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0.第150章我与诸子五五开?

作者:皮卡丘梦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50章我与诸子五五开?吕不韦惊奇地望着弟子,内心中竟然生出了“先王若是早点死就好了”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


    先王在时,公子成蟜是神童。


    先王不在,公子成蟜是长安君。


    世人皆以为这君爵是秦王子楚爱子给的荣誉封号,吕不韦起初也是如此以为。


    他现在不这么想了。


    弟子之智不次于他,想象则远在他之上。


    更重要的是,生在暴秦的弟子,天生一颗仁心。


    若是先王薨在长公子入秦之前,那就算二公子不欲为太子,身边只有次子一子的秦子楚也会为了朝堂稳定而强立次子为太子。


    若如此,真是万民之福啊。


    吕不韦在内心感叹着,点点头,轻声询问:


    “那依公子之见,可有补救之法?”


    少年心中浮现大父的音容笑貌,抿抿嘴唇:


    “不是每个君王都有为国献身的勇气。


    “燕国之君的权力,燕王喜都没魄力丢掉,更不用说性命。


    “我们要提防的,是燕国发生内乱,群臣围攻燕王喜扶新君继位,


    “燕王喜只有一子丹,只有太子丹有资格继承燕君。


    “师长要父王遣使入燕,与燕国交好。


    “将渠惹赵国不快,向燕宣战的魏国、楚国暂时态度不明。


    “四面皆敌,在这个时候能和秦国结盟,护燕地一时安宁,燕王喜不会拒绝的。


    “为表诚意,要燕王喜派遣太子质秦。”


    吕不韦抚摸着木盒子上的纹络:


    “如何令燕王喜同意呢?”


    出秦后,嬴成蟜在燕国待的时间最长,和燕王喜面对面打过数次交道。


    他很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人,颇为笃定:


    “以燕王喜的性情,知道秦王要其遣子质秦。


    “心中虽然会生气,但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终究会同意。


    “我接下来说的方法,与其说是为了让燕王喜同意派遣太子,不如说是解开他心中的结。


    “咱们在赵国的间客那么多,燕国虽然偏僻,但应该也有一些。


    “让蓟的间人编一些民谣,教给孩童传唱,大意就是说太子欲取王而代之。


    “使者或副使看情况。


    “可将燕王薨,太子继位能救燕的事,旁敲侧击地告诉燕王喜,最好能从一二燕臣之口说出来。


    “当燕王喜意识到儿子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时,遣子质秦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还有……”


    吕不韦微笑,满怀欣慰。


    弟子的成长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这是好事啊。


    嬴成蟜顺着思绪说了一多半,突然住了口,喝了口水润润喉,道:


    “我说的这些,先生是不是早就想到,已然报予了父王,秦国的使者是不是快到蓟了?”


    “大差不差。”吕不韦就像是一个普通老者,看待出息的儿孙:“公子是真的长大了。”


    嬴成蟜勉强笑笑。


    他情愿不长大,在大父的溺爱下胡作非为,做一个幼稚的公子成蟜。


    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吕不韦,自然是体会不到嬴成蟜的这份心境。


    他指着木匣子,道:


    “这里可以是燕相将渠的人头,也可以是公孙龙子的人头。


    “公子忘记曾经教过我王和臣的区别吗?


    “不要用规则束缚住自己,跳出来。


    “君子之难题,在长安君眼中,一把秦剑可解也。


    “这些话,公子自己听过就罢,千万不要和孔斌说。”


    木匣子中的人头并不需要避开孔斌,但因为木匣子而引申的道理却需要避开孔斌。


    面对公孙龙,孔斌只想着如何增强嬴成蟜的胜算。


    他让嬴成蟜多读《公孙龙子》,有不懂的问题就来问他,这是知彼。


    接下来每日都会以公孙龙的立场和嬴成蟜辩论,让嬴成蟜提前熟悉流程,这是模拟考。


    虽然孔斌当过魏国相邦,但其仍旧是从正道入手,这和儒术的治国理念相符合,知礼守礼。


    孔斌在时,吕不韦不敢提出刺杀这个建议。


    吕不韦害怕会让孔斌拂袖而去,并认为这个可能性极大。


    虽然二人思想都是以仁之国、行王道,但孔斌和吕不韦还是有区别。


    吕不韦为达目的,不介意用非常手段。


    孔斌不,孔斌很正统,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要保持和目的一致。


    他若是愿意用非常手段,当初就不会挂印离去,自辞魏国相邦一职。


    把公孙龙杀了,这个办法嬴成蟜确实想过,但有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少年望着木匣,沉声道:


    “杀一个公孙龙倒是不难,但再出来一个什么子向我诘难怎么办?还要杀吗?”


