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4章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

作者:皮卡丘梦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04章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具有这三种情况的人,国君不用他作臣子,而乡亲们不会跟他来往。】


    【当初假使管子长期囚禁死在牢狱而不能返回齐国,那么也不免落个行为耻辱的卑贱名声。】


    【连奴卑和他同名都感到羞耻,何况社会上的舆论呢。】


    【所以管仲不因为身在牢狱感到耻辱,却以天下不能太平感到耻辱。不以未能随公子纠去死感到耻辱,却以不能在诸侯中显扬威名感到耻辱。】


    【因此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却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他的名声比天下任何人都高,光辉照耀着邻国。】


    【曹沫作为鲁国的将领,多次打仗多次失败,丢掉了五百里的土地。】


    【当初假使曹沫不反复仔细地考虑,仓促计议就刎颈自杀。那么,也不免落个被擒败将的丑名了。】


    【曹沫不顾多次战败的耻辱,回来和鲁君计议。】


    【在齐桓公大会天下诸侯时。】*


    【曹沫凭借一把短剑,在坛台上逼近齐桓公心窝。】


    【其脸色不变,谈吐从容。】


    【多次战败丢掉的土地,只此一次便都收回来,使天下震动,诸侯惊骇。】


    【使鲁国的威名在吴、越之上。】


    【像这二位志士,都是不顾全小的名节和廉耻,才得以得到大的名声和功业。】


    【一死了之,身亡名灭,功业亦不能建立,这不是聪明的做法。】


    【摒弃一时的愤怒,树立终身的威名。】


    【放弃一时的愤怒,奠定世代的功业。】


    【二计选其一,都能使君的功业和三皇五帝的功业争相流传,名声和天地共存。】


    【再次请君审慎,认真思考,选择其一。】


    老将剧辛放下最后一卷竹简,重新拿起第一卷竹简。


    他循回往复,看了六遍,老泪纵横:


    “我和燕王之间已有嫌隙。


    “以燕王心性,我回到燕国的那一日,就是我全族老小都被杀的日子,第一计不成。


    “没有粮草援军支援,我为了守城吃聊城人的肉,把他们的骨头用来烧火。


    “我若是投靠齐国,除非聊城人不是齐人。


    “否则,以礼仪廉耻治国的齐国,怎么会容纳杀了这么多聊城人的我呢?第二计也不成。


    “可若是继续坚守,聊城内的粮早绝。


    “就算是齐国不以全国兵力相攻,我也支撑不了几个月了。


    “到时我的下场就和鲁仲连所书一样,身死族灭。


    “我的士卒们也会和我一样,没有一个人能生还。


    “既然如此,倒不如以我的性命保全士卒。


    “希望燕王看在我以燕国坚守聊城,看在我保全了燕兵的份上,不杀我的族人。


    “与其让他人杀死我,不如我自杀!”


    城外,大帐内。


    暂领齐国将军的鲁仲连怒不可遏,吼得帐中照明的烛火摇摇欲坠: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你出风头、挣名声的时候吗?”


    鲁仲连拉扯着嬴成蟜的胳膊来到摆放了一年的桌案之前。


    桌案上除了那副巨大舆图,还是就属八神牌位最为显眼。


    在八神的注视下,鲁仲连一拳头砸在舆图上的聊城:


    “这不是论战!这是战争!


    “这里不是稷下学宫!这里是战场!


    “聊城这座城池,一年吞了我国三万大军!


    “聊城内的百姓,存活下来的怕是廿(nian四声)不存一!(注1)


    “你这时入聊城劝降,只有两种下场。


    “一、充当军粮。


    “二、被当众斩杀祭旗,以正军心!


    “你这条命现在不只是你一个人的,还是我鲁仲连、孔家、天下千万万百姓的!”


    嬴成蟜眼神闪烁。


    他何尝不知道此行有风险呢?


