试设备,田阳坐在第1排,颇有些不满的说道,“怎么最后选择了这儿,要我说,就应该去室内体育场,按照演唱会的规格来办,这样的盛事,就应该越隆重越好。”
一旁的报告厅负责人哭笑不得,“田老,这可是黎曼猜想,就算去了体育场,来了几千上万人,最后能听懂的又有多少呢?”
田阳依旧有些不满,“听不听得懂不重要,氛围还是要烘托出来的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