    吕不韦摇摇头,道:


    “公子不要小视自己。


    “辩论,除了辩者公孙龙子不可战胜,世家诸子莫有不可胜者。


    “公子能说走楚墨巨子,虽然有楚墨巨子善力不善言之原因,但也足以说明公子之能。


    “面对下一个子,公子不会有如此大的压力,胜算至少在五五之数。”


    看着吕不韦一脸的相信,嬴成蟜一脸的不相信。


    他不知道吕不韦是对他评价过高,还是对诸子评价过低,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我与诸子五五开?”嬴成蟜指着自己的鼻子:“师长是在说笑吗?”


    “若公子没有这份心气,那就更该杀公孙龙了。”吕不韦眸子锋锐,有如秦剑之尖:“公子连诸子都没有信心辩过,何谈辩过自有辩者以来的最强辩者公孙龙?就凭公子这几天看的《公孙龙子》?不够。与公孙龙子辩过的诸子,哪个没看过《公孙龙子》?”


    嬴成蟜沉默片刻,道:


    “……让我再考虑考虑。”


    他总觉得杀了公孙龙子,弊大于利。


    不到半刻,一口好大的口气吹灭了烛火,喧嚣了一个下午加傍晚的屋室为之一寂。


    庭院一个房间中,盖聂和衣而卧,承影斜挂在墙上。


    他双手枕在脑后,双目在黑暗中瞪得大大的,内心有些挣扎。


    听过了楚墨巨子和公子成蟜的言语,剑圣有了去意。


    公子成蟜,似乎并非表现出来的那么贤德。


    即便其说走楚墨巨子,可那只能证明墨学、楚墨巨子都不是纯粹的道义,而无法自证是个君子。


    若公子成蟜不是君子,那他为何还要拼却性命地保护之。


    他是个赵人,是赵国剑圣,怎么能保护有血仇的秦国公子呢?


    虽然公子成蟜待他甚好,可……


    他叹了口气,翻了个身,瞅着墙面继续纠结。一夜无眠。


    天亮,太阳上到三竿。


    盖聂居住房室的门被敲响了,“笃笃笃~”。


    “盖先生在否?”清脆少年音。


    盖聂不知听了多少次这个声音,自然知道这就是自己主君,先说了声“在”。


    然后翻身下床,以极快速度整理了一下白衫,拉开了房门。


    “可是要启程了?”盖聂面无表情询问,以为是来叫他离开此地。


    “说启程倒也没错,成蟜打听到了楚墨巨子住处,想要拜访之,想要盖先生保护。”嬴成蟜看见了盖聂眼中的虽浅却多的红血丝,抱有歉意的一笑:“成蟜不知盖先生没有睡好,请盖先生休息,成蟜再去寻他人便是。”


    “聂无事,这便随公子行之!”盖聂一跃而起,摘下墙上承影挂在腰间。


    世有三墨,秦、齐、楚,而江湖人多只知楚墨。


    楚墨不高显在庙堂之高,而厮混在江湖之远。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于孔斌而言,楚墨巨子邓陵学是邓陵学子,是一位墨学大家。


    于剑圣而言,楚墨巨子邓陵学是一位传说中的楚国大侠,仰慕已久。


    相交多年的老友朱亥好言相劝,没有动摇他保护嬴成蟜的信念。


    那时剑圣还只是受前主君蔺相如的委托,而没有投在嬴成蟜麾下。


    旁听邓陵学三言两语,剑圣内心就挣扎了。


    不在于邓陵学言语动听动人,只在于邓陵学这个人。


    嬴成蟜本以为邓陵学这样扎根在民间,行侠仗义的楚墨巨子,应该不为官府所喜,像个过街老鼠一般东躲西藏才能生活。


    但事实上,邓陵学在城中的住处是官府提供的。


    嬴成蟜根据魏国官差指引,来到了一所房屋前。


    “你觉得巨子如何?”嬴成蟜笑着问。


    那官差本要走,闻言一愣,没想到贵人会主动和自己搭话。


    在偷偷观察了贵人身后两个冷若冰霜的男女没有应声之意,确定贵人是和自己说话后,他谦恭地矮下了身子:


    “巨子真是个好人啊。”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嬴成蟜摇头感慨:“我仰慕巨子已久,不知巨子会不会见我。”


    “阁下放心。”官差给邓陵学打包票:“巨子若是在,一定会见你的,巨子从来不拒绝人。”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嬴成蟜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放低声音:“巨子行侠仗义,救济苦难,难免触犯法令,你们不会将巨子抓起来吧?”