    攀爬城墙坠落下的齐卒摔在地上,炸开一朵朵惨烈血花。


    肉体被践踏成泥,露出带着红丝的白骨。


    悲凉的冲锋声,绝望的惨叫声,每隔上几天就会响上一次。


    嬴成蟜不瞎也不聋,哪里会看不到、听不到呢?


    可是……做什么事,没有风险呢?


    鲁仲连那卷劝降书递出去三日了。


    聊城城头上的士卒,不再是按照严格的三个时辰一轮换。


    最少时两个时辰就换,最多时则能拖到五个时辰。


    这是围困聊城一年多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根据这个表现,少年大胆推断:


    燕国主将剧辛一定出了什么大事,以致于无法控制聊城军务,致使最简单又最重要的换防都出现了混乱。


    而这个大事,正好记在了史书中——聊城守将自杀。


    [我记得聊城守将不是剧辛……]


    [不,这并不是重点,我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剧辛不能死!]


    “剧辛不能死!”嬴成蟜态度坚定:“剧辛一死,燕国名声大落,再无能打之将。秦国治水无力东出,齐国无心交往列国。与燕国接壤的赵国、魏国,很可能会瓜分燕国!我不能眼看着此事发生!”


    此时秦国刚刚治水一年半。


    若是让赵国把燕国灭了,发展壮大个十年,战力恢复到长平之战以前,乃至更盛。


    虽然白起、王翦双战神都在,嬴成蟜面对全盛赵国也没有必胜之心。


    赵国缺君王,缺男人,缺土地,唯独不缺名将。


    历史上,赵国名将李牧在赵国国力拖后腿的情况下,依然差点打出翻盘局。


    若不是赵王昏头,遣使自斩李牧,赵国真不一定亡。


    要是赵国能给廉颇、李牧、庞煖提供充足兵力。


    秦赵交锋,鹿死谁手,天都说不好……


    燕国存在,能够极大地限制赵国发展。


    若是没有燕国,赵国现在应该把长平、邯郸,两场战役的创伤修复了。


    鲁仲连怒气不减:


    “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我写劝降书的时候你就在身边,你是看着我一笔一划写下来的。


    “我并没有劝剧辛死,我给剧辛的是两条活路!”


    嬴成蟜看着鲁仲连,不说话。


    长了一岁的少年长高两寸有余,即五厘米。


    不再像是个小孩子了,气场增强了不少。


    鲁仲连与少年对视好久,眼睛移开,松了口:


    “好吧,我承认,我没有给剧辛留生路。


    “他只要看过了竹简,就知道无论如何,他都只有死路一条。


    “他要是个聪明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自杀谢罪。


    “已经过去三日,他要死早就死了,你过去有甚用?


    “给剧辛殉葬吗?”


    嬴成蟜手指点着舆图上的聊城:


    “剧辛要是真的死了,聊城不会只出现换防这等小问题,而是哗变!”


    “岂不闻兵不厌诈!”鲁仲连快语连珠:“我们现在只能观察到城楼上的景象,万一这是剧辛有意为之,骗取我们攻城呢?万一他没有自杀的勇气,想要抵抗到底呢?”


    “那就更好了。”嬴成蟜大笑:“他想要活,我就不会死,我才是他的生路啊!”


    “你?”鲁仲连冷笑:“你凭什么?”


    “凭我叫嬴成蟜。”少年平淡地笑着。


    鲁仲连:“……”


    少顷,鲁仲连唤亲兵入内,断然下令:


    “升大帐!”


    亲兵先是一惊,接着眼中迸射仇恨之光。


    大多时候,只有在攻城之前,才会升大帐,召集诸将作战略部署。


    亲兵慨然应声,出去召诸将。


    他浑身力气、戾气,皆十足。


    原本是田单的亲兵的他,在田单身亡后,心中就积蕴着一口恶气。


    这口恶气驱使他为田单报仇,告诉他战死强过苟且!


    “你要作甚?”嬴成蟜不解:“你难道要进攻聊城吗?你打不下来的。”


    “我自然知道打不下来。”鲁仲连背对着少年:“但打这一仗之后,我们就知道剧辛到底死没死。”


    燕兵若是战斗力下降明显,抵抗意志薄弱,那就是剧辛死了。


    若是战斗力依旧强悍,剧辛就没死。


    鲁仲连双拳紧握,心脏刺痛。


    以十万齐国士卒性命,只为给嬴成蟜试探一个情报。


    在他没遇到嬴成蟜之前,万万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做下这等事!


    [千年万年,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再不会出现一个有望帝王的贵族,一心想着革贵族的命了。]


    [公子成蟜,只有一个……]


    “嬴成蟜。”鲁仲连直呼姓名,声音透着肃杀:“大计不成,我鲁仲连穷其一生,势必杀你!”


    嬴成蟜默然。


    楚墨巨子邓陵学,也说过类似的话。


    诸子不是站他嬴成蟜,而是站天下百姓。


    一个时辰后。


    鲁仲连亲自擂鼓助威,鼓声如雷。


    齐军向着聊城,发起了不知道第多少次的攻城。


    这一次,聊城的防守依旧顽强。


    战后一个时辰,公子成蟜在剑圣盖聂地陪同下,光明正大地走到聊城之下,请入。


    聊城上,士卒丢下一个编筐,只允许嬴成蟜一人入。


    “公子……回去吧。”盖聂低声劝阻。


    “没事的。”嬴成蟜心跳的厉害,强撑着回盖聂一个笑脸,坐进了编筐。


    编筐缓缓上升,城墙上的士卒拉得极为小心。


    盖聂一身白衣胜雪,仍是极为不放心。


    他看着编筐从地上升起,到他膝盖,到他腰腹。


    剑圣忽然手抚腰间,解下了那把自从拿到手,就连睡觉沐浴都不离身的承影剑。


    剑圣持剑柄,硬塞入少年手中。


    昂首看着城楼上拉筐士卒,目如剑芒,犀利无边。


    待编筐消失在城头上,白衣剑圣低头,在城墙底下,轻声说道:


    “愿神剑护佑我主。”


    城墙上血迹斑斑。


    风一吹,腥得很。


    三个时辰后,聊城城门大开。


    燕军未降,但是让出了聊城。


    燕军向着燕国方向缓缓撤退,有序整齐,一看就是随时做好了战斗准备。


    齐国将领有请命追击者,鲁仲连不肯。


    这个时候和燕军硬碰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虽然他在给剧辛的劝降书中写着要连横秦国,逼魏、楚撤军。


    但他心知肚明。秦国当下动不了一点。


    想要魏、楚的军队从齐国滚出去,计谋少不了,战争也少不了!


    “将军!这是燕使送来的,说是嬴子亲笔。”亲兵递上一张羊皮。


    动物皮在这个时代,是比竹简要高级的承文之物。


    大多只有重要信件才会用到。


    鲁仲连接过,轻轻展开。


    【小子不才,要夺走先生一书下聊城的美名了。】


    鲁仲连牵牵嘴角。


    [语气轻松,看来这趟行程很顺利……]


    [名声,呵……我鲁仲连何时在意过?]


    齐国大军进入聊城,刚还振奋的齐人霎时震怒,恨不得把燕军抓回来挫骨扬灰!


    人间地狱,不足以形容聊城之景。


    街道上空无一人,难见一具尸体。


    烧黑的骨头随处可见,房屋破败的像是许久没有人居住。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往里走一里,依旧不见人影。


    聊城像是成了一座空城!


    不!死城!


    直到行至中心,最高大的府邸中,才从中搜出来千来个“人”。


    如果他们还能称之为人的话。


    他们瘦骨嶙峋,面庞痴呆,多以年轻女性居多。


    士卒们碰到他们的身体时,他们就躺在地上,张开了双腿,嘿嘿笑着。


    他们是聊城中唯一的活物。


    既是玩物。


    也是食物。


    齐国将领恨欲狂,险些咬碎了一口钢牙,纷纷红着眼请命:


    “将军!他们还没跑远!”