    官差见这小贵人真心担忧巨子,不免起了三分善感:


    “县令、县丞这些大人不喜欢巨子,但不敢抓。


    “上面不管,我们这些吏就更不会抓巨子了,谁家没有个过不去的时候?


    “没粮了找官府不管用,找墨者一定管用。


    “可惜墨者太少了,他们还经常游走,隐藏身份。


    “而巨子身边的人都是墨者,大家都盼着巨子能来。”


    嬴成蟜舒了口气,顺顺胸脯:


    “这我就放心了。”


    [民不信法而信墨,不法之人,官不敢管……]


    [一个不能给民众带来正义、信任、维护的国家。]


    [一个需要不法暴徒行使正义变为正当乃至高尚的国家。]


    [没有存在的理由。]


    官差恭敬行礼,自行告退。


    嬴成蟜还礼,敲开了楚墨的大门。


    “小子嬴成蟜,请见巨子。”


    庭院中。


    邓陵学望着少年,有些不敢相信,没有想到这竖子竟然敢于找上门来。


    他搬了一把造好的椅子递给嬴成蟜,自己则坐在一个木凳上,开门见山:


    “长安君此来何意。”


    嬴成蟜道了声谢,望着庭院中继续做木活的七八个墨者。


    这些活跃在楚国的楚墨,却能让位于魏楚边境、生活在魏城中的魏人发自内心地拥护。


    今日一早起来,嬴成蟜就得知在吕氏珠宝做了几年的掌柜不干了。


    这一刻,嬴成蟜突然想到了黄石公。


    他真想让黄石公过来看一看,百姓到底有没有心。


    “不知小子昨日言论,可是伤到了巨子,今日是特地来赔礼道歉的。”


    邓陵学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你确实是伤到了我,但无需道歉,


    “你所说的都是《墨子》中的话,是真正的墨学。


    “你没有曲解墨子的言论,说的都是正确的。


    “说了正确的话,为何需要道歉呢?”


    邓陵学很坦诚,坦诚到嬴成蟜有些不适应。


    他所接触到的毛遂、邹衍、孔斌,还有即将要打的大boss公孙龙无一不是能言善辩之人。


    虽然吕不韦说邓陵学“善力不善言”,但这个“不善言”应该是指在诸子之中。


    就像他刚上高中时候的同桌,说自己擅长数学不擅长英语。


    这话引发他强烈共鸣,不住点着头说我也是我也是。


    然后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


    同桌数学150,英语115,去了尖子班。


    他数学137,英语31,坐在原位,看着同桌背影说差五分满分你管这叫不擅长?


    “巨子之心胸,真是令小子敬佩啊。”嬴成蟜真心实意地说道。


    “实话实说罢了。”邓陵学真不觉得说实话有什么值得敬佩的。


    “既然巨子认同小子的话,想必是不会杀小子了?”


    “不,我还是想让长安君死。”


    嬴成蟜垮下脸:


    “为甚啊?


    “墨子说献出自己的生命去救助人,是道义的行为。


    “但献出别人的生命去救助人,就不是道义的行为。


    “巨子认同这句话,为什么还要杀小子,进行不道义的行为呢?”(注1)


    邓陵学点点头:


    “是啊,学昨晚就想明白了,难过到现在,本该伐树都没有去。


    “学本来以为学做的事有利于苍生,就是道义的事,原来并不是这样。


    “可杀长安君虽然是不道义的行为,不能说杀一人以利天下,但是可以说是杀一人以保天下啊。”(注2)


    …………


    【注1:我不给兄弟们放原文了,意思肯定没错。以后引用诸子的话时,我以后只要不加注说是我杜撰,那就是诸子自己说的。】


    【注2:“利”和“保”的区别在于利是正义的,取自《墨子》:义,利也。】


    诸子百家这条线已经扯开了,数据不太好。


    嗯,情理之中,我已经想到过几天真正开始第三卷诸子百家的时候成绩是什么样了。


    思想就算再怎么加冲突,写有趣,本质上还是逊色故事。


    但是……那我也写……希望后面兄弟们能感受到我当初被诸子百家思想冲击的爽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