    “杀了燕国这帮天杀的!”


    “这帮鸟人!都该死!都该死!”


    “……”


    对城中景象在心中早有准备的鲁仲连面沉似水,双拳从入城时就攥紧了,再没松开过。


    群情汹涌间,他骑在马上,猛的挥臂。


    右手食指从一个又一个齐国将领的鼻子上扫过,厉喝一声:


    “没我命令!追杀者斩!”


    鲜血顺着他食指流下,如涓涓细流。


    并不锋利的指甲,不知何时,划破了他自己的手掌。


    众多暴怒的齐将并没有看到鲁仲连流血的手指,他们只听到了不让追击的命令。


    他们怒吼着,咆哮着,转身领兵将欲行。


    田单死后,一直听从鲁仲连的将领们,哗变了。


    “斩!”鲁仲连舌绽春雷。


    六颗人头,滚滚落地,失控的现场猛的一停,然后恢复了秩序。


    谁说书生不杀人?


    威风凛凛的鲁仲连,悲哀地看了一眼地上的人头。


    倘若这些将领能令行禁止,倘若齐国士卒英勇善战,齐国又怎么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呢?


    鲁仲连想着还要驱逐楚军、魏军,思考着接下来的应变,突然一个想法一闪而过。


    他睁大了眼睛,嘴唇颤抖:


    “莫非……这是你算好的?


    “你知晓齐国不参与中原纷争的国策,依然邀请齐国合纵迫秦。


    “从齐国拒绝的那一刻开始,齐国就成为了五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需要你再做什么了……列国不会放任齐国……


    “割齐肉,养秦民……好歹毒的计策!”


    燕国国都,蓟。


    燕王喜亲自在大朝会上接见了嬴成蟜、剧辛。


    他对嬴成蟜眉开眼笑,一口一个相邦。


    对面色苍白,气息奄奄,脖子间有一道明显伤痕的剧辛却是视而不见。


    嬴成蟜以礼拜见燕王喜,不讲废话,开门见山:


    “剧公没有背叛燕国,一直率领燕军死守聊城,其忠心天地可鉴!请燕王莫要杀害忠良!”


    燕王喜这才看了一眼剧辛。


    剧辛纳头便拜:


    “臣绝没有犯上之意!都是小人作祟啊!”


    太傅鞠武也站出来,再次以性命为剧辛作保。


    在燕王喜神情略有缓和之际。


    诸多之前说剧辛不忠、有反意的燕臣都跳了出来。


    他们显然已经提前准备了许久,列出了一桩桩一件件剧辛谋反的证明。


    这些证明看上去极为有可信度,至少比红口白牙只知道说自己忠心的剧辛可信多了。


    剧辛高声喊冤:


    “请王上明查!”


    老将只说了一句话,就被一堆口水淹没了。


    “你就是谋反!”


    “不谋反你一年不回来!拥兵自重!”


    “杀了他!他是赵国间人!”


    “……”


    这些人既然得罪了剧辛,就只想着斩草除根,哪里还会想让剧辛再次掌权呢?


    至于燕国失去了剧辛有什么下场,会不会亡。


    他们想不到,想到了也不会管。


    燕国怎么样,关他们屁事啊?


    就算燕国亡了,他们也不过是交出手上的一点权力罢了,他们依然是贵族。


    赵国打下了燕国,他们就是赵国的贵族。


    魏国打下了燕国,他们就是魏国的贵族。


    他们从生下来就是贵族,一直会是贵族。


    燕王喜神色不善,不说话,任凭事态发酵,渐渐倾向大多数人的声音。


    嬴成蟜冷眼旁观这一幕,并没有感到意外。


    这是早就预料好的事。


    燕国忠臣在经过乐间族灭,燕假相将渠惨死这两件事后,断代了。


    燕王不换,燕臣不忠,燕国起不来了。


    但这个时候,还不是燕国灭亡的时候。


    燕国当继续存在,限制赵国发展,等着被秦国灭掉才对。


    “燕王!”嬴成蟜踏上台阶两步。


    “大胆!立刻止步!”站立在燕王喜身边的宦官,尖着嗓子大喊。


    朝堂上渐渐静寂,近乎所有人都看向了少年。


    少年得到了想要的安静,主动退下了台阶。


    拱手,沉声道:


    “我嬴成蟜以性命担保!剧公没有背叛燕国!”


    燕王喜看了少年片刻,点点头:


    “寡人信相邦。”


    朝堂上近乎所有燕臣大急,个个七嘴八舌,尽情宣泄意见,力证剧辛是叛将。


    但……没什么鸟用……燕王喜不听。


    嬴成蟜的担保,比所有燕臣的意见还要好使。


    嬴成蟜这三个字,意味着君子,意味着道义。


    在金身没有被打破之前,嬴成蟜具有整个天下最大的公信力。


    “聒噪!”燕王喜怒吼。


    朝堂上下为之一静,哪有奸佞是不惜身的呢?


    燕王喜威严尽显,高高在上地俯视剧辛:


    “公暂休憩。


    “待伤势养好之后,寡人再对公论功行赏。”


    原本只想着不死的剧辛大喜过望,痛哭流涕,跪地叩首感谢燕王喜恩德。


    在额头砸地的“duangdang”声中,老将眼神会在嬴成蟜身上落下,满是感激。


    七八声巨响过后,老将瘫在地上,晕了过去。


    不知道是磕晕的,还是这一年多的征战累晕的,又或是自刎被救留下的老伤发作。


    燕王喜大惊失色,从王位上站了起来:


    “快来人!快将剧公送到太医署!叫所有太医为剧公诊治!剧公绝对不能有事!”


    既然确定了剧辛是忠臣,那么忠臣自然应该得到王上的在意、偏爱。


    这是一位英明的君王应该做的,如此能使更多的忠臣冒出。


    燕王喜自认很英明。


    剧辛被抬下去。


    燕王喜恋恋不舍地看了门口好一阵,才叹了口气,捂着心脏道:


    “伤在剧公身,痛楚在孤心!


    “孤若是能代替剧公承受这苦痛,那该有多好啊!”


    刚刚还要剧辛死的燕臣们皆为燕王喜感动,揉红流不出眼泪的眼睛,七嘴八舌地压着嗓音,用好似哭泣的声音道:


    “剧公有王上惦念!定会无事的!”


    “我大燕不能没有剧公,更不能没有王上啊!”


    “我愿为王上赴死!让这病落在我身上吧!”


    “……”


    剧辛死不了已成定局,那就赶紧说两句好话,他们最识时务了。


    所谓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嘛。


    至于极为顺畅地吹捧燕王喜……这是他们每日都在思考的国家大事。


    嬴成蟜觉得燕国这样很好。


    燕王喜觉得燕国这样也很好。


    两人都得到了心中所愿,没有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在听闻众人夸赞了好一通后,燕王喜才有些不舍得让群臣暂止言论,笑着对嬴成蟜说道:


    “相邦啊,寡人有些想念丹了。


    “能否请相邦美言几句,让丹回来呢?”


    嬴成蟜略微诧异得看了一眼燕王喜。


    他听师长吕不韦说,当初燕王喜送走亲生儿子燕太子丹的时候,可是很积极、暗中欢喜的。


    [这怎么又要把太子丹要回来了呢?良心发现?]


    嬴成蟜随意想着,只是片刻就得出了结论。


    当初送走燕太子丹的时候,燕国处于动荡阶段,燕王喜有被颠覆的风险。


    现在,燕国稳当了,稳稳得为燕王喜把控。


    一直自诩英明君主的燕王喜,就想着把继承人接回来了。


    嬴成蟜捏着下巴。


    [放,还是不放……这是个问题……]


    …………


    【注1:廿,